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殺岳飛,難道他腦子進水嗎?

宋高宗趙構殺岳飛,難道他腦子進水嗎?(論史的胡小姐姐第36期)

宋高宗趙構殺岳飛,難道他腦子進水嗎?

南宋建立之時,內憂外患,國難當頭,皇帝宋高宗趙構在抗金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之下,十二道金牌招回抗金名將岳飛,停止了抗金行動,並謀害了一代名將岳飛,是史上著名的昏君之一。只要是一個正常人,都知道國難當頭,不可殺忠臣名將,而趙構卻偏偏做出這種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難道他腦子有病、是傻嗎?

以《宋史》記載,趙構並不是一個蠢人,反而文武雙全,肯定不是傻子。趙構精通書法、筆法灑脫,天性聰明,記憶力超強,並博覽群書,每日讀誦詩書千餘言;同時挽弓至一石五斗,武藝非凡,至少達到一流御林侍衛的選拔標準。岳飛能挽弓三百斤,以宋代的標準,一石差不多是一百十斤,那麼趙構能達到岳飛的一半,岳飛可稱萬人敵,這側面可以反應趙構武藝方面也是上上之選。這樣的文武雙全的人,算得上是一名出色的人才,為何會做出這種蠢事?

這就要分析趙構的人生和當時的形勢,只有全面分析了各種因素,才能更接近事實的真相。

宋高宗趙構要分二個階段:先是主戰派,再轉成議和派。

趙構主戰派階段:

宋高宗趙構殺岳飛,難道他腦子進水嗎?

一開始,趙構並沒有資格繼位為皇帝,他是宋徽宗第九個兒子,宋欽宗的親弟,按正常的程序,宋欽宗的兒子才是皇位繼承人。但這也是命運安排,‘靖康之變’後,在東京的宋徽宗、宋欽宗等一干人被金人虜去,整個趙氏皇室成員最合適繼位的就是當時在外招兵的趙構,所以他順利成為皇帝。

國仇家恨,父兄皆被金人虜走,無數皇室成員被囚禁北方苦寒之地,男的淪為苦力,女的淪為娼妓,連徽宗、欽宗皇后妃子也不例外,是男兒自然要報仇雪恨,何況是一國之君的趙構。論國仇家恨,誰能比得上趙構?所以趙構啟用主戰的李剛為相,重用韓世忠、張俊、劉世光等大將,下令各地備戰,招兵買馬,並表面派使者與金議和,爭取時間。同時趙構自己把家屬放在南方,自己則獨留中原,要與金人決戰,揚言帝在軍中!

然後,有決心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實力,南宋軍隊在金人面前,一敗塗地,基本上毫無還手之力,宋高宗只好由主戰派轉成真正的議和派。

趙構議和派階段:

宋高宗趙構殺岳飛,難道他腦子進水嗎?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軍奔襲揚州,南宋軍不敵,趙構狼狽出逃至杭州;

南宋將領苗傅和劉正彥發動叛變,殺死南宋一大批大臣,趙構也被逼迫退位,後來在韓世忠等忠臣的努力下,趙構才得以復位;

九月,在趙構已經向金軍提出不再南進,也不再採用任何有力防禦的情況下,金人還繼續向南方進攻,趙構再次逃亡,最後逃到海上,才暫停腳步。

除了金兵的危害,各地民眾也紛紛起義,不少將領也趁機起反造反,如李成、孔彥舟、曹成等前方抗金潰兵的將領武裝數萬人,一路燒殺搶掠;在江西,王宗石以明教教徒數萬起義;福建範汝為、葉鐵等人領導農民起義;江西陳顒、羅閒十等數百支起義部隊,總數達十幾萬人;還有聲勢浩大的鐘相、楊麼起義,利用水軍,一度屢敗官軍。

內部的各種起義,消耗南宋大量有生力量,亂世混戰,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田野荒廢。在這種情況下,趙構哪裡還能安心對抗金人?正因為如此,趙構才立下攘外先安內的政策,對金議和就成為了主題。

當時南宋的形勢是內憂外患,除表面上的戰亂之外,還有二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造成趙構需要削弱岳飛軍權,不讓岳飛北伐。

一是財政原因:

雖然南宋的經濟曾經是歷史上封建時代的巔峰,但在南宋初期肯定不是。這不用去查什麼數據,僅從形勢就可以看出來,外有金人大兵壓境,內有農民起義、盜寇橫行,這種情況下財政情況肯定很差。

二是軍隊成分:

岳飛的岳家軍並不能說是岳飛的私人部隊,但成員很多由亂民組成。岳飛等南宋官軍鎮壓各地起義武裝,那些起義軍失敗後,很多就被收入正規官軍當中,這就需要強有力的將領才能鎮得住,時間長了慢慢就形成了有私人性質的勢力。

北、南二宋朝都對武將比較慎用,就怕尾大不掉,所以武將的地位一直在文臣之下。趙構後期對岳飛及岳家軍肯定有一定的擔心。

宋高宗趙構殺岳飛,難道他腦子進水嗎?

不過,如果只是因為趙構個人由主戰派變成議和派以及南宋的內外形勢,並沒有理由要殺岳飛,岳飛之死是多種原因造成,有外部原因也有岳飛自身的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是金人對南宋議和的要求,第一個要求是先除掉岳飛,方可議和。在金人的立場上,年輕有為的岳飛就是他們最強的對手,除掉岳飛對金人而言,有非常大的好處。另外,趙構想要議和,也需要把前方的軍隊撤回來,韓世忠、張俊等人比較聽話,命令到了就退軍,而岳飛多次抗令,最後要連下十二道金牌才撤軍,有控制不住 的風險。

岳飛自身的原因:岳飛確實性格比較硬,有過數次抗命或不太尊重宋高宗的行為,比如岳飛岳母姚氏病逝,私自解職還家守孝。在淮西軍事人員安排上,岳飛與張俊意見不一,又一次私自解職回去守孝,不理會朝廷是否批准。更嚴重的是,作為手握重兵的岳飛,干預無子的宋高宗趙構立儲之事,令趙構非常不滿。再者,岳飛對趙構議和方針非常不滿,還曾對趙構這種議和行為進行暗諷。

所以,在各種因素之下,趙構為了確保議和政策能順利達成,唯有去卒保帥,舍岳飛而自保,這也正是岳飛之死最大可能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