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孝莊文皇后的陵寢為什麼建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

清東陵陵區周圍,一道長達二十多公里的“風水牆”,將大大小小一百五十餘人的陵寢緊緊圍在了一起,給人一種生死不離的感覺。然而,陵區“風水牆”外,卻有一座規制獨特、自成一體的陵墓,它就是孝莊文皇后的陵寢——昭西陵。


探秘:孝莊文皇后的陵寢為什麼建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


孝莊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清世祖順治帝的生母,清聖主康熙帝的祖母。順治繼位後,尊其為皇太后。康熙繼位後,尊其為太皇太后。在整個清東陵中,以孝莊文皇后的輩分最高,她的陵寢在清代皇后陵寢中等級也是最高的。令後人疑惑的是,孝莊文皇后的陵寢為什麼會孤零零地建在清東陵大紅門風水牆之外呢?


探秘:孝莊文皇后的陵寢為什麼建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


數百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一批又一批歷史愛好者。由此也生出了許多離奇傳聞,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下嫁多爾袞”之說了。說孝莊自覺對不起前夫皇太極,無顏面相間於地下,因此不願被送回瀋陽與皇太極合葬,就囑咐她的孫子康熙將其葬在清東陵。


探秘:孝莊文皇后的陵寢為什麼建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


還有人說,孝莊下嫁多爾袞丟了皇家的顏面,懲罰她世代為兒孫看守門戶;再者就是“託夢定陵址”的說法,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然而傳聞不等於正史,有些傳聞純屬“望陵生事”。這對孝莊文皇后來說,應該說是“莫須有”了。


探秘:孝莊文皇后的陵寢為什麼建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


縱觀孝莊文皇后的一生,歷經清初三個朝代,而這三個朝代正是清朝由亂到治的歷史時期。她全力輔助太宗皇太極,撫育世祖順治帝、聖主康熙帝兩代幼主。她拒絕控制朝局、垂簾聽政,她以聰明才智和特殊地位,協調滿清貴族內部矛盾和鬥爭,穩定清初社會秩序,促進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為後世開創康乾盛世做出了突出貢獻,被後世稱為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探秘:孝莊文皇后的陵寢為什麼建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


那麼究竟什麼原因,將孝莊文皇后的昭西陵建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了呢?從孝莊皇后臨終前的遺囑,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探秘:孝莊文皇后的陵寢為什麼建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莊文皇后病重,曾立下這樣的遺囑“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城,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妝父子,不忍遠去,務必於遵化安盾,我心無憾矣。”孝莊文皇后去世後,對孝莊極為孝順的康熙,為了感念其恩德,特將慈寧宮東邊,剛建成的五間寢宮拆運至清東陵,改建為“暫安奉殿”,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孝莊文皇后梓宮由北京朝陽門外殯宮移至清東陵暫安奉殿。直至雍正三年才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將停放36年之久的孝莊文皇后梓宮安葬進地宮。


探秘:孝莊文皇后的陵寢為什麼建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


雖然孝莊文皇后的陵寢距瀋陽的昭陵有千里之遙,但卻與昭陵是一個體系,其陵名“昭西陵”,足以證明,與遠在瀋陽的“昭東陵”實為一體。大紅門作為東東凌的正門,是王公貴戚謁陵的必經之處。依照清朝的禮制,無論皇帝還是王公大臣謁陵,都要先從輩分最高的墓主陵寢開始。


探秘:孝莊文皇后的陵寢為什麼建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


而孝莊文皇后是整個清東陵內,安葬人物中輩分最高者,將其陵寢建在大紅門外,為謁陵提供了極大方便,避免繞道往返之勞。清代,以左方為尊貴之位,皇帝陵、出入官門、殿門、陵寢門皆走左走,臣工走右門。把昭西陵建在大紅門左側,處於尊貴之位也正反映了她的後代兒孫們對她的尊崇敬仰之意。


探秘:孝莊文皇后的陵寢為什麼建在清東陵風水牆之外


此外,大紅門左側地勢高而平坦,土厚質純,而右側則低窪多石、又瀕臨西大河,常有水患之災,所以從地理環境上看,也應該將昭西陵建在大紅門左側。因此,昭西陵之所以建在清東陵風水牆外,一是遵照了孝莊文皇后的遺願,不使其遠離親手撫育的子孫兩代皇帝;二是表明昭西陵與遠離千里的昭陵同屬一個體系,建在陵區外以示與清東陵有所區別。(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