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来了!济南十大泉群周边禁建有碍风貌建筑物

规划来了!济南十大泉群周边禁建有碍风貌建筑物

十大泉群保护区划

大众网济南·海报新闻1月24日讯(记者 肖阳) 24日,记者从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济南市泉水保护办公室)获悉,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济南市泉水保护办公室)会同济南市规划局编制的《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正式公布实施,这是济南市首个名泉保护总体规划。规划划定了十大泉群保护区划,着力将济南建设成为泉水文化彰显、风貌特色突出、生态环境美好的“泉水之都”。

划定十大泉群,彰显青山绿水泉水风貌

据了解,该规划为长远规划,不设规划期限。设立近期目标年为 2020 年,远期目标年为 2035 年。规划指出,总体保护规划范围为洪范池泉域、趵突泉泉域、白泉泉域、百脉泉泉域及长清-孝里水文地质单元,总面积约 3533.2 平方公里。重点泉域控制规划范围为趵突泉泉域和白泉泉域,总面积约2391.5 平方公里。

规划的近期目标为保护、修复、提升直接补给区和重点渗漏带入渗补给能力,补给区雨水入渗总量不减少;保持正常降雨条件下趵突泉泉群持续喷涌;完善七十二名泉及“泉·城文化景观”遗产要素的风貌保护与提升,推进十大泉群的详细规划。

该规划划定的十大泉群保护区划为:洪范池泉群、袈裟泉泉群、涌泉泉群、玉河泉泉群、百脉泉泉群、白泉泉群、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和五龙潭泉群。其中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五龙潭泉群和珍珠泉泉群全部位于老城区范围内,称为老城区四大泉群。

规划要求,在十大泉群保护范围内禁止建设有碍名泉风貌的建(构)筑物。建设项目基础施工应当限制采用箱形基础。彰显青山绿水、景观多样的泉水风貌。

济南市将重点打造老城区四大泉群风貌带,结合泉·城文化景观申遗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丰富泉水利用模式、延续地域特色的泉水生活传统、保障济南古城延续发展与泉水文化的孕育,贯通四大泉群水系、串联风貌旅游轴线,打造中央泉水区等济南特色泉水风貌区域。

同时,结合新东站片区、章丘老城区发展建设,济南市将充分挖掘白泉泉群及百脉泉泉群的历史人文特征,彰显地域特色风貌。

此外,结合城郊生态保护与提升,济南市着力彰显洪范池泉群、袈裟泉泉群、涌泉泉群、玉河泉群的自然风貌,打造生态景观为主的泉群风貌区。

名泉出露点20 米内,禁建无关建筑物

对于济南的七十二名泉,规划要求严格保护现存泉水相关的历史风物。严禁破坏、改建、扩建历史风物,禁止填埋、占压、损毁名泉泉池、泉渠及其人文景观。禁止私自圈占出露点及非法取水行为。合理规划出露点周围景观及附属设施,完善出露点标识系统。进行泉水出露点及泉水构筑物的建档和图则编制的工作。严格控制泉水出露点周边污染源,禁止排放污水或者倾倒垃圾、污物。泉水出露点周围 20 米内,禁止新建、扩建任何与名泉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泉水出露点周围 50 米内,禁止新建、扩建工程地基基础深度超过 2 米的建(构)筑物。

该规划的远期目标为保持正常降雨条件下趵突泉泉群地下水位高于 28.15 米(黄色预警线)全年累计 200 天以上;形成泉水生态保护体系,推进申报世界遗产,泉水特色风貌和泉水文化得到全面提升。

据了解,该规划遵循“增渗、限采、禁堵、防污、综治、严管”的总体策略,保护泉水形成全过程体系; 延续泉城历史文脉,推进“品泉、赏泉、嬉泉、听泉、画泉、咏泉、命泉、寻泉、乐泉、酿泉”十泉行动,塑造泉城特色形象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