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12月22日,2018年德州中心城區土拍最後一場落幕,此次土拍相比前期,更多的是理性,最高成交價為745萬/畝,相比前期800萬/畝,1000萬/畝,出現了價格下滑。

經歷以往的火熱,德州樓市在2018年5月份後開始朝向平穩的方向發展,某些項目也開始重拾價格戰的利器,進行促銷去化,快速回籠資金。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一、監獄地塊

監獄地塊此次出讓起始價達到530萬/畝,成為此次土地出讓最高起始價,同時也是成交價最高的地塊,地塊的出讓也做了部分限制條件。

在工程建設之前,要依法將相關考古工作經費列入該工程預算,並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及時向該地塊所在地文物主管部門提報考古申請材料,逐級報經省文物局批准後,與考古資質單位簽訂考古工作協議,進行考古勘探等文物保護工作,考古工作完成後,向文物主管部門提交考古勘探和文物影響評估報告。

監獄地塊位於老城區相對核心的位置,南側與三八路銀座緊鄰,東北側靠近第十中學,周邊商業及教育醫療配套設施相對完善。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此次參與競買監獄地塊的企業為4家,最終經歷40餘輪競拍,德州聚創地產分別以745萬/畝及511萬/畝的價格取得監獄兩地塊,摺合綜合單價644萬/畝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根據網絡傳言,德州聚創地產為德州津德利商貿有限公司(崇德公館開發商)關聯公司。

根據計算,此次兩地塊摺合綜合樓面價4076元/㎡,加上建安等其他費用預計成本將達到7300元/㎡左右,而在12月16日,此地塊西北側德達玉園開盤,成交均價在8200元/㎡左右。


二、皇明地塊

皇明地塊成為2018年開發區區域(不含東部新區)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出讓的地塊,地塊佔地106畝,位於德百物流批發城北側,京臺高速西側。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皇明地塊相比監獄地塊,受關注相對較高,報名企業達到5家。

靠近澳德樂、市政府及德百物流批發城,同時處於開發區與東部新區的交接地帶,進可攻,退可守。地理位置優越,但地塊周邊大部分為舊廠區,且東側緊鄰京臺高速,環境相對較差。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最終歷經227輪,近6個小時,黑馬地產以470萬/畝的價格取得皇明地塊。摺合樓面價2935元/㎡。

三、高鐵片區地塊

高鐵地塊為太陽能小鎮東側原停車場,為東部新區2018年第三次出讓地塊,前兩次出讓均以底價成交,此次出讓卻因無人報名,導致流拍。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在上一篇文章針對高鐵片區進行了分析,(城市向東,德州高鐵片區距離繁華還有多遠?)每一個新的發展需要時間和資源的沉澱,我們對未來美好充滿期待和希冀,但是現實往往會狠狠的給我們一巴掌。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高鐵東部片區在綠地的進入,同時前期存量土地的開發啟動,市場的貨量在2018年迅速增加,但作為新片區,市場的認可度不足,繼而導致市場競爭較大。

四、市區土地供應

截止2018年12月21日,德州市中心城區住宅用地成交1244.4畝,成為繼2014年後土地成交量最高的年度,可建住宅面積為216萬㎡。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但在區域分佈方面,成交地塊分佈相對不均衡,成交地塊對集中於東部高鐵片區,面積佔比60%,其次為德城區,開發區土地供應面積最小。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五、市區住宅貨量供應

截止12月22日,德州中心城區住宅貨量供應161萬㎡,相比2017年減少20萬㎡左右,雖然貨量供應減少,但2017年中心城區住宅貨量供應多集中於四季度,11月、12月兩個月便達到40餘萬方,貨量多擠壓到了2018年。

2018年土地成交的增多,為2019年中心城區住宅貨量的供應奠定了基礎。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在2018住宅貨量供應區域分佈方面,相對失衡,貨量供應60%集中於經濟開發區,運河區最少,僅為4%。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六、房觀未來

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區域的地產圈,圈內的人都會努力的維持圈內生態平衡,去抵制外來的入侵者,而外來地產企業想進入這個市場的都會去努力打破這種生態平衡,而進入圈子以後就會轉變為努力維持這個生態平衡,如同沒有買房的期待房價下跌,買了房的則期待房價平穩或上漲。

2017年的德州樓市市場的火爆期,以碧桂園、中梁為代表的外來企業努力擠入德州市場,但在進入後,後期的銷售業績不甚理想。而剛剛進入的綠地,面對市場的下滑期,也在努力的積蓄客戶,為首次開盤做準備。

而其他外來企業,在市場的高峰期通過各種渠道努力拓展,但真正進入德州市場的外來品牌房企寥寥無幾。

伴隨市場的調整深入,三四線城市房價上行動力也會明顯趨弱,部分無人口產業支撐的三四線城市更會進入下一輪的市場蹉跎期。正常的價格調整,更加有助於市場更長遠的健康發展。對於開發企業來說,積極營銷、合理定價,才是提前適應價格變化週期的不二法則。

從以往1067萬/畝,到800萬/畝,再到現在的644萬/畝,土地市場從瘋狂到理性的轉變,除了市場的下滑,開發商預期降低的原因外,還因開發企業資金的壓力,在當下房地產行業資金為企業生存的命脈,伴隨金融政策監管的深入,對於地產企業將是一個艱鉅的考驗。

跟隨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紅利的減弱,房地產行業的週期將會變得越來越短,過去的一個完整週期多為3-4年,而現在縮短到了2年左右。

經歷了太長時間的夏天,我們便會忘記禦寒的本領,有的人甚至丟掉了過冬的衣物。

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讓我們能夠積蓄更多成長的經驗,市場的寒意,能夠讓我們恢復理性,重拾專業,行業熱度的下滑,對於某些企業是危,對於某些企業則是機。

最近兩天,朋友圈很多的從業者都在轉發各項利好,廣州的限購鬆綁,菏澤的限售取消,各項利好的出現,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標識著房地產市場的寒冬真的來了。要知道只有病人才會需要醫治,健康的人是不需要藥物的。

尤其對於某些在市場利好期,過度依賴地產行業的城市,風向的轉變,首先影響的將是這些城市。

例如菏澤,借勢棚改,地產行業的利好期,大拆大建,土地出讓面積位於全國前十。行業的風吹草動,將是重大的影響。

預計2019年,德州樓市將進入調整期,當然調整期,並非出現大幅的波動,更多的將是橫盤調整,紮實行業發展基礎。

德州市區壓軸土拍收場,最高745萬/畝,高鐵片區地塊流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