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評」中秋節,在家與國的守望里共享好時節

「千龙网评」中秋节,在家与国的守望里共享好时节

9月19日,北京大觀園凹晶溪館,遊客與華天凱豐的麵點師傅一起製作“瓦當圖案”月餅迎接中秋節到來(圖片來源:tuku.qianlong.com)。千龍網記者 巢晶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在中秋節即將到來之際,這些傳頌久遠的古詩詞,讓人們倍加思念遠方親人,越發珍惜美好生活,更能感悟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節日未到,各種圍繞中秋節、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已經陸續登場,精彩紛呈。以北京為例,共推出千餘項文化活動邀市民共享中秋。

今天,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視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是因為,節日裡,有我們對家和幸福生活的眷念,有我們真摯的民族情感,有我們厚重的歷史記憶。如今,千家萬戶可以在祥和、團圓、美滿的氣氛中,賞月、吃月餅。然而,沿著歷史的河流上溯,中秋節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百年前的1918年9月19日是中秋節,當時,國家內憂外患,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在這樣的局勢中過中秋節,沒有快樂可言。

1949年中秋節是10月6日,當時,新中國已經成立。已獲得解放地區的人們,過中秋節是多麼幸福。尚未解放地區的人們,是多麼期盼。

前些年,中秋節前公款送月餅之風盛行,一些商家打著“高端定製”的幌子推銷高價月餅。變味的月餅讓中秋節看起來不那麼純正了。2013年8月,中紀委要求堅決剎住“兩節”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自此,中秋節風清氣正,人們神清氣爽。

同一個節日,述說的是不同的家與國的故事。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兩相依。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

今天的我們,回顧這些年來過中秋節的經歷,共同的感受是生活越來越好,這跟國家發展越來越好是同步的。今天的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期,反腐敗鬥爭從壓倒性態勢向壓倒性勝利轉變,給人們過中秋節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環境、堅實的物質基礎、良好的社會風氣。

我們更加重視中秋節,也是更加註重優秀傳統文化、更加註重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國情懷、更加自信的表現。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在傳統節日中秋節,我們更能體會優秀傳統文化的永恆魅力,更能體會家與國的親密守望關係,更能體會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的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奮鬥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

習近平同志曾在給父親的拜壽信中寫道:“您像一頭老黃牛,為中國人民默默地耕耘著。這也激勵著我將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事業中,報效養育我的錦繡中華和父老鄉親。”這是一個家的故事,也是一個國的故事,這是千千萬萬個小家為這個偉大的國家矢志奉獻的生動寫照。(千龍網評論員 倪恆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