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火用刀统统不要?安全教育怎样才有效?

“别玩火!”

“别用刀子,太危险!”

“危险的地儿不要去,

危险的事情不要去做”,

......

类似的千叮咛万嘱咐,老人们操心孙子外孙,这些话可是没少说。

然而,这样的说就管用么?孩子的好奇心驱使下,您一个没留神,他就想尝试,您看不到的情况下,他又没学会如何才能更安全,这时可能会有更大的危险。

因为,

孩子并不理解:

为什么不能动,

为什么不能用,

为什么你们可以我不行,

......

玩火用刀统统不要?安全教育怎样才有效?



<strong>什么都不要做?

<strong>不是,要尝试!

要让孩子有更好的安全意识,并不是不让他做危险的事情,而是让他理解:那些危险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在有一定安全保护的前提下,让他的好奇心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

计算机科学家吉佛图利则对儿童暑期玩乐有不同的见解。他是“东敲西打探索训练营”的创始人,乐意帮助孩子去实现各种稀奇古怪的暑期项目。比如,鼓励孩子们做“50件危险的事”,他在TED演讲中分享了其中的五件“危险”的事。

玩火用刀统统不要?安全教育怎样才有效?

计算机科学家吉佛图利则对儿童暑期玩乐有不同的见解。他是“东敲西打探索训练营”的创始人,乐意帮助孩子去实现各种稀奇古怪的暑期项目。比如,鼓励孩子们做“50件危险的事”,他在TED演讲中分享了其中的五件“危险”的事。

吉佛图利认为: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准则制定得越来越严格。对那些十岁以下的孩子们而言,人们似乎认为所有东西都是锋利的,是危险的。 当我们把所有的角都磨圆,让一切锋利的物体都消失殆尽,孩子们反而会更容易受伤。因为他们不懂得保护自己,不去注意一些可能的危险。

<strong>所以,小乐认为:与其不让孩子们去触碰危险,不如让孩子们懂了、会了、明白了,让咱们的小娃娃拥有了初级的判断意识、拥有初级的防范危险的能力,这才是更为重要的!

玩火用刀统统不要?安全教育怎样才有效?


<strong>试错是有意义的

让孩子做危险的事情,这个标题看上去有些惊心,但这个演讲的主旨实际上是关于安全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但防堵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正确的引导才是重要和必要的。

我们对什么是安全的界定变得越来越严苛,同时,我们也切断了让孩子们与外在世界相处的宝贵机会。尽管我们所做的努力和意图是好的,但孩子们终究必须学会如何去应付各种各样环境下的所谓危险的事。

要让孩子有创造力、有活力、有自信、对周遭环境有控制能力,就要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大人认为“危险”的事情,温室里的小花总是经不起风雨的。

玩火用刀统统不要?安全教育怎样才有效?


感受电

电确实是危险的,而且一旦发生触电,人受伤严重或者直接死亡。但是到底有多危险?

没有发生过事故的人,永远也没有概念,孩子更是如此。

你天天说危险危险,但还是没有感觉。

小乐的朋友是怎么做的呢?他夏天买的电蚊拍是打蚊子用的,而且是通过充电电池来使用的。电压相对较低。他在查看说明书了解它的电池电压只有4.5V,而且是直流电,就确认了安全性。我们也知道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按着电蚊拍的开关,把手指放到电蚊拍的电网上,感觉有一点点电流的感受。

于是,他让孩子和试一试,孩子发现,这原来就是电。但是孩子第一反应是:不舒服。

原来,电这个东西,如果人接触到,是让人不舒服的。电蚊拍这种小东西如此,让孩子想想,其他的电流很大,可能一下子就电晕了。所以让孩子记忆到了电对手指的感觉,他就对电有了真正的认知。

玩火用刀统统不要?安全教育怎样才有效?


感受火

小乐的一个朋友,让5岁孩子在家里玩火!他怎么玩儿的?

就在做饭的时候,把洗菜池的水擦拭完,让孩子拿了两张废纸过来。

他首先问孩子,你觉得火厉害吗?

孩子说:平时你们不让我玩火,说火危险。

于是家长又对他说,那爸爸就让你看看他到底有多厉害!

爸爸手里有个打火机,我要用它点火,你把这张废纸放到火苗上,然后扔到洗菜池里,看看这张纸会怎样,好吗?

孩子非常开心、兴奋,连说:好呀好呀!!!

就这样,孩子看到了十几秒之内,一张纸就化为灰烬。

紧接着他又跟孩子说:如果这个火要烧到身上,你想一想你的衣服会怎么样?

孩子说:是不是也会像这样。烧成什么都没有了?

爸爸说:对就是这样,除了衣服,穿衣服的人有可能也会烧成这样。这下你知道火的厉害了吧?

孩子很认真的说:嗯,我知道了。

又有一次,他找出了过生日后剩下的一根蜡烛。点燃之后立在那里。让孩子的手放在火苗上空,让孩子感受热量。

让孩子的手慢慢接近火苗,觉得有任何不舒服就立刻拿开。

就这样,反复三次,孩子知道了:火原来是“这么烫!”。

紧接着这个家长就引导孩子说:如果这火在脸上或者身上,那你想想,它会有多么难受呢?

孩子又很兴奋的回答:哇,那可是太难受了!太可怕了!

玩火用刀统统不要?安全教育怎样才有效?


感受尖锐

孩子总是想要用刀子、剪子这些尖锐的东西。

家长平时也非常紧张,但他发现总紧张下去,没有太多用处。

有个家长他换了个思维,让孩子感受利器的危险。

小乐的这个朋友就拿了一根牙签,让孩子用食指的指肚感受了以下,又让孩子的手掌在牙签的尖上触碰。

问孩子什么感觉。孩子说有点儿疼。

于是这位家长又问,那如果你力量再大点,自己试一试会不会更疼呢?

孩子用牙签儿对着自己的手指肚低量又加了一点点。

“哎呀,确实很疼!”

“那你想想,咱们家里的剪子和刀,他们是不是也都有这个尖呢?”

孩子点点头。

于是家长又把刀和剪子拿出来,让孩子看着这两个尖,

问到:要是我不在旁边,你自己拿剪子和刀子,扎到自己会怎样啊?

又让孩子摸了摸笔尖,又问孩子:如果拿着笔乱跑,摔倒后笔扎到脸会不会疼啊?

一番实际感受之后,孩子跟他有了一个默契,只要家长以后一说牙签儿,这个孩子就知道了,意思是会疼,要注意。

这个孩子理解了关于尖锐物体的危险。

玩火用刀统统不要?安全教育怎样才有效?


<strong>大脑的知觉

说了这么多,我们都知道,前提是在家长的陪同之下,有家长的保护。

而目的是:让孩子能够从身体的感觉直接来体验某些危险,从而让他们的大脑对这种感觉形成一种记忆,从而为大脑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觉打基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个人的安全意识。

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并了解它的意义,这就是知觉。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所以,我们让孩子们建立多事物整体的认识,让他们能够主动形成安全意识,懂得规避危险,懂得安全使用工具,这样的安全教育,才最有效!

玩火用刀统统不要?安全教育怎样才有效?


<strong>危险和安全,这是个度的问题。

该如何掌握这个度,牵涉到很多因素。每个孩子的特性不同,父母的家教育理念不同,家庭背景各异,自然各得其法。

对于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说,大家都要清楚的明白,养育的目的是引导小孩走向独立!

松松绑,碰到合适的机会、创造安全的环境、设定可控的范围,让孩子“接触危险”,反而让孩子获得情感和心智的成长。

早期教育专家 Ellen Sandseter 也认为,孩子天然需要尝试危险和刺激。面对非常规的冒险刺激,孩子们一开始会恐惧,但随后他们就能长出克服恐惧的新本领(Ellen Sandseter,2011)。

玩火用刀统统不要?安全教育怎样才有效?

美国权威杂志《大西洋月刊》发表过一篇文章,《被过度保护的孩子》,文中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意外是随机的,无处不在的,我们以安全之名过度保护孩子,等于变相地剥夺孩子的独立、冒险和探索精神。

吊诡的是,我们的孩子实际上并未因此变得更安全,因为他们连基本的安全意识都丧失了。

保证孩子安全的方式,不是给他提供多么周到的保护措施,而是教他学会如何判断危险。

我们带孩子的家长心中要有杆秤,掂量清楚以下几个概念:

理清概念

1:危险( danger ),是孩子掌握特定技能之后,可以去做的。比如,溜冰,很危险,但孩子掌握了技巧就可以不断尝试。

2:冒险( risk ),是需要孩子小心去应对的,像前面提到的玩火。在家长眼中是危险,但家长教给孩子技能,带着他一起尝试,就会变成刺激有趣的冒险。 

3:危害( hazard ),是那些我们一定不能让孩子去碰的,会伤害孩子的东西,比如烟草和毒品。

每种活动都有风险,大都是可能需要<strong>花一些时间,做一些规划,也需要家长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