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9个不良反应、8条禁用情况你知道吗?

阿司匹林肠溶片配上非诺贝特治好了我的头痛病,阿司匹林确实是个即便宜又管用的好药。

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很多人都在长期服用它,但你确认了解阿司匹林吗?

一、药物功效:阿司匹林为水杨酸的衍生物,经近百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其功效有

1、镇痛解热。

2、消炎抗风湿。

5、抵抗癌症、预防消化道肿瘤,减少患上或死于胃癌、肠癌等的几率。

二、注意事项:阿司匹林用途广泛,但是很多人对它的毒副反应有尽不够了解,而常发生一些问题。

1、手术前一周应停用,会造成出血不止。

2、饮酒后不宜用,会导致胃出血。

3、潮解后不宜用,阿司匹林遇潮分解成水杨酸与醋酸,服后可造成不良反应。

4、凝血功能障碍者避免使用。

5、溃疡病人不宜使用,可导致出血或穿孔。

6、哮喘病人应避免使用,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

7、孕妇不宜服用。孕后三个月内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定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较大出血危险,在分娩前2-3周应禁用。

8、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否则可引起中毒,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严重者酸碱平衡失调、精神错乱、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9、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不宜使用,有报道,16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患流感、水痘或其它病毒性感染,再服用阿司匹林,出现严重的肝功能不全合并脑病症状,虽少见,却可致死。

三、不良反应

1 、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长期使用易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2 、过敏反应。特异性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反应。

3、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症状一般在服用量大时出现,出现所谓水杨酸反应,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用药量过大时,可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

4 、肝损害。阿司匹林引起肝损伤通常发生于大剂量应用时。

5、肾损害。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长期大量服用该品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出过高,较大损害是下段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管型等。有人认为,部分肾盂癌是滥用阿司匹林等止痛药的继发性并发症。

6、对血液有影响。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7、心脏毒性。大剂量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而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中毒剂量可通过直接和中枢性血管运动麻痹作用而抑制循环功能。

8、长期服用阿斯匹林会导致人体内出血,所以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须征求医生的意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最大副作用包括胃出血和脑部出血,而年纪越大,内出血的可能性就越大。

9、瑞氏综合征。阿司匹林应用于儿童流感或水痘治疗时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临床上病毒性感冒时不主张使用阿司匹林。

四、使用禁忌

1、12岁以下儿童可能引起瑞夷综合症(Reye's syndrome)高尿酸血症,长期使用可引起肝损害。

2、妊娠期妇女避免使用。

3、饮酒者服用治疗量阿司匹林,会引起自发性前房出血,所以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

4、剖腹产或流产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9个不良反应、8条禁用情况你知道吗?

五、禁用情况

1、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时。

2、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3、溃疡病或腐蚀性胃炎。

4、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

5、痛风。

6、肝功能减退时可加重肝脏毒性反应,加重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变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

7、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大量用药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8、肾功能衰竭时可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

六、慎用情况

强烈提示:

1.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

2.对于甲亢危象而引起高热的病人慎用。

七、限制或禁止服用

1、对阿司匹林、布洛芬、拿百疼等药物过敏者。

2、、有肾病、胃溃疡、糖尿病、痛风症等的患者,必须得到医生的许可才能服用。

3、血友病病人或其他出血倾向者不宜服用。

4、孕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