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為什麼漢人可以自稱臣,而滿人要自稱奴才?

“奴才”在當今社會是一種諷刺人的詞語。在現代人眼裡,稱奴才那是罵人的,說這個人沒有原則沒有氣節。在明朝包括明朝以前,大臣們統統是稱自己為臣;而只有太監才會稱自己為“奴才”,畢竟他們都是捱了一刀自才留在皇帝身邊,本身也是不男不女,一般沒什麼骨氣可言。

清朝時期,為什麼漢人可以自稱臣,而滿人要自稱奴才?

然而,在一些清宮劇中留意到,只有滿人或者被抬了旗的漢人才可以稱“奴才”,漢人只能稱自己為“臣”,這看來,在清朝,“奴才”似乎比“臣”更要體面一些,高貴一些。雖然大家都知道,臣比“奴才”好聽,但是在清朝就是這麼奇葩。

清朝時期,為什麼漢人可以自稱臣,而滿人要自稱奴才?

究其原因,我覺得有兩個:

一、分別於漢人。清朝時滿人建立的,清朝時,漢人對他們來說是外人,當時的統治者為了鞏固定自己的地位,對漢人非常的提防。滿清官員也是從骨子眼裡看不起漢人,朝廷多數官員反對重用漢人,反對滿漢通婚,甚至是皇上的寵妃如果是漢人,也不能位居高位,如果想位居高位,也得抬旗後才可。所以,這種稱呼也是滿族人為了區別於漢人,跟漢人劃分界限的一種方式。

清朝時期,為什麼漢人可以自稱臣,而滿人要自稱奴才?

二、親疏遠近之分。 清朝的時候,奴一般是指滿人的家奴,有隸屬關係的,而臣指滿人的朋友和漢臣。說白了就是“奴才”是自家人,“臣”是外人,把滿人當作自己的家人,於是把奴才,當作為人。也是,正因為這樣,奴才才顯得比臣更珍貴,哪怕人家只是下人,也是皇帝的下人。遠遠比外人更重要。就算滿清對漢人再怎麼好,那漢人也屬於外來人口,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

清朝時期,為什麼漢人可以自稱臣,而滿人要自稱奴才?

或許,這就是乾隆皇帝一直冷落紀曉嵐和劉羅鍋,而寵愛和珅的原因吧。畢竟不管漢人如何忠心,在滿清皇帝眼中也是外人,而滿人再怎麼無能,也是自己人。

清朝時期,為什麼漢人可以自稱臣,而滿人要自稱奴才?

更有趣的是,乾隆年間,出現過漢族大臣自稱“奴才”的事件。乾隆知道以後,當場就大罵漢臣,冒犯了“奴才”二字,還給予了懲罰。後來乾隆頒發了新規定,滿漢兩臣共同寫奏章的時候一起稱臣,目的就是寧願滿臣下降身份稱臣,也不允許漢人提高身份稱“奴才”。

清朝時期,為什麼漢人可以自稱臣,而滿人要自稱奴才?

正因為,這如此的憂慮,清朝皇帝也是非常警惕,始終堅持跟漢人劃清界限,用濃彩合成這種稱呼來分辨。雖然不讓漢人稱“奴才”,實際上也沒有多少漢人想喊,畢竟在漢人眼裡,“奴才”永遠是奴才。

清朝時期,為什麼漢人可以自稱臣,而滿人要自稱奴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