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絕百僚的福康安,唯一的兒子為何落得發配伊犁的悽慘下場

乾隆時期文武百官中名人輩出,文臣有三朝元老張廷玉, 官至宰相的劉統勳、劉墉父子,才華橫溢的紀曉嵐;武將有權傾一時的傅恆父子,鐵將軍阿桂,大將軍兆惠、海蘭察等。這些名臣為乾隆朝的穩定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得到了乾隆的恩寵和封賞。他們中誰是乾隆的最愛呢?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答案,這個“最愛”非福康安莫屬。


冠絕百僚的福康安,唯一的兒子為何落得發配伊犁的悽慘下場

生至貝子,死後封王,福康安享受了乾隆無與倫比的厚愛,他的家族榮耀一時,風光無限。然而,他死後不久,富察家族的命運急轉直下,唯一的兒子富察·德麟被髮配伊犁不知所終。這又是為了什麼呢?

德麟準確的出生日期清史上沒有記載,後人推算其大概1780年出生。德麟的童年生活幸福優越,作為福康安唯一的兒子,他是家中的至寶。乾隆六十年(1795年)他被授予御前侍衛,這個職業是富察家族的傳承與榮耀,德麟的祖輩大都是禁衛軍系統出身。


冠絕百僚的福康安,唯一的兒子為何落得發配伊犁的悽慘下場

十六歲之前,德麟順風順水,前途一片光明。可隨著父親福康安的英年早逝,他的命運輪盤開始逆向旋轉。

1796年5月,福康安病逝于軍中,德麟承襲貝勒。

1799年2月,乾隆皇帝薨逝。嘉慶帝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親政。

1804年8月,福康安之喪,地方官致送德麟奠儀、並備賞等銀四萬一千五百五十二兩。嘉慶罰令賠繳八萬兩。(乖乖,相當於現在6400多萬,真有錢!)

1808年4月,德麟因雩壇視牲誤班,降為貝子。並革護軍統領。

1809年2月,嘉慶帝傳知德麟、閉門思過。不得出外遊蕩。南河興辦要工。需費甚多。著德麟自行酌量措交家貲若干。(知道你小子有錢,再掏點)

1813年10月,德麟因在副都統任內失察,被革去散佚大臣、火器營管事職務。罰貝子俸祿10年。(還是忘不了罰錢)

1819年4月,太和殿傳臚,德麟遲到,被革去貝子及二等侍衛,在奏事門外重責四十板。交其母管押在家。並照松筠所議,發遣伊犁。


冠絕百僚的福康安,唯一的兒子為何落得發配伊犁的悽慘下場

從表面上看,德麟落得如此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但細細思量後卻發現裡面大有文章。從收取地方官的奠禮到雩壇視牲誤班以至後來的傳臚遲到,德麟犯的錯誤都不算太大,嘉慶為何不對這個富察氏的子孫網開一面呢?我認為嘉慶這麼做有三個目的:

一、打壓富察家族,鞏固皇權。

嘉慶親政後,打出了“鹹與維新”的旗號,正綱肅紀。在清除了權臣和珅一黨後,他把矛頭指向了富察家族。德麟的爺爺傅恆、父親福康安長期把持著軍中大權,羽翼甚多。嘉慶非常忌憚這股力量,他借懲治德麟打壓富察派系,鞏固自己的地位。

二、個人情感報復。

乾隆對福康安實在太好了,好到了讓嘉慶這個親兒子看著眼紅心酸。春風得意,有恃無恐的福康安和嘉慶的交流不會太多。福康安在軍中奢靡享受,浪費無度是嘉慶親政後常掛在嘴邊的話語。

三、藉機暗踩老爹乾隆。

嘉慶等待這個皇位很辛苦,他一直活在老爹的陰影之下。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好不容易坐上龍椅,還得聽後面的太上皇發號施令。他很憋屈,心中有恨,本來帝王之家也沒有多少親情可言。老爹你不是自詡十全老人嗎,我讓世人看看你最寵信的富察家族的後代是什麼貨色!

有人說德麟是個紈絝子弟,吃喝嫖賭草包至極,我不是很贊同。從史料上可以看到富察家族能人輩出,這與嚴格的家教家風密不可分。德麟再差勁,也不至於是個大草包。在權術面前,英雄,狗熊都不重要,德麟只是個犧牲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