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那一天,最难忘母亲送别的样子:我靠在车厢里偷偷的哭泣!

那一天是个什么日子?是我当兵的那一天,是我走入军营的第一天,是我十几年军旅生涯的第一天,是我这一生都不能、也不可能忘记的日子!

当兵时,我18岁,刚刚高中毕业。我是那一天中午上的远行列车。这里的“远行”,如果从路途的意义来讲,真的是不算远,但是却是我心理上的“远行”。

当兵的那一天,最难忘母亲送别的样子:我靠在车厢里偷偷的哭泣!

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不到四个小时的车程,而且还是十五年前的列车运行速度,如果是现在,大约只有两个多小时就能到了。可是这一走,却让我在异乡漂泊至今,形成了我心理意义上的远行,现实告诉我,也许这一生我都不可能再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故土,重新开始我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记忆里的生活了。这其中,当然不包括偶尔的探亲。

当兵那一天的情景历历在目。

当兵的那一天,最难忘母亲送别的样子:我靠在车厢里偷偷的哭泣!

19个人和19个人的亲朋好友,匆匆忙忙的在家乡那不算大的火车站前集结。人到齐了,接兵干部一声令下:“出发!”。没有渴望中的鲜花和锣鼓喧天,只有19个人没有方向的脚步,手拎大包小包的行李物品,紧紧跟随着接兵干部的背影前行,紧紧的、紧紧的、紧紧的。。。。。。,就像是19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紧紧的跟随自己的父母,生怕一不留神,就会永远与他们。。。。。。

进站了,我们进站了。19个即将成为战士的“孩子”进站了。接下来的场景当然是话别,亲人与亲人话别、朋友与朋友话别、同学与同学话别,还有女朋友与男朋友话别的。

当兵的那一天,最难忘母亲送别的样子:我靠在车厢里偷偷的哭泣!

列车进站了。这是一列运送新兵的专列,因为我们是这列车的第一站,整车上没有其他乘客,但留给我们的也只有一节车箱,几号车箱我不知道了,不是我没记住,而是我根本就没看,因为那时我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哪有机会让我想啊。我想不会有人记得的,那个时候能够看自己坐的是哪一节车箱的人能有吗?如果有,我会对你的冷静表示钦佩!

车停稳,上车。19个人全部蹬车完毕。“车窗全部关闭!不允许打开!”这是上车后接兵干部说的第一句话,邪性了,为什么呢?我不理解。不理解也得执行,这是来自部队领导的第一道命令。

于是19个人散乱的坐在了那里,谁也没有打开车窗,只是一个个的面无表情的转头向车外望,车外的人也向车内望,气氛暂时比较凝固。

过了一会,车外的人开始觉出不太对劲了,骚动起来,都在向车内指指点点,车内的人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从他们的口型上猜测,他们是在说:“怎么回事,怎么不打开车窗?”车内的人没有回答,也没有动作,接兵干部也没有理会。尴尬!

就在这时,又一个我的亲人打破了这种尴尬,她就是我的母亲。她是怎样做的?只见她前行几步,接近车窗,举起了她那瘦弱的双拳,开始猛烈的击打车窗玻璃,大喊:“XXX,打开!打开!”就像是一头被猎人掠去了幼崽的母狮一样狂躁。

就这样,在她的带动下,又有几位母亲上前敲打玻璃。接兵干部看到这里似乎是有些慌了,也似乎是有些于心不忍了,无奈的说了句,“打开”。

当兵的那一天,最难忘母亲送别的样子:我靠在车厢里偷偷的哭泣!

车窗打开了,19个人全部冲到了靠近站台的那一侧,再次话别。这一次,上前来的几乎全是母亲们了,说着所有母亲送别儿子时那几千年都不变的话。说就说吧,本来没什么的,可是就有那没出息的,“哇”的一声,哭了!这叫什么事呀!

不得了了,19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小伙子全在他的带动下“哇哇”的哭出了声!所有压抑在内心深处的伤感和即将离开家乡找不到方向的那种莫名的恐惧全都化成了泪水,搞不清楚谁是最没出息的人了,搞不清楚谁哭的最响亮了,一个比一个哭的起劲!

车内的人哭,车外的人也哭,母亲们泪流满面,父亲们退到人们后面扭过脸去哭,朋友和同学低着头无声的哭,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接兵干部不让开车窗了,真的,他们真是太有经验了。这场面着实太难以控制了,混乱!相当混乱。(搜索微信:退伍老兵俱乐部)

写到这,我一个33岁“老”男人的眼球不自觉的开始了湿润,眼里面闪出了一些晶莹的东西,我想我是没办法把这一天的过程全部写完了,我需要冷静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