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戰鼓擂,大秦銳士怕過誰!(秦軍戰力探祕)

前幾期寫過大秦的兵器和後勤,這次來看看大秦軍隊的訓練。自商鞅變法練新軍,一戰成名後!六國驚呼,大秦銳士不可擋!這個銳士也逐漸精銳士兵的代名詞。大秦銳士為何如此厲害?

東風吹、戰鼓擂,大秦銳士怕過誰!(秦軍戰力探秘)

軍隊戰力,首先要兵源足

<strong>兵源充足是先決條件!戰國時期,軍事思想非常成熟,從兵士的選拔,訓練、考核到完整的行軍作戰規定,都非常詳細。對軍事同樣精通的商鞅,自然不會忽略。從商君書中可以看出他對於軍事的重視和作為。參照同時代或者是戰國前的兵書,我們大致可以設想出具體的畫面。戰國時,秦國步兵是基礎主力,車兵強大,騎兵其實也單獨成軍。咱就從步兵開始吧!商鞅的軍事改革第一步就是編練新軍。兵從何來,新的兵役制和20等爵激勵制的推動下,百姓踴躍參軍,兵源充足。合格者入伍,統一基礎訓練。包括操作兵器,隊列,看旗聽金聞鼓而行動,還有各種獎懲條例和管理規範。

東風吹、戰鼓擂,大秦銳士怕過誰!(秦軍戰力探秘)

訓練達標後,才能升級成為正規兵士

<strong>考核後再分主力兵種!不怕受傷,不畏刀劍的作為先頭部隊,稱為冒刃之士;年輕力壯強悍兇暴的作為第二梯隊,稱為陷陣之士;人高馬大善用長劍而攻防有序的作為主力梯隊,稱為勇銳之士;力大無窮的編成突擊梯隊,專門破壞敵人指揮系統,稱為勇力之士;身輕矯健,善爬山涉水的編成山地快速梯隊,稱為寇兵之士。善射者歸為弓弩兵,其他合格者為常規主力梯隊。

東風吹、戰鼓擂,大秦銳士怕過誰!(秦軍戰力探秘)

這兩個毫無疑問通過了考核。是陷陣之士嗎?待考

<strong>兵種確定,再強化訓練!這個訓練就更苦了。單人練完,10人合練,100人合練······直到全軍合練。除了基礎訓練項目增加強度和難度外,重點還要練兵陣以及協同作戰。兵陣由大將教練,排成陣勢,進行演習。演習時每百步樹立1個大標竿共3個。軍隊列陣完畢,在離第一個標竿百步時演習決鬥,邊鬥邊移動。達到第1個標竿100步時演習快步前進格鬥,在距第三個標竿百步時演習跑步急進格鬥。反覆演練使軍隊完全掌握各種要領,然後根據演練好壞進行賞罰。兵陣掌握後,就是步弓協同作戰訓練。完成後,進行步、車協同作戰演練和步、車、騎協同作戰演練。有些駐地的野戰軍團,還要進行步騎協同演練!全部練完,個個厲害,因為不達標的懲罰極其嚴酷,連坐制度也使得沒人敢偷懶、開小差!

東風吹、戰鼓擂,大秦銳士怕過誰!(秦軍戰力探秘)

前排士兵是跪姿,典型防禦姿態,常用於弩兵

<strong>戰鬥隊形如何保持?部隊集結,聲勢浩大,也難免混亂。每到臨戰狀態,因緊張或急迫可能造成很大的混亂。怎麼辦?將吏使用不同的旗幟,士兵佩戴不同的徽章。左軍的徽章佩左肩,右軍的徽章佩右肩,中軍的徽章佩胸前,並在微章上寫明部別姓名。(有些軍隊是使用頭盔上的羽毛來區分:左軍青旗青羽中軍黃旗黃羽右軍白旗白羽。因在兵馬俑中未發現類似頭盔,故不採用這一方法)。此外,軍隊按照前後五行的順序,佩戴五種不同顏色的微章,第一行把徽章戴在頭上(青色),第二個五行的標記佩在頸上(紅色),第三個五行的標記佩在胸前(黃色),第四個五行的標記佩在腹部(白色),第五個五行的標記佩在腰間(黑色)。弓弩兵相對簡單,分輕弩和重弩,遠程射擊為主,必要時近戰。平時也演練攻射和守射陣型,缺少實際證據,不細說。這樣,官兵互認清晰。當步、車、騎全兵種協同作戰時,也是按照攻擊要求,先行佔位,保持獨立陣型,而後展開作戰。車兵和騎兵也有自己的陣型要求和作戰要求,本篇不展開。

東風吹、戰鼓擂,大秦銳士怕過誰!(秦軍戰力探秘)

這個紅羽軍什麼來頭

<strong>開戰!這種陣型實際就是前中後梯次隊形推進。<strong>前後兩個五行是精銳中的精銳,是不是按照冒刃、陷陣、勇銳、勇力、寇兵之士來組建,這就需要再考或者大家腦補了。<strong>前五行帶戰,後五行督戰,中間很多行要死戰。同時,前後五行的隊伍也是大軍主力穩定的陣型,白話就是打不亂,進退有序!戰鬥起,則人人向前,勇於奮殺。超過前面五行戰鬥的有賞,越出後面五行後退的就殺。這樣就很容易分清兵士們進、退、先、後戰鬥狀態,也<strong>方便將領指揮、戰後總結和獎懲。

與之配合的是“金鼓鈴旗”四種指揮工具的用法。一次擊鼓前進,二次擊鼓衝擊;一次鳴金停止,二次鳴金後退。旗指向哪邊部隊就殺向哪邊。戰鬥激烈時,還會用鈴聲來傳達具體的戰術命令,可惜當時沒有錄音設備,小編也無從查考。只能猜現代的口哨或者軍號應該來源於古代的軍鈴。

東風吹、戰鼓擂,大秦銳士怕過誰!(秦軍戰力探秘)

無甲兵士,是否是寇兵之士(輕裝突擊)

<strong>東風吹、戰鼓擂,大秦銳士怕過誰!

兵源充足,訓練有素,考核嚴酷和賞罰分明導致大秦軍隊越戰越勇!大秦銳士如此厲害,奧秘就在這!您贊同嗎?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感謝閱讀,下回見!參考資料:《六韜》《尉繚子》《商君書》《史記》《兵馬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