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strong>生活在贵阳这座城市里,我们常常会路过像护国路和华家大院这样的地方,今天的“乐收藏”板块,要说的是贵州省收藏家协会文史文献研究院院长王立明,他的文献收藏,就是为了给大家留驻和贵阳城有关的历史和过往,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贵阳市万东桥上的王伯群故居,是王立明闲暇时经常来逛、来看的一座老宅子。这里是贵阳城第一栋仿西式建筑,砖木结构,始建于1917年,由长方形主楼和圆柱形碉楼组成,分为上下两层,如今,墙色斑驳,似乎记录着这座城的百年变迁。每次来这里,王立明都会留连许久。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strong>王伯群先生是贵州兴义人,作为早期进步人士,曾任大夏大学、交通大学校长,一生留世共有三座故居,分别位于兴义、上海和贵阳。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strong>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王伯群先生为了躲避战乱,以及改变贵州尚无一所高校的现状,他率领他创办的大夏大学全体师生迁入贵州,在贵州办学八年,来的时候只有300余名师生,1946年返回上海,已经达到了1800余名师生,对贵州的文化事业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王立明说,在这些年里,对于和王伯群先生相关的文献资料他一直非常关注,有的甚至是从拍卖会上高价收购而来。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王立明:很多人都会说,要热爱家乡,热爱贵州,但是热爱一个地方,首先要了解它背后的历史,我也是因为这样,才走向文史文献的收藏道路。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strong>时光倒流至百年多前的1911年,贵州省实业家华之鸿和儿子华问渠在贵阳创立了文通书局,多年经营,文通已成为全国七大书局之一。

王立明:这是我收藏的一张文通书局的照片,里面有两位人物,一位是华之鸿的儿子华问渠先生,一位是民国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身处贵阳中心地带的华家大院,平日里空旷幽静,而这就是华之鸿父子经营的文通书局,四十一年里共出版各种图书近五百来种,数十万册,创造了贵州出版史、文化史上的奇迹。

王立明:华之鸿先生认为,钱财乃天地公物,用之当,则为福,用之不当,则为祸,祸福当善自选择。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王立明说,文献收藏可以认识很多不同行业的朋友,而且,还能够增长很多的知识。

王立明:比如像我手里面这一本,活捉匪首曹绍华的连环画,它就是贵州人民出版社成立以后,第一本出版的,由宋吟可老先生所绘制的连环画,而这一本书,我是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才终于买到这本书,当得到它的时候,给内心带来的那份快乐,真是无法形容。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文献收藏其实就是寻找散落在民间的历史碎片,抢救那些即将消失的文献,以第一手的文献串联起曾经的原貌,让更多的人们还有机会温故知新。

王立明:这套照片,是民国时期,位于贵阳富水路曾氏兄弟摄影社所拍摄的贵阳老照片,南明河山清水秀,渔人还在船上可以打渔,而城市里也是树木非常茂盛,景色非常美,到处都是很典型的明清建筑,点缀在这个城市周围。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2017年8月,贵州省收藏家协会文史文献研究院正式成立,执着于文献收藏三十年的王立明,成了研究院的领头人。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王立明:贵州文史文献研究院成立以来,我们也愿意拿出手上更多的藏品,办更多的展览,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关心贵州的历史,让年轻人更加热爱脚下这片多彩的土地。

老照片中的民国贵阳:南明河清澈秀丽、明清风格建筑遍布街道……

记者:刘斌

<strong>看到王立明老师的这些文献藏品,许多以往尘封的历史画面,一下子鲜活起来,这些藏品的保留,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贵州,深深热爱着贵州这片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