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再傳噩耗,區塊鏈能否為共享經濟增加安全感?

8月24日,溫州樂清發生了滴滴司機姦殺女乘客的慘案。被害女孩年僅20歲,花一樣的年紀卻被犯罪分子結束了生命。雖然兇手已經被捕歸案,但是作為第三方的滴滴打車,依然逃脫不了罪責,平臺存在安全漏洞,遇到問題客服系統反應遲鈍,沒有健全的應急機制,這一切都是女孩慘遭毒手的潛在推手。

滴滴順風車釀成慘案已經不是第一次,每次都是極端惡劣的刑事案件,悲劇一次次上演,我們無法規避,平臺漏洞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滴滴順風車再傳噩耗,區塊鏈能否為共享經濟增加安全感?

約車平臺的安全隱患

網約車作為一個可信任平臺,如果審核、管理環節出了紕漏,本身就存在很大安全隱患。首先,滴滴平臺和司機能夠掌握乘客的出行信息,而接到乘客後,司機可以大幅度改變路線,平臺卻無法檢測出異樣,並及時採取措施。

另外,只要司機獲得平臺認證,乘客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默認,這個司機是安全可靠的。然而實際上,網租車平臺對司機審核制度不夠嚴謹,導致很多不合格、甚至有不良記錄的人都能堂而皇之成為平臺司機。實際上,很多不法分子為司機提供造假、改名、改車牌的不法勾當,網租車平臺又沒有進一步應對措施,潛在安全威脅由此形成。

最後,平臺安全服務意識差,沒有應對突發事件的技術預備,更沒有處理緊急情況的預案。以樂清的事件為例,被害人的朋友收到死者求助後,曾多次於15時42分、16時、16時13分、16時28分、16時30分、16時36分、16時42分七次聯繫平臺,平臺給予的回覆卻是“安全專家將在1小時內回覆”,反過來想,如果平臺感受到異樣後,能夠及時行動,配合家屬協助警方,是否能夠避免這樣慘劇的發生?

滴滴順風車再傳噩耗,區塊鏈能否為共享經濟增加安全感?

區塊鏈能否拯救共享經濟?

犯罪嫌疑人明知在作案之後無法逃脫,卻還是難逃罪惡心理的驅使,鑽漏洞成功實施了犯罪行為。只能說,技術無法讓每顆人心迴歸淳樸善良,但技術能夠最大程度降低犯罪風向,挽救更多生命。

作為智能合約的受益者,99top交易所(www.99.top)認為,利用區塊鏈技術中的智能合約,結合導航系統,對路線進行控制,乘客一旦下單,司機必須按照合理規劃路線行駛,否則觸發平臺安全預警,最大程度對司機的行車路線進行約束。結合一鍵報警功能,公安部門能夠直接瞭解行程路線,方便出現突發事件,能夠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區塊鏈技術利用加密算法,保證乘客信息安全,除非乘客授權秘鑰,否則平臺和司機無法獲取乘客的姓名、電話等信息。

滴滴順風車再傳噩耗,區塊鏈能否為共享經濟增加安全感?

另外,此次慘案中,犯罪分子藉助假牌照妄圖逃避罪責。如果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公開、透明的特點,做到司機信息可追溯,車主再想造假也並不容易。司機信息上鍊之後,不僅僅是車主個人信息,連車輛信息都能夠清晰顯示,比如遺失車輛、報廢車輛,司機是否有違章記錄,是否有不良駕駛記錄等。一旦識別出司機有犯罪或暴力傾向,則無法註冊網約車平臺。

目前,滴滴也已經意識到區塊鏈對於網租車平臺的重要意義,發佈招聘公告,尋求區塊鏈專業人士。對廣大用戶來說,自然希望區塊鏈能夠提升安全性和平臺可靠性,如果區塊鏈技術得到應用,想必能夠帶動更大市場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