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故事|從“黑戶”到大學生,過程曲折卻溫馨

信访故事|从“黑户”到大学生,过程曲折却温馨

信访故事|从“黑户”到大学生,过程曲折却温馨

2018年6月12日上午,廣東省湛江市公安局赤坎分局人民群眾來訪接待室內一片歡聲笑語。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帶著剛滿18歲的養女,緊緊地握著民警的手:“感謝啊!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女兒的今天。”

老人為何這麼說?

事情還得從

18年前的一個冬日說起

信访故事|从“黑户”到大学生,过程曲折却温馨

<strong>棄嬰遇到好心人<strong>落戶成了困難事

居住在赤坎區沙灣南村的劉明與妻子下班回家,途經市開發區一企業門口時,隱約聽到嬰兒哭聲。夫妻倆順著哭聲尋去,發現牆角躺著一名被遺棄的女嬰,便心生憐憫,將其帶回家撫養,取名劉婉。由於不瞭解國家有關入戶及收養政策,劉明既未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也沒到民政部門申辦《收養證》,導致劉婉未能及時入戶。

為解決養女的戶口問題,2010年6月15日,劉明走進赤坎公安分局信訪股求助。接待他的是時任信訪股股長莫朝宏。莫朝宏詳細地向劉明解釋了國家的入戶政策,告訴他需要準備的材料。接訪後,莫朝宏第一時間向分局領導作了彙報,並著手為解決劉婉入戶問題尋找突破口。

信访故事|从“黑户”到大学生,过程曲折却温馨

<strong>上門走訪尋線索<strong>功夫不負有心人

時過境遷,證明劉婉是棄嬰且無人認領的證據嚴重缺失。為儘快找到知情人,莫朝宏和戶籍民警多次到劉明撿拾棄嬰地點附近的村子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希望從左鄰右舍中發現線索。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民警們不懈的努力,終於找到了十幾名知情人,還原了當年的基本情況。

雖然核查工作取得了突破,但要確保劉婉順利入戶,首先須符合收養政策。其中,知情人出具的相關證明材料是關鍵條件之一。由於該村是湛江市區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城中村”,個別知情人擔心劉婉入戶會影響村股份分紅,拒絕出具相關證明。為此,莫朝宏不厭其煩地上門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向他們宣傳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最終在莫朝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下,他們到公安機關配合調查,為劉明收養劉婉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接著,莫朝宏積極協調民政部門為劉明辦理了《收養證》。2010年9月,公安機關為劉婉辦理了入戶登記手續,拖延10年的戶口問題得到解決。

<strong>不忘當年解困恩<strong>金榜題名登門謝

如今又過去了8年,劉婉已成長為朝氣蓬勃的準大學生。劉明帶著劉婉再次前往赤坎分局感謝恩人。在接訪室,劉明動情地說:“8年前,是你們幫助我女兒順利入戶,讓她由‘黑戶’轉為有‘身份’的人,這才有機會獲得各類升學考試的資格。現在,我女兒已經考上大學,我帶她來看望曾經幫助過她的熱心民警。希望她今後帶著感恩的心,珍惜學習機會,回報社會。”劉婉也表示,進入大學後定會刻苦學習,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過教書育人,把感恩的心意延續下去。

(文中“劉明、劉婉”為化名,作者單位:廣東省公安廳信訪辦公室)

信访故事|从“黑户”到大学生,过程曲折却温馨信访故事|从“黑户”到大学生,过程曲折却温馨
信访故事|从“黑户”到大学生,过程曲折却温馨

<strong>覺得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