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月兒圓

中秋节,月儿圆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月儿圆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春節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节,月儿圆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中秋节,月儿圆

中秋佳節,月圓情圓,家圓人圓,每到中秋的夜晚,銀月皓潔,星光璀璨,家家戶戶在月夜裡相聚,感受著家的味道。中秋節,承載著中華民族悠遠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縈繞著淡淡的離愁,濃濃的相思,年年如是,歲歲依舊。中秋賞月不僅是一場天上人間的對話,更是人們對情感盡情釋放的一個節日。

中秋节,月儿圆

中秋佳節是圓的,月兒圓,餅兒圓,還有每個人心中所追求的美好的團圓。團圓是中秋的主題,也是每個人心理最理想的歸宿。無論是寄託給滿月的願望,還是月圓之夜各種的習俗。而這種世上最“圓”的事物,應承了我們追求人生順利和事業圓滿的心理。

中秋佳節是甜的,人兒甜,心兒甜。星空,皓月,夜色,家人,串連成一道音符,彈奏著團圓的樂曲。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仰望星空的滿月,品香甜,說相聚,道相思,訴衷腸,沉浸於歡聚的喜悅之中,品嚐著家的味道,甜甜的笑臉凝成永恆的快樂。

中秋节,月儿圆

<strong>月是故鄉明,情是家最暖,家是溫馨寧靜、起航停泊的港灣。不管你身在何地、漂向何方,不管你心有多大、身板有多硬,對家的思念,就如同在急流中返航船舶,總是那麼迫不及待,總是一路風雨無阻。家是我們生活中永不幹枯的源泉,給了我們依靠,給了我們幸福,給了我們拼搏的力量,給了我們志在四方的勇氣。中秋了,能不能返航,都給家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問聲好,家中老少也就放心了。

家就是家,不分大小,亦無貧富,無論是在深山,還是處於鬧市,心中有家,常常回家,給父母捶捶背,與兄妹嘮嘮瞌,廚房裡打打下手,一起吃一餐團圓飯,傾情釋懷,和睦幸福。每年中秋佳節,再忙再沒時間,也要好好地咀嚼咀嚼家的味道。

中秋节,月儿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strong>中秋節,月兒圓,思念在心間;家團圓,人團圓,萬事皆團圓;感謝一路走來所有朋友的關愛、支持,值此佳節到來之際,祝福所有朋友中秋快樂,闔家幸福!感恩有您!幸福有您!圓圓滿滿有您!

中秋节,月儿圆
中秋节,月儿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