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11月17日下午,由汉中市博物馆、武汉美术馆主办,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学术支持,《汉派书法研究》、汉中市书法家协会、宝鸡市书法家协会、汉中市美术家协会、汉中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等协办的“坐忘——张文博书法篆刻展”在汉中博物馆桂荫堂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张文博近期书法篆刻作品34件,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他书法篆刻创作的阶段性成果,展览将展至12月30日。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由汉中博物馆馆长卢辉主持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中国书协理事、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学书法系主任、教授薛养贤致辞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武汉美术馆艺术总监高小林致辞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中国书协理事、湖北省书协秘书长李劲松致辞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汉中博物馆馆长卢辉向张文博颁发收藏证书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张文博致答谢辞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原陕西理工大学校长何宁宣布展览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嘉宾冒雨参加开幕式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与会嘉宾合影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我商会送花篮共祝张文博作品展圆满成功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张文博书法篆刻展作品集》同日发行

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评价了张文博的书法成就和意义,以及他对汉中深厚的情结。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在古汉台会议室召开了张文博书法篆刻研讨会。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张文博书法篆刻研讨会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研讨会上半场,武汉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张文博,中国书协会员、陕西省青年书协委员吕雪峰,中国书协理事、湖北省书协秘书长李劲松,汉中市书协主席梁新云,武汉美术馆艺术总监高小林依次发言。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薛良

担任下半场学术主持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下半场,山东省青年书协副主席李成军、汉中市书协副主席封海洪、汉中市书协副主席严都岿、汉中市书协副主席杜正满、青年书法家贺立峰、汉中市书协副秘书长孙永波、汉中市书协副主席殷汉成、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张尹、汉中市美协主席李璟依次发言。

研讨会上大家对张文博先生展览的书法和篆刻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结合当代书法创作、展览等提到这次展览的意义。作为当代活跃的青年一代策展人,又有长期的媒体编辑经历,张文博先生的创作具有开放的学术视野和跨界的身份,而本次展览无论从展厅布置到广告宣传等都体现出展览本身的专业性。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张文博先生是当代优秀的青年批评家和策展人,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选择将人生第一个重要的个展放在汉中,放在汉中市博物馆,是他沉思熟虑后的不二选择。文博先生对汉中有特殊的感情,大学四年求学于此,对汉中风土人情、自然山水耳熟能详,他的书法深受石门十三品的影响和启发,同时由于工作关系,他一直站在当代书画创作研究的前沿,参与当代书画的展览、批评、研究与收藏,他把汉中和石门十三品也带到了他工作的武汉以及全国书法界,对汉中的宣传不遗余力。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张文博先生自幼喜欢书画,此次展览他是离开汉中,参加工作13年后的第一次个展,展出书法篆刻作品大都是他今年上半年创作的,从中不难看出他对传统书画艺术日常性的践行,以及诗意的表达,这些都能在他所书写的内容中感受到,比如“半潭秋水一方山”、“白云抱幽石”、“夕阳山外山”等等,无疑都是他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和一般意义上的书画作者不同,他的创作是建立在传统书画整体关照之上,具体而言,他不关注具体的一笔一画,更重视笔墨的格调。在审美上,他追求朴素和古拙的东西,在表达上,他喜欢直接和朴素的力量。这既符合他的性格,也是石门十三品书法的精神内核所在。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这次张文博带着他的作品从汉水入江口处的武汉回到汉中,既是一次回顾之旅也是一种阶段性总结,我们期待他经常回家看看,也希望他能把更多优秀的书画展览带到汉中,宣传汉中。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文博这个人

薛养贤


与文博相识近二十年了,且一直保持着不算密切,但也绝对不是疏远的联系,因此他的主要动向我还是了解的。

我不是评论家,因此对文博艺术的具体品评留给专门家去做。

说起文博这个人,使我常想起人们挂在嘴边的金字塔理论。在我看来,有的人一生把塔做成了台地,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知道分子,只适合参加百科知识竞赛;有的人把金字塔做成了类似于大雁塔旁的塔林:众多小成而无大成。我知道文博的目标是金字塔。举凡与书法相关的诸多艺术,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抑或是行为的,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但他清晰的知道塔尖的方向,他现在所做的只是希冀打造艺术的合金,目的是坚实地走向理想的顶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博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也是充满希望的!

2018年8月20日夜 养贤


(本文作者:薛养贤 中国书协理事,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书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因过褒斜道 独怀汉魏风

-----张文博书法展·汉中

陈新亚

“我是个没有才气的人。”记得张文博有一则微信题记如此,附发一组所治印章。其实,印章并非不好。可我感觉到他下意识的有所省觉。或试图借以认知自我,或借人之赞否,自省短长。欲自知之明也。自明,然后始可言深造。觉悟力与反省力,不惟事艺,也决定做人的最终高下。

微信观人甚便:翻他一年半载发帖,其人雅俗立见。微信,见微而信知其人也。我有意无意间,较留意其人觉知力。若三天鱼两天网,冷热无常;或半月一易帖,随意流转;或自得自嗨,放言不惭;或海阔天空,人书俱我……倘于此际不善自觉,消磨时间固佳,若求生命与艺术成长,则没开始。

文博还在校读书时,即自编自发报纸《汉风》三期。正因他对书界的宏观发觉力,及文献载录与思考落实力,当年被招徕《书法报》的。又因了他对书坛潮向的长期观察,热情思虑,终被武汉美术馆招去。且很快,便见成绩。不言而喻,大家都感觉到了他的兴趣与能量所在。对历代书刻拓印的搜藏研究,对各类书风的兼顾观摩,亦足佐证其兴趣与襟度。至于自己的临池生活,余暇事焉。虽不紧不慢,亦渐积渐深。其具体创製,作品俱在。

文博“书风”,我的感觉,底色是汉魏气象。第一口奶,从古褒斜道过来,石门诸品,萦怀不已,躭爱不觉。无论后来何所拟法,如隶,如楷,气息似皆萦回于汉魏之际。朴茂,宽厚,钝拙,重大。不欲此,也不行。平日书斋购藏抚弄,种种供养,益助养其金石气质,不得已也。

偶尔思及吴昌硕。他将一石鼓体性,渗透于书于印于画,浩荡之气,总郁勃于秦汉时空,迥出世表。文博于汉魏之间,上下溯洄, 解亦不脱。我想,也不妨沿用缶翁态度,养护这一股生气,任其中心鼓荡,上下涵浑,左右通融。只要不间临池功夫,管他书体,管他风格,一任其手笔造化。心手相期,道不远人。

木瓜新亚谨识于八分园


(本文作者:陈新亚 中国书协理事、原《书法报》主编)



文博之博

毛羽

我和文博相识于网上。十多年前,论坛活跃,常见文博于各坛行走。应陈新亚兄之邀,我在某论坛主持一个栏目,见到文博发的一个帖子,便履行特约编辑职责编发于《书法报》上。其时他在汉中读书,我则觅食于一机关。后来我和文博玩笑,虽然他先进报社,可我是他的编辑。

待见到文博,是在2006年的夏天,我到报社工作,我们成了同事。咋一见面,我的天,大头大脸大身板,颇见魁梧博大气象。这家伙对武汉人民引以自豪的热干面似乎并不热衷(想想也有道理,陕西面食口味之多、花样之繁杂绝对是强过武汉的),最高兴的莫过于啤酒的价廉了,将之买来当水喝。他最常见的表情是一脸急切满头大汗,或皱着眉头或眯着眼睛。眯眼时是在笑,憨态可掬;皱眉时可要小心了,他要严肃地说出他的思考。

有一次,我要查某位博客上的文章,因为记得不大真切,便去找文博。文博打开收藏夹,所收博客铺天盖地不见头尾。微博刚兴时,就读到文博写的《书法博客的N种表情》。即便现在,一些风头正劲活跃于艺坛的人物的微信名片也是他推荐给我的。感觉他始终保持着对当下的关切与敏锐感知,在交游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游。他对一个问题,喜欢往深里挖。他正在做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的全国青年策展人项目“杨守敬书法研究展”,除了杨守敬本身,他的触角还伸向与之有关的方方面面,比如到处搜求杨守敬研究专家陈上岷的资料。

文博后来到美术馆工作,向别人介绍时我只能说他是我的前同事了。刚得知文博要调走时,我觉得很可惜。因为他在书画教育研究方面已见影响,正是大有可为之时。但我理解文博,浮生苦短,当追逐理想。或如某名车之广告:所有的伟大,源自于一个勇敢的开始。文博走后,我有一段很是惆怅。好在还在同一个城市,他又策划了不少展览,于是江南江北两边跑,看展、闲扯、喝酒……粗粗算下来,聚的时间并不比在报社时少。

文博诸体涉猎,印象最深的还是其楷与隶,皆宽博饱满而见气象。字构团聚内敛少见笔画伸展,这便有了一种含蓄的张力。还有一个印象,所作无论颜体楷书还是各式隶字,呈现出来的不是生拙老辣而有一股鲜活流动之美,这与通常的追求金石气息追求凝重遒美不同。汉中汉隶名品《石门颂》本来的面目也当是天真自然,它的古厚筋劲是由岁月由风雨锻造而成。人书的老境也是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的长河的。文博的字契合他的青春正富,一派饱满明亮。其篆刻或汉印或浙派,皆见一种端正庄严。有一次我见其所治白文,爱其味道,要文博以满白文为之。后来文博出之以朱文,且多错落,与平素多有不同,他是有变的能力的。

文博姓张,喊惯了文博,有时竟把文博当成了姓名。想想,文博真是个好名字,不仅和他现在从事的工作相符,还有,如果一个人又文又博,那还了得。



精壮的生命和美感

沈必晟

文博经历丰富,他办报纸、做编辑、搞鉴藏、写评论,书法篆刻、策展交游等等,虽然大家更愿意视其为书法家,但文博的跨界追求,显示了他作为个体的生命力。

文博办报,思想和考据并存、传统和现代同框。

文博策展,新锐和传承并存、写意和精工同框。

文博书法,豪放和流美并存、粗犷和精雅同框。

文博登上书坛,是以对书法现当代命运的思考而为人关注。很可能,你在他的书法创作中,似乎很难看到痕迹,但这种思路,我认为,是一直存在于他对书法以及有关书法的事功之上的。

文博在书法的研习中,选择的都是最大众化的碑帖,比如《颜勤礼》、比如《石门颂》、比如《金石峪》。众所周知,这种选择,在以展赛为能事的今天,风险太大。他似乎是在把他的选择,小心翼翼的厚植在最有生命力的碑帖中,而不是那些“娘化”的小趣味上。

他的书法,更多的像是一种策略的存在。虽然他在体会古人壮美的精神层面,有着属于北方人的独特方式,但其创作和思考上形成的张力,仍然会让不是太熟悉的朋友误解,不自觉地将他的书法创作趣味判断为阶段性的追求。但事实可能是,精壮的生命和美感,在书法的选择和研习中,或许是不自觉于文博,而文博又通过书法,是自觉地展开更多的、极具生命力的思考——传统也好、新锐也罢,中西古今都牵扯到当代生活的诸多可能,这本身就是一种力感、一种质感的生命体现。怎么样让书法参与到现当代生活中、怎么样让书法有更多的发言权、怎么样还能像传统精英一样在面对书法时有更多的自豪感等等等,都在他壮美郁博的书法追求中似乎酣然悟对,而这些,或许才是文博书法的终极目的。

(本文作者:沈必晟 湖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省书协主席团成员)



张文博简介

“坐忘”—我会顾问张文博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汉中市博物馆隆重开幕

张文博,1981年生于陕西宝鸡,从事书法篆刻创作与研究、书画鉴藏与策展工作。2005年起就职于书法报社,先后任编辑工作十年。2015年起任职武汉美术馆,曾任武汉美术馆策划部主任,现为武汉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先后在《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法》、《中国文化报》、《中国美术馆》、《美术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报》等专业媒体发表书画评论30余万字。2015年至今参与组织策划《武汉·武汉:一部艺术链接的城市史(美术作品展)》、《苍山为岳——石鲁作品展》、《书风——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大河寻源——周韶华文献展》、《生为变法——朱振庚作品展》等20多个展览项目,其独立策划的展览项目《书之大者——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入选文化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全国入选9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