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

天底下,哪里的人最能领略七夕的魅力呢?

唯有我们长安人。

小时候,晚上听老奶奶讲故事。她指着繁星点点的银河,指着天上的星星,说七月七这一天,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会相会,每年这个时候,晚上坐在葡萄架下,就能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老奶奶的话让人一直记在心里,小时候家里没有葡萄架,但是,总盼着七夕,想到有葡萄架的人家去,静静的听听天上的话语。可惜,小时候睡的早,没能听成女郎织女的话语。

他们说些什么呢?成了谜。

无论如何,七夕是美好的。如水的夜空,繁星点点,让人产生许多联想,让童年有了很多期盼。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在长安这片土地上,七夕都是一样的美好,古代也是这样的。

一千一百多年前,唐代有一个诗人,他是杜牧,土生土长的长安人,想必他小时候也听过同样的故事。

他的一首诗里这么写道:

天街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在所有写牛郎织女的古诗中,没有那一句可以与这句相比。

这样不加修饰的诗句,既形象,又生动,似乎让人看到了大唐的夜空。

这是在写长安的过去,也好像跨域了时空,在讲述我们的童年。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都长大了,七夕这天,再向天上望去,看不到银河了,也分不清女郎织女星在哪里,空气污染太严重。但是,我们心里还是保留着那份美好,这一天,还是要遥望夜空。

这一天,天底下的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会望着天空,寻找牛郎织女的星星。

但是,唯有在我们长安,才能在白天看到牛郎织女。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在斗门,就有“石婆庙”、“石爷庙”,庙里,就供奉着牛郎和织女。这一天,远道而来许多人,给上香、许愿,希望自己的爱情美好、家庭幸福。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在杜牧一千一百年前写那首诗之前的一千一百多年,牛郎织女的石雕就在我们长安大地上了。

那是汉代,汉武帝好大喜功,要攻打云南,为了训练水兵,在斗门附近开挖了昆明池。这个昆明池,比现在的西湖还大四倍。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汉代的长安城是首都,是天下的中心,那就把昆明池比作天上的银河,这样,顺理成章的在昆明池两岸放上了两个石雕,那就是牛郎、织女,就是现在的“石婆”、“石爷”。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当然,既然是银河,河里肯定有大鱼,那就放了巨大的石雕,就是石鲸。现在,这个石鲸每天周围人熙熙攘攘的,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放置在大门外的水池里。但是,很少有人注意,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石雕原本应该在我们长安。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不仅石鲸,许多年前,有关方面要把石婆移走,放到碑林博物馆。

当天,周围十里八乡的人,蜂拥而至,很不高兴。他们弄的没办法,把石婆移到了南面的草堂寺。此后,斗门的乡党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直到1984年,长安县斗门的乡党们又花了不少钱,赎了回来。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现在,这里建了石婆庙、石爷庙,供奉着牛郎织女。虽然经过有人研究,石婆庙里是牛郎,石爷庙里是织女。但是,无论如何,牛郎织女都在我们长安大地上。

2010年,当时全国有好几个地方争牛郎织女的传说,到底把那个地方作为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呢?其他几个地方,都是空有传说。最后,只有我们长安的“牛郎织女传说”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要感谢我们斗门的乡党们,不然,“牛郎”和“织女”真的很难相见了。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当初,汉武帝一代雄主,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把老百姓害匝(zā)了,多少人出去争战,再也回不来,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和妻儿,难怪汉武帝后来都要进行自我批评。

我们长安人,把汉武帝的犯下的一个错,变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为宝贵的遗产之一,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活着的文化遗产。

可能是我们长安周围的名胜古迹太多太多,牛郎织女除了七夕能热闹几天,其他时候,来的人也不多。外地人,更是少。

这样一个中国民族美好传说,这样一处两千多年历史的文物古迹,这样一个被国家认可的牛郎织女发源地,如果放到外地,早都已经炒作的不像样子了。

我们这里平时却有些冷清。

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要相会,葡萄树听他们的爱情悄悄话

未来如何发展?如何在华夏大地上,让我们长安的七夕文化火起来?

我们要让来西安的国内外游客,第一站先不要去膜拜兵马俑,不要先向帝王的霸权致敬,先来我们长安,看看人世间最为美好的传奇。让他们知道,除了帝王之外,这里有人间最美的心灵。

怎么去做?这考验我们长安人的智慧。这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