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故事:原來在諸葛亮出山之前,東吳已經有人提出了……

在三國故事中,諸葛亮一直是近乎神仙般的存在,魯迅先生,曾評價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為大智近若妖。他的一番隆中對更是被後世廣為流傳,當然,後來劉備的行動方針大致也跟隆中對中的計劃差不多。這也更體現了諸葛亮的先見之明。

三國故事:原來在諸葛亮出山之前,東吳已經有人提出了……

但其實在諸葛亮出山之前,曾經就有人給孫權現過相似計劃。它的提出者是魯肅,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到是他,對的,就是他。曾經有一次孫權和魯肅的單獨談話被流傳下來。但他的說詞跟隆中對有相似也有不同。

三國故事:原來在諸葛亮出山之前,東吳已經有人提出了……

當時魯肅說的是,漢室是已經衰微,已經扶不起來了,所以您就別匡扶漢室了,自立為王比價好。而且曹操勢力強大,一時半會兒也除不掉,所以你要牢牢地守住江東之地。當時魯肅說,等待時機,先擊敗劉表,然後進攻益州,拿下劉璋的地盤,這樣就可以和曹操劃江而治。然後就可以稱皇稱帝。這是魯肅版的隆中對。

三國故事:原來在諸葛亮出山之前,東吳已經有人提出了……

這個版本和諸葛亮的隆中對最大的相同點就是,都沒有提出要先滅曹操,都認為曹操是一時半會消滅不了的。而且都提出了荊州拿益州,和曹操劃江而治。但是從大體上來說,跟諸葛亮的隆中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三國故事:原來在諸葛亮出山之前,東吳已經有人提出了……

但是當時孫權並沒有採納,這並不是孫權沒有雄心,不虛心納諫,而是因為這時候孫權剛剛繼位,內部還是一團糟,所以他沒有閒暇功夫,也沒有能力控制住位內部勢力,所以才沒有實施魯肅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