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新年刚过,央视重磅推出的文博栏目《国家宝藏第二季》迎来了“云南省博物馆”的三件“国宝”,所有人惊呼,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期节目。

我们出生在云南,生活在外地人眼中的七彩神秘里。

但我们确确实实“没有大象坐骑,也没有孔雀傍身。养不起老虎,也不能再睹西南联大的风采。”

过去,说这话完全是调侃,看了《国家宝藏第二季 云南省博物馆》,再说一遍,则真真正正是遗憾了。

好在如今,我们虽然大多居住在现代化的城市里,骨子里却仍然装着过去的云南。

在这里,多的是与自然万物相交的美好,多的是梦一样的色彩,多的是野性与豁达,也多的是忠诚与良善。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自己的性情。

不移不变。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1.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

“青铜贮贝器,古滇国用它储存货币海贝,它也是彰显权贵地位,歌功颂德的重要器物。在诸多贮贝器中,这件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尤为珍贵。器身两侧有虎形双耳,器盖上铸有四牛,整个器物最显眼的位置,是一名鎏金骑士。——《国家宝藏》”

说到底,它就是一个鼓状的“攒钱罐”。

但它的出现,成为一个王国存在过的依据,也成为一个英雄诞生过的见证。

故事里的英雄为了让异族拯救古滇国的病牛,在大火中献祭了自己。

于是有牛环绕膝前,金光闪闪。

这是我们的想象。

那牛是五谷之神,那鼓是通天神器。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或许,骑士赶着牛,远赴战场,以牛交战,牺牲阵前;又或许是商人沿海换了金子一样值钱的贝壳来,却被强盗虎视眈眈,恰是有良善的人民前来护卫;再不然仅仅是个放牛人,为着牛不被虎食,拼命护卫,一群爬上了山顶,猛虎穷追不舍......

总之,这是人与牛、虎的故事。

滇人既重写实,又掺了想象,一一造了出来。

牵带着山水间的万物,似杨丽萍编的舞姿,从远古跳到现在。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若说起来,我们确实是与自然最为和谐的省份之一。

自小便要记得26个民族,又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王国。

这里有的,小到水果吃食,大到珍惜动植物,我们见惯了的,不足为奇。

但走了出去,真要在别处长待,才能体会这些是外面没有的,是美,是珍奇。

不施人工粉黛,山也灵灵,水也清清。

一举一动,一吼一叫。

美极了,壮阔多了。

攒钱罐里,装得下山灵,装得下英雄,谁要踏着七色的云彩。

我们非要踏着虎,赶着群牛,冲下绿油油的茶山,花开遍野。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2.

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金翅鸟又名迦楼罗,源自古代印度神话传说。在佛教中是天龙八部之一,它鸣声悲苦,以龙为食,能消除水患,大理国人逐渐将其视为自己的图腾之一,将金翅鸟立于塔顶或藏于塔内,尊其为镇水之神。——《国家宝藏》”

印象里,它小巧玲珑。若不仔细,若不了解,便一转身,错过了。

谁知,它是那飞过天际的神兽。

嘴一张,吞得下洱海里以泽害民的大龙。

故事从古滇来到了大理国,那的的确确是一个侠义奇幻的国度。

那里的王虽未习得六脉神剑、一阳指,但也是侠肝义胆,为国为民。

与金翅鸟一般,守护这片山灵水秀的国土。

传说里,龙池洱海来了毒龙,造了水灾,大理人请了金翅鸟,放于三塔尖,毒龙畏之,故不敢再兴风作浪。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记得幼时游洱海,以为是真的海。蓝的天、蓝的水,白的云、白的雪,还有那一树的粉艳艳。

急急地问大人,如何就不是海了,波涛也是有的,鱼虾也是有的,宽广更是无边。

原来这一片云南的“海”是这金翅闪闪的大鸟守护着。

难怪风和日丽,难怪清澈游曳。

看那“海”里,沉着大龙,直直飞起便掀大风。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神秘的故事悄悄说。若你也到大理来,问问那展翅的大鸟,龙有几只?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3.

聂耳的小提琴

“1931年2月9日,聂耳十八岁,他在日记中写到,由家信知道,逸乐电影院送我一百元,取来以后分配非常简单,汇一半给我亲爱的妈妈,另外一半是买了一把小提琴和一些零件。——《国家宝藏》”

这把出产自德国的小提琴,原本不该被称为“国宝”。

前不久我们参观博物馆,得知它正在修护,未能展出,也没有太多遗憾。

想来不过是一把斑驳掉漆的小提琴。

如今,却在国歌的嘹亮里,找到了实至名归的“无价之宝”。

我不知道,这位频频与我成为校友的聂耳,竟是如此一位热血少年。

仿佛一出现就自带燃爆场的BGM。

他和我们一样,出生在这片喜乐的土地上,所以,嘴里总哼着欢快喜庆的花灯,奏一曲《金蛇狂舞》。

他远走他乡,在那里一遍遍读着田汉为祖国,为国人填下的词,字字滴血。

他知道,田汉想要说的,想要做的,与自己一般无二。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战火纷飞,“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要“起来!”,我们要“前进!”,“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听了他们说,才知道,我们的国歌是最好的。

“敌人们”(555),像一排机关枪“嗒嗒嗒”地打进来。

而我们,要不断“前进,前进,前进进”。

脚步不停,永远不停。

到了现在,我才真正为自己能够成为聂耳的校友,感到荣幸。

云南的土地,离太阳近,我们,有太阳一般火烈的意志,要保家,要卫国,也要拼命守护自己文化,自己的心性。

//////////

更多“省宝”在这里:

云南省博物馆:还不来看我,就不怕我自焚?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排版:卷卷

我们是云南人,我们守护自己的宝藏


投稿热线:0871-63114002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