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農曆七、八、九月為秋季,八月居中,稱“仲秋”;八月十五又居仲秋之中,故稱中秋節。中秋之夜,月亮距地球最近,從地面上看月亮最圓、最亮、最大,人們拜月賞月,並引申為闔家團圓,故中秋節也稱團圓節、望月節、月夕等。


中秋節是一年中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山西民間習稱“過八月十五”。從山西舊志的記載看,中秋節的活動既有祭月祀祖的肅敬,也有賞月玩月的輕鬆;既有拜月守夜的虔誠,也有拇戰劇飲的狂歡;既有沿襲至今的分食團圓月餅,也有招婿飲、宴長工、卜陰晴等現代人匪夷所思的節俗。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祭月拜月

中秋祭月,自古有之。早在周朝,帝王要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皇城的東、北、西、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也逐漸傳播到民間。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祭拜過程 中秋傍晚,人們在自家庭院正對著月亮的方位,露天設大香案,擺上月餅、瓜果等供品,焚香祭月。有的還將刻有桂殿蟾宮的大月餅鑲在木架上當神位,有的則擺設太陰星君、太陰娘娘的牌位,或月光馬兒(月神圖像)。康熙《永寧州志》《汾陽縣誌》、光緒《左雲縣志》等稱“獻太陰”“祀太陰”或“供月主”。太陰,是月亮的別稱。日月對舉,日稱太陽,月稱太陰。在中國民間也把太陰星君看成嫦娥。因為月亮主陰,中國不少地區流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山西舊志中沒有這種記載,只是“拜月”“望月羅拜”“男女羅拜”等,說明並不特別排斥男子參加。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祭拜儀式由當家主婦主持。月亮出來後,家人圍在香案周圍,仰望一輪皓月,依次跪拜許願。嘴裡還要念誦拜月歌,大人一般念:“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敬神仙。有吃有喝還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 媳婦姑娘一般念“願月常圓”“早生貴子”之類。等到月光照到桌上的供品後,便表示月光菩薩已領受了這份情意,於是燒香焚紙,皆大歡喜。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祭拜之後,全家分食供品月餅,即團圓月餅。乾隆《崞縣誌》稱:“供月畢,分神惠。”崞縣,今原平市。給供品賦予了神靈保佑的意義,所以稱為“神惠”。團圓月餅要從中心開始向外依次切成扇形,全家幾口人就切幾份,家有孕婦的需要多切一份,外出未歸的也要留一份,忻州地區稱“月圓人全”。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大同等地的祭拜活動要持續到第二天早晨,在太陽初上時,在院中供“日光”。為此,中秋前在餅鋪購買“月兒爺”(供品月餅)的時候,也要買一個小於“月兒爺”的“日光餅”,用於供“日光”。

祭拜供品 有節必有祭,有祭必有供。中秋節供品中,最重要的是月餅,某種程度上月餅也是中秋的標識。滿月形的月餅跟十五的月亮一樣象徵大團圓,人們既把它當作節日食品,又用它祭月、贈送親友,月餅因此分為團圓月餅、饋贈月餅兩種。用於祭月和全家分食的為團圓月餅,用於自家食用和饋贈親友的為饋贈月餅。團圓月餅比饋贈月餅要大的多。道光《大同縣志》稱“供月之餅,大至三二尺許”,重達幾斤、十幾斤,稱“月兒爺”。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大多數農村,每逢節日來臨,家家架鍋,用“月餅模子”自己烤制月餅,稱為“打月餅”。民國《馬邑縣誌》稱:“以麥面爐餅。”乾隆《五寨縣誌》載:“用麥粉作餅,其堅似石。”但在大同等地的府城、縣城,人們要到餅鋪購買混糖月餅,餅鋪提前半月就要開始準備。八月初一起,“城中即有數十百家預為餅具,烙餅之灶每一鋪添至十餘”。“每日賣至千萬,累半月不絕。”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僅次於月餅的供品是瓜果,在山西各地,西瓜為必備。西瓜取音於喜,取形於圓,取瓤於紅,取子於多,寓意全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紅紅火火,多子多福。中秋前幾天,民間各戶就要挑選貯備西瓜。晉南一帶民間傳說西瓜是一種野獸的頭,它兇猛強悍,每年八月十五夜總要出來傷人,晉南人借吃西瓜(獸頭)以解氣。

中秋夜晚,將一顆選好的西瓜從中間切開,和其他供品一起祭月。大多數地方只是簡單的“剖瓜陳果”,在昔陽、大同等地西瓜要鏤刻成蓮花(取其諧音“連生貴子”)等花樣,稱為“剜月”。晉中一些地方把西瓜去瓤雕鏤出各種圖案,中間置一油燈,燈光從鏤空的瓜皮間透射出來,柔和美觀。


大同地區,中秋時節“禾黍方登,瓜果皆熟,一年豐盈之景無逾是日”,節日的氣氛在山西全省最為濃重。“月餅、西瓜之盛,甲於通省。”乾隆《大同府志》、道光《大同縣志》載:街市的瓜果攤廠相聯不絕,中秋節前幾天,載運西瓜入城的騾馬大車多達數十車,西瓜堆積在城內的四條大街上,“碧顆山積,不可枚數”,中秋節前二三日就能售賣一空。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山西最有名的西瓜,要數榆次西瓜。乾隆《榆次縣誌》載:榆次西瓜,產於東郝、西郝、中郝三村,又甜又脆。康熙駕幸山西,巡撫噶禮以榆次西瓜進貢,康熙大喜,詔令定為貢瓜,從此名聞天下。三村年產西瓜數萬顆,但進貢小則640顆,多則800餘顆,剩餘的雖已熟透,瓜農也不敢上市販賣。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萬曆《太谷縣志》、雍正《定襄縣誌》、乾隆《絳縣誌》、民國《萬泉縣誌》等記載,供品除月餅、西瓜以外,還有其他時令蔬食,各地略有不同,主要有葡萄、毛豆、蔬菜等。葡萄是太原、晉中一帶的特產,以其蔓枝多子和晶瑩圓潤,很早就成為民間風俗中多子多福、家族興旺發達的象徵物。毛豆選摘嫩黃豆角連枝煮熟,是兔子的最愛,專為月中玉兔準備。晉西北許多農村祭供煮熟的玉米棒,用意與毛豆相似。此外,祭月時還供些蘋果、梨、柿子等時令水果。萬泉(今屬萬榮)等縣要用酒肉,朔州、懷仁、沁源等地要用香紙、香燭等。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賞月玩月

與祭月拜月相比,賞月玩月的娛樂成分很大。賞玩月華之風,在漢武帝時期已經大盛,其後相沿不斷。唐玄宗時期,盛極一時。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與楊貴妃每年都要在太液池賞月,後來還修了專門的“賞月臺”。影響所及,民間賞月玩月之風也開始盛行。特別是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往往三五邀集,月下把盞,對酒當歌,感慨賦詩。這也是最符合古意的賞月、玩月。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唐代司空圖、金代元好問、元代薩都剌等歷代山西名人以詩言志,留下了不少中秋詠月的名篇,收錄於康熙《欽定佩文齋詠物詩選》。乾隆《趙城縣誌》、光緒《忻州志》等的“藝文志”也有選錄。同治《河曲縣志》收錄了明代正德年間山西參政劉澤寫的《中秋待月》:“月落蕪成暗,雲深桂魄藏。山河迷舊影,星斗爽餘芒。極目登梯望,空懷擁彗狂。洗天風雨急,萬國仰清光。”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一般的士農工商沒有這種陽春白雪的詩與遠方,就只有開懷暢飲了。邀集親朋友鄰,“設酒餚歡飲賞月”,也稱為宴賞。

宴賞的時候,要有笙歌(光緒《平定州志》、民國《昔陽縣誌》),有宴樂(光緒《晉祠志》),更要有酒餚。如果說祭月拜月環節,月餅是主角;那麼在賞月玩月環節,主角就換成了酒。

說酒是主角,一點也不誇張。光緒《山西通志》甚至用“劇飲”一詞來指代中秋之夜的狂歡,稱:“望月羅拜,劇飲賞月,各處悉同。”雍正《平陽府志》、民國《榮河縣誌》等20餘部府州縣誌稱:劇飲,或“夜分乃止”,或“竟夕達旦”。

有酒就有令。康熙《陽城縣誌》載:“拇戰縱飲,歡呼達旦。”拇戰是划拳的雅稱,因划拳時“拳拳不離大拇指”,故稱。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中秋節也是商家聯絡情感的好時候。昔陽、新絳、虞鄉(今屬永濟)等縣,“相招從飲,以商人為最”。市商互相邀飲,醉倒者無計其數,“醉不能歸者相望於道”。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在山西北部一些縣,不滿足一夜狂歡。光緒《繁峙縣誌》載:“中秋後宴飲旬日。”光緒《天鎮縣誌》載:“會飲,盡月乃止。”宴飲要持續到月底。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待女節俗

饋女家 順治《雲中郡志》、雍正《朔平府志》、光緒《翼城縣誌》等20餘部府州縣誌,記載了饋送親友月餅的習俗。在應州(今應縣),老年人和新媳婦受贈格外優厚。萬榮、壽陽等地,傳說中秋饋送月餅起源於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張士誠於中秋前晚利用贈餅機會,將寫有“八月十五殺韃子”的紙條藏於月餅之中,約集各地反元義軍於中秋夜晚舉事,據說這是月餅後面貼小方塊紙的來由。從此,中秋送月餅即成民俗。康熙《保德州志》特別強調:“近俗多饋女家。”饋女家,指給出嫁的女兒送月餅。康熙《重修平遙縣誌》載:“饋婿以月餅、瓜果。”實際是“饋女家”的另一種表達。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招婿飲 潞安府(今長治地區)及所轄長治、長子等縣,中秋節設酒席招待女婿來家飲酒,稱為“望月”。乾隆、民國《臨晉縣誌》,稱中秋節為“迎婿節”。究其原委,可能是出嫁的姑娘忌中秋在孃家過夜,而新媳婦回婆家要由女婿專程來叫,以示重視。女婿叫媳婦,要給岳父岳母帶上月餅作為禮品。大同地區中秋節第二天,出嫁姑娘要回孃家。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團圓節 八月十五,天上月圓,地下餅圓,所以人們又把中秋節稱為團圓節。這種團圓,既指闔家團圓,也指回孃家(歸寧)的妻子當天要返回婆家,夫妻團聚。光緒《山西通志》引《帝京景物略》稱:“女歸寧者,是日反其夫家,曰團圓節。”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守夜占候長工節

中秋守夜 喝酒的通宵暢飲,不喝的也不肯早睡。民間相傳,中秋夜越晚睡越長壽,所以有人以守夜祈求長壽。大同、呂梁等地有中秋守夜的習俗。康熙《永寧州志》《汾陽縣誌》載:“夕則守夜焚香。”永寧州,在現在的呂梁市離石區。守夜時,老人往往給小孩講關於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樹等。傳說,當夜深人靜時分,月中的嫦娥會攜玉兔來到人間,光顧尋常百姓家,吃桌上的食品。孩子們為了看到傳說中的仙子,往往要守至深夜。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月亮占候 中國古人有看天象物象識天氣的傳統,並總結出了許多農諺。中秋節拜月亮、吃月餅的時侯,人們要觀察天象,以中秋之夜是陰是晴,來預卜來年元宵節有雪無雪,稱為月亮占候。如果這天明月高懸,人們自然高興,賞月、玩月,不亦樂乎。如果浮雲遮月,人們也一樣歡喜,認為“中秋月暗年景好”,是來年風調雨順的好兆頭。應州(今應縣)民諺曰:“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晉城是“正月十六雪打燈”,昔陽是“立春雨多”。平定州(今陽泉、平定等地)也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來年必是好收成”的說法。月亮占候的習俗,還見於萬曆《沃史》、康熙《陽城縣誌》、乾隆《武鄉縣誌》、嘉慶《河津縣誌》、同治《稷山縣誌》、光緒《垣曲縣志》等10多部山西舊志,並稱“屢驗焉”。其實,中秋節的一縷浮雲,哪裡能主宰了5個月之後元宵節的漫天飛雪?這種說法更像是一個美好心願,一是寄託了靠天吃飯的農家對雨水和收成的期盼,二是能沖淡“賞月偏遇月爽天”的沮喪。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長工節 清末民初,河津等地此日為招待長工的日子。長工於此日可不去勞作,並接受東家的酒肉款待。在晉南地區,有諺語:“八月十五熬活的,冬至節教學的。”熬活,意思是做苦工。這兩天,算是“長工節”和“教師節”,主家和校董要宴請慰勞長工和教書先生。金色的秋天,豐收在望,主家表示感謝長工的一年辛苦。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祭祖祭賢祭城隍

祭祀祖先 代縣、孝義、武鄉、沁源、長子等地,中秋節要祭祀祖先。據乾隆《孝義縣誌》、光緒《代州志》、民國《武鄉縣誌》等載,逢時過節都要在家擺設祖宗神位,供獻時令食品。“時”為春夏秋冬四至,“節”為春節、端午、中秋、重陽四節。中秋節祭祖,就是供月餅瓜果、上香跪拜。民國成立後,破除迷信,祭神漸少,但祭祖的習俗沒有改變。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祭祀鄉賢 康熙《介休縣誌》載:“東郊外,闔學供林宗”。嘉慶《介休縣誌》載:“祀有道先生”。林宗、有道先生,為同一個人,名叫郭泰(128-169),字林宗,介休縣(今介休市)人,是東漢時期的名士,也是太學生領袖。和他的兩位介休同鄉——春秋名臣介子推、北宋宰相文彥博被譽為“介休三賢”。有道,是漢代的一個選舉科目,被舉薦的是有道德、才藝的人。郭泰曾經被太常(掌禮樂、文教,兼管博士、太學,在漢代居九卿之首)趙典舉薦為有道,所以學者尊稱其為有道先生。其墓在介休縣東二里,墓前有郭有道祠。每年中秋,介休縣的儒學生員都要聚集於祠,祭祀郭泰。祠旁有三賢書院,乾隆年間已廢。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祭祀城隍 城,指挖土築的高牆;隍,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認為與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唐朝以後,各地奉祀城隍神成為慣例,宋代納入國家祭祀。明代朱元璋敕封各地城隍,都、府、州、縣各賜王、侯、伯之尊號。每年中秋,皇家都要祭祀都城隍神。按照《大明會典》規定,新官上任,首先要到城隍廟報到,第一晚住在廟裡,接受城隍的託夢,表示主動接受城隍的監督。此後每年中秋祭祀城隍,遇大事都要主動向城隍請示彙報。山西各縣一般多在農曆五月(孝義等地為七月)城隍誕辰之日祭祀,中秋節祭祀城隍的習俗僅見於雍正《石樓縣誌》等數部縣誌。

山西舊志記載中的“中秋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