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滿月更圓,圓圓的月亮成就了中秋這個量有人味、最具詩情畫意的節日。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中秋僅求於春節,及地念的節日,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晚上都有一年中最亮,最美的圓月,這一美麗景文雅的中國人傾倒,貴族官宦、文人仕子紛紛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傳到民間,逐漸形成了傳統的中秋佳節。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月圓正象徵著家庭團圓,親情相聚。所以遠在他鄉的遊子都儘量趕回家鄉,和家人團聚。如果不能回家,則只能對著明月寄託對家人的思念了。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

與中和節祭日相對應,中秋節要拜月,而月神則是偷吃仙藥飛上月宮的增娥。月亮初升的時候,家家戶戶會貼上買來的月神或玉兔神馬,在供桌擺上對令果品,然後焚香祭拜,祈求月神保佑全家平安。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

拜月後,焚燒神馬,並分吃供品。然後全家人坐在院子裡賞月,父母會將早已買來的玩具兔兒爺送給小孩。兔兒爺以泥製成,粉臉金盔,身披戰袍,左手抱臼,右手持杵,背插旗幟。把玩如此威風的兔兒爺,小孩子自然歡喜。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

在皎潔的月光下,爺爺奶奶會打開話匣,並給孫子孫女講述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砍桂樹、唐皇遊月宮等傳說,使小孩對神奇的月宮嚮往不已家人對著圓圓的月亮分吃象徵團圓的月餅,聽老人們講述美麗的傳說,其樂融融,溫馨無比。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

中秋節的食品很有特色。除了月餅之外,當天吃得最多的一道菜恐怕就是鴨子了。如桂花鴨就是南京人的最愛。除鴨子外,東南沿海還流行吃芋頭。據說吃鴨子起源於元末農民起義的“殺韃子”,而吃芋頭則起源於戚繼光的軍隊以頭充飢抗倭。這兩種食物看似平常,卻又為溫馨的中秋佳節增添了愛國的內涵。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

太陽帶給地球生機,而月亮則給了人們無限的遐思和暢想。古今中外,文人騷客都不惜筆墨,對月抒懷,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千古絕唱。既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婉約,也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豪放: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感慨,也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相思。讓我們慶賞中秋,一同感受月亮的魅力吧!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