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急需消費加足馬力拉動經濟,如何破局大家無錢和不敢消費局面

說起消費,也就是花錢,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從我國消費的空間來講,國內消費市場前景廣闊,隨著我國經濟數十年的長期發展,勞動人民的物質生活和財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我國擁有四億多的中等收入群體,以及近一萬美元的人均GDP,這些都為強大國內消費市場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然,同樣是在這一基礎上,也存在擠壓消費空間的情況,比如一部分剛性支出對消費的擠壓,讓消費市場顯得並不是很活躍,尤其是今年來,隨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顯現,影響到一部分人的收入及收入預期,造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消費局面。

中國急需消費加足馬力拉動經濟,如何破局大家無錢和不敢消費局面

但是,消費畢竟是拉動國內經濟的一駕馬車,在投資和淨出口這兩駕馬車動力不足的情況下,需要消費加足馬力來拉動經濟。那麼錢從何來?

關鍵時刻,消費能否堪當重任?

2018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9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2%,雖環比有所上升,但這一數據依然是在歷史低位徘徊,很難說消費市場保持活躍。

但消費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卻日益提升,據測算,2018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消費繼續穩居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也就是說,消費市場雖然並不是很活躍,但依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無可替代”,換個角度想,是投資和淨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在削弱。

然而,過去拉動我國經濟是三駕馬車並列前行,現在單靠消費這一馬車能否成行?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僅僅通過消費來拉動經濟,或者說消費佔大頭,很大程度上能帶動經濟發展。

中國急需消費加足馬力拉動經濟,如何破局大家無錢和不敢消費局面

就目前國內消費情況而言,依然存在很大的消費拉動經濟空間。一些促進消費的經濟政策也在陸續出臺,比如近日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等十部門共同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

方案指出:要多措並舉促進汽車消費,完善托幼等配套政策鼓勵居民按政策生育,促進家電產品更新換代,持續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等。強調汽車、家電、農村消費。

有好的消費政策,也有好的消費基礎,更有廣闊的消費空間,就差錢了,錢從何來?一般有兩種方法(就目前經濟環境而言),一種是經濟發展帶來的居民收入增加,另一種是降低剛性需求商品的價格,另外,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也對消費具有直接促進作用。

前一種好理解,經濟持續發展讓大家都能享受到發展紅利,以此帶動就業及收入。後一種比較複雜,比如降低剛性商品中的藥價,可以把原本多花的錢省出來,是不是變相的提高了收入?

中國急需消費加足馬力拉動經濟,如何破局大家無錢和不敢消費局面

那麼就能省出錢來消費其他商品。當然,這兩種方法都已經在做,前一種方法或許時間上較長,後一種方法時間短,效果好。

省出來的錢和經濟發展新增的錢,都是促進消費的重要基礎,目前省出來的錢措施也包括,財政政策的減稅降費,貨幣政策給予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

還包括一些消費補貼措施等。無論如何,消費這一動力都需要在這一經濟時期堪當大任,以此緩解經濟的下行壓力,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