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波密碼——未來的生物識別技術

人類一直在研究自己的大腦,現在無非就是能夠做到透視掃描哪塊區域血管堵塞,會帶來什麼不良後果,然後採取相應的手術。但大腦有太多太多的秘密,人類至今無法完全掌握。隨著科學家們的探索研究,他們發現了大腦的一項新的用途——腦波密碼。

腦波密碼——未來的生物識別技術

腦波密碼不同於現有的常規密碼,不是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是一項生物識別技術。現在的密碼需要不規則的數字與字母排列組合,但隨著計算機運算能力的提高,再繁瑣的密碼也會解開,而且人們無法記住複雜的密碼,一旦遺忘或局部密碼錯誤,只能是欲哭無淚了。

腦波密碼——未來的生物識別技術

生物識別技術不需要記住密碼,而且更安全。比如現在手機也在使用的指紋、面部識別,再高級的就是視網膜掃描。但生物識別也有缺點,就是數量太少,不可替換。因為每個人只有一張臉,視網膜有兩個,指紋有十個。它們的數據信息一旦被黑客利用特殊手段拿到,將無法更換。2015年,五百萬美聯邦僱員的指紋數據庫遭到黑客攻擊。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這些人以後在工作和生活中,將不能再使用指紋作為密碼了。但以後,誰能保證黑客不會盜取人臉照片或視網膜掃描數據呢?

腦波密碼——未來的生物識別技術

那什麼是腦波密碼呢?當人看到圖片或聽到某種聲音時,其大腦會有相應的反應,頭皮上的芯片可以感應並測量出來這種反應。另外每個人對外部刺激的反應都不一樣,所以即使兩個人看到同一張照片,他們大腦活動的數據也不會相同。這個自動的、無意識的大腦的神經活動就是腦波密碼。不同類型圖片反應出來的腦波讀數均不相同,所以更安全。設置密碼時,需要戴上有傳感器的軟墊頭盔,當人看到顯示器裡出現的某一張圖片時,傳感器就會記錄人的腦波數據。在電腦中存儲的完整的初始記錄,需要重複若干次圖片組合讀數,研究表明,圖片組合會喚起每個人獨有的腦波讀數,並且只要圖片一樣,那每次的測量結果就是一致的。

腦波密碼——未來的生物識別技術

登錄時,需要戴上專用的頭盔並觀看設定好的圖像組合。計算機會將當時的腦波數據與已存儲的腦波數據進行比較,結果一致則授予訪問權限,否則將會拒絕訪問。全部過程大約需要五秒鐘。一旦發生黑客竊取腦波數據,那麼原先的腦波密碼將不再安全。只要換一組登錄圖像,則可以立即更換新的腦波密碼,因為腦波數據發生了變化。這種大腦密碼因為有無數的圖片組合,可以無限次重置。當有一天這種密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時,你是否能夠接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