在改變中破解學校體育之困丨“校園動起來、孩子強起來”訪談(下)

記者 馮麗穎

學校體育之困如何破解?"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如何樹立?"校園動起來、孩子強起來"的目標何時才能實現?對此,教育部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陝西省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同軍鹹,陝西省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省體育名師徐仕巋,陝西省體育學科帶頭人郭銳均認為,要從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和優化學校體育課程設置等多個方面予以完善。

在改變中破解學校體育之困丨“校園動起來、孩子強起來”訪談(下)

在改變中破解學校體育之困丨“校園動起來、孩子強起來”訪談(下)

河南省溫縣一中開設太極拳課程,利用體育課和課間操時間組織學生練習太極拳。(徐紅星/攝)

<strong>體育教師也應有職業自豪感

記者: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中小學教師超編100萬,但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30萬人,鄉村體育教師缺員更為嚴重。是什麼原因造成專職體育教師這麼大的缺口,這個缺口該怎麼補上?

<strong>徐仕巋:一是高校體育專業的畢業生認為農村發展空間小,不願到農村學校去;二是一些領導覺得體育沒有技術含量,體育教師文化素養不高,體育教師替代性強,不重視專職體育教師的培養。

<strong>郭銳:通過統一招教、特崗計劃補充的體育教師到農村鍛鍊後,大部分年輕體育教師最後選擇任教其他課程,而部分專職體育教師也漸漸地改行去教其他課程。要補上這個缺口,我認為,一是需要每年按需求補充體育教師及足球教練,二是要求體育專業畢業生必須上體育課,教其他科目的體育專業畢業的教師轉回到體育教師崗位上來。

記者:一些領導為什麼會產生"體育教師沒文化"的看法呢?

<strong>徐仕巋:一是部分體育生自身有問題。一些學生在高二年級前後發現自己文化課學習成績不是特別好,雖然對體育不熱愛、不擅長,但為了考上大學就只能瞄準體育專業了。二是部分高校培養的體育生的基本功要打折扣。全日制本科師範生的綜合素質還可以,但是一些高校培養的專科體育生、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高校現在也開始調整師範生培養模式,以陝西師大為例,原來體育專業畢業生只實習1個月,現在實習期增加到3~5個月了,這會讓體育師範生更全面更透徹地瞭解體育教師的業務工作。我也曾向學校建議,體育專業學生實習結束回到學校後,要對課上得怎麼樣、教案寫得怎麼樣、能不能組織一次運動會等內容進行考核,考核過關方可畢業,這樣會更好地提高體育師範生的綜合素養。

記者:專職體育教師不夠,臨聘體育教師能不能很好地完成體育教學工作呢?

<strong>同軍鹹:體育教師不單是身懷技巧之人,還應該有體育情懷,能深刻理解體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臨聘體育教師一般由學校招聘,他們雖有一技之長,但沒有系統地學過課程論、教材論、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導致他們對體育健康認識不到位,沒有真正理解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任務以及體育鍛煉對學生的意義。他們可能認為,自己就是技能教師,順利完成任務不出事即可。

<strong>郭銳:臨聘體育教師工作能在短期內有效改善體育課程開展方面的不足,但他們大多認為工作是臨時的,隨時都有可能被更換,所以就不會用心地鑽研課標、課堂和學生,更不會制訂長期的教學目標,這樣很難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記者:體育學科不被重視,現任職的體育教師的存在感也不強,如何激發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

<strong>同軍鹹:首先,要加快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專兼職體育教師要不斷地提高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學論、課程論四大基礎素養。其次,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體育課看起來是一種身體的運動,實際上它對生命質量的影響是最明顯的,體育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這個高度。最後,還要解決好體育教師的職稱、待遇和榮譽問題,現在薄弱學科教師評職稱不容易,導致現任職的體育教師自我感覺"存在感"不強。

<strong>郭銳:近年來,在足球特色校、體育示範校創建和學校訓練基地建設等活動的推動下,體育教師的"存在感"有了很大提升。各級各類體育教學比賽的增多,讓體育教師的價值觀發生了轉變。要是在待遇和職稱方面再有所改變的話,體育教師就不會轉行教其他科目了,也就能在體育教學中追求卓越。

<strong>徐仕巋:即使面對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體育教師自己要先開始做,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做起,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三年,總會有發展的機會。

記者:陝西省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如何?

<strong>同軍鹹:近些年,通過遠程教育、校本研修、"國培""省培"等項目的跟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及省三級三類骨幹教師體系建設,現在全省體育教師專業成長迅速。一是體育教師獲得的各種榮譽增多了,在西部地區位列第一;二是通過校本研修、遠程教育、集中培訓等方式,影響體育教師職稱評聘和獲得繼續教育證書的每五年360個學時的問題解決了;三是在省三級三類骨幹教師隊伍中,體育教師的人數增加了。

記者:三級三類骨幹教師體系建設對全省體育教師隊伍的發展發揮了哪些作用?

<strong>同軍鹹:陝西省中小學三級三類骨幹教師體系建設的文件規定,薄弱學科(體音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參加,初中不能低於20%,小學不能低於30%。經過幾年的發展,在三級三類骨幹教師隊伍中,體音美教師佔有了一定的比例。另外,在三級三類骨幹教師體系建設中,設立站、坊、室三級團隊,每個團隊吸納十到二十幾位教師,他們通過課題研究、"名師大篷車"送教等方式發揮了骨幹引領、全員提升的作用。過去想找個體音美學科專家或者選出一些示範課比較難,現在的局面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strong>徐仕巋:現在省上舉行各種體育比賽或者評選時,聘請體育教師當評委比原來的可選擇性大多了。

<strong>郭銳:三級三類骨幹教師體系為更多的體育教師提供了平臺,各縣(市)的省教學能手在示範引領、區域輻射方面發揮著很大作用。以渭南市臨渭區為例,區教育局充分發揮體育教學能手的示範引領作用,成立了體育教學能手工作室、新入職體育教師導師工作室,在各個工作室的推動下,體育教研良態發展,體育教師的上課能力、研討能力都有了提高。

在改變中破解學校體育之困丨“校園動起來、孩子強起來”訪談(下)

商洛市柞水縣城區一小學生在做課間操。(孫永濤/攝)

<strong>有針對性地制訂"運動處方"

記者: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最近表示,體育與健康課上學會的運動技能,也需要課後訓練和鍛鍊,因此,也要留課後作業。學生作業現在本來就很多,體育若再留作業,會不會加重學生負擔?

<strong>同軍鹹:從對一個人施加壓力的因素來講,心理、生理和智力對人的負擔是不相同的。體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比如孩子在學習和社會交往中產生的不良情緒,如抑鬱、內向、膽怯、萎靡不振、韌性不夠、身體發育不良等,可通過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來調整提高。

<strong>徐仕巋:體育鍛煉不僅僅包含運動的技能與技巧,也要對體育有科學認識,學生只有正確認知了,才會科學鍛鍊,所以必要的體育理論知識是要掌握和理解的。體育家庭作業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比如讓孩子看一段精彩的籃球賽後作個點評,做十個俯臥撐,或者到公園跑三圈,等等。體育家庭作業並不是真的讓孩子寫多少,目的是讓孩子動起來。

記者:我也是家長,作為家長都知道鍛鍊對身體好,但是家長確實被綁架了,一是自己本身沒有時間,二是孩子回來完成作業要很長時間。真的很無奈。

<strong>同軍鹹:要想有效地鍛鍊,學校和家長可依據學生的體質監測數據制訂不同的"運動處方"。學生體質監測主要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四個方面,監測的數據是體質狀況的一個總體結果和評價,它為如何合理開展體育運動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學校和家長可參照標準數據為學生制訂有針對性的運動處方和營養膳食處方。

記者:現在城市優質學校的學生普遍比較多,個性化運動應該比較難。

<strong>同軍鹹: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如果準確的話,很好解決。共性的問題,學校來解決;個性的問題,留家庭作業來完成。

記者:有的家長和學生納悶,小學到大學總是重複一些體育教學內容,如跑步,學校體育就不能變得豐富而有趣一些嗎?

<strong>同軍鹹:體育運動項目之所以重複一些內容,是因為它同科學知識一樣,基於人的成長規律按照兩種方式安排:一種是波浪式前進,另外一種是螺旋式上升。人從站到走、跑,是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這叫波浪式前進,這些也是人的基本運動;螺旋式上升主要指技能技巧不斷髮展,從易到難,從簡到繁,比如籃球運動,從投籃、傳球、運球等簡單技術,逐步發展到戰術配合。

<strong>徐仕巋:體育學科各學段的教材內容之間在銜接性上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教育部門已經開始著手研究"大中小學體育課程一體化的構建",將從基礎、提高、拓展三個方面重新確立上下貫通的課程內容體系。"一體化課程"是要整體解決不同學段和年級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怎麼學的問題。

記者:謝謝各位接受採訪,讓我們一起期待學校體育更加絢爛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