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傾聽馬雲:暢談數字經濟和普惠全球化,沒談阿里和自己

世界上最聰明的腦袋,這幾天再次聚集在瑞士小鎮達沃斯。今年論壇的主題被定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全球架構”,希望為更加包容的全球化尋找嶄新的路徑。

儘管大咖雲集,但總有一些聲音是人們特別期待的。來自全球的企業家中,馬雲算是最令人期待的一位,他連續多年參加論壇,幾乎每場活動都爆滿。當地時間23日,馬雲開始了他的達沃斯時間,他雖然身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但他談論的話題從數字經濟到青年人如何成長,再到全球化面臨的難題,天馬行空,卻唯獨不談阿里巴巴。他在達沃斯的身份更像是一位“思想者”,而非“企業家”。

達沃斯傾聽馬雲:暢談數字經濟和普惠全球化,沒談阿里和自己

當地時間23日下午2點,一場與盧旺達總統卡加梅的對話,開啟了馬雲的達沃斯時間。這是兩人在3個月內的第二次見面,去年10月,卡加梅和馬雲在盧旺達共同開啟了非洲首個eWTP。卡加梅當時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說:“這是盧旺達顛覆性變革的機會,也將會是全非洲的機會!”

如今見到馬雲,卡加梅再次表達謝意:eWTP給當地年輕人和中小企業帶來了發展機會。過去,盧旺達農民賣咖啡豆一公斤收入只有8美元,現在通過電商平臺,把當地的優質咖啡賣給中國消費者,農民收入大大提高。

馬雲是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堅定倡導者。去年的達沃斯論壇上,全球陷入對“單邊主義”的恐慌,馬雲擲地有聲地力挺“自由貿易”。今天,在與卡加梅的對談中,馬雲依舊為全球貿化鼓與呼:“全球化本身是好的,現在的問題是全球化的普惠性不夠。我們該思考如何提升它,如何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年輕人參與進來。”

馬雲的思考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主編Zanny Minton Beddoes不停向他發問,希望從馬雲口中得到更多普惠全球化的方案。

達沃斯傾聽馬雲:暢談數字經濟和普惠全球化,沒談阿里和自己

雖然全球化不可阻擋,但新的擔憂籠罩在達沃斯——面對新一輪數字化浪潮,歐洲對數據流動過度監管,美國也開始反對信息流動。很多新興國家,可能因此錯失數字時代的發展機會,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鴻溝越拉越大。

在達沃斯這樣的觀點舞臺上,馬雲的表達直截了當,有時甚至很尖銳。但臺下的聽者,卻無法忽視他背後的深入思考。

“世界上有很多懷疑,但對我來說是機會。歐洲擔心太多,這種擔心本身讓我擔心。”馬雲直言,歐洲對數字技術擔憂過度。近年來,全球尤其是歐洲興起強化互聯網監管的浪潮,但馬雲認為現在過度強調監管為時尚早。

在論壇上,馬雲再次談到“紅旗法案”,英國曾為了馬車伕就業,讓汽車必須跟在馬車之後,這其實阻礙了行業發展。他坦言,自己每年和全球各國的政要會面,就是要確保各國政府不要制定數字時代的“紅旗法案”。

馬雲對包容式監管的態度,也代表了達沃斯論壇上許多科技界人士的共同看法。IBM首席執行官羅睿蘭週二也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每個政府都渴望進行監管,“然而我們所有人都面臨的風險就是過度反應。受傷害的是整個數字經濟”

“沒有人是明天的專家,有的都是對昨天的經驗。”23日下午,馬雲在達沃斯論壇與年輕創業者們交流時說,今天人們總是對很多事情充滿憂慮,當人們開始擔憂時,要看到機遇;當人們抱怨時,要去解決問題。

馬雲再次向世界展現他的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