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蟹”化身“软黄金”?蟹农都动了哪些小心机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水产前线”!做为一个比较热门的水产品,去年大闸蟹的表现显然不尽人意。时涨时跌的价格,尽显市场的脆弱,而被推向悬崖边的养蟹人,更是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蟹价悬崖式下跌,自己赔光了老本,陷入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虽然各地养殖户都是以亏居多,鲜有盈利,但就在市场萧条行情低迷的2018年,赚了钱的养殖户并非凤毛麟角,还是有的。

“白菜蟹”化身“软黄金”?蟹农都动了哪些小心机

人们常说“九雌十雄”,但就在这两个旺季,各地小一点规格的大闸蟹均卖出了9元、11元、13元的白菜价格,导致去年很多蟹农都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而在面对“白菜蟹”时,一些智慧的养蟹人却总有办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他们都有着一套专属于自己的养殖技巧和套路。在市场上,他们凭借着对大闸蟹养殖的独到理解和对市场的理性分析,最终将“白菜蟹”变为“软黄金”,有所盈利!

“白菜蟹”化身“软黄金”?蟹农都动了哪些小心机

而能够做到盈利的养殖户,其最基本要求就是把大闸蟹养好!和以往不同,在较为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蟹农们只有养出优质上等的大闸蟹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得以更好的生存。而那些能够把“白菜蟹”变得像“软黄金”一样赚钱的养殖户,多数都做到了这一点!

“白菜蟹”化身“软黄金”?蟹农都动了哪些小心机

而在大闸蟹养殖过程中,都说”养蟹先养水“,蟹农能不能养出高规格高质量的大闸蟹,主要得看水体环境的好坏!事实上,在大自然中大闸蟹适应能力较强,其本身也具有一定自净能力,比较好养活。但是当水体中的有机量过多,甚至超出大闸蟹所能承载的范围时,池塘的水环境势必恶化,所以还需养殖户去精心管理。

“白菜蟹”化身“软黄金”?蟹农都动了哪些小心机

而据业内的”养蟹大佬“介绍,在养殖初期多数养殖户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搞好池塘水质,只要”清淤消毒“即可,而忽视其他”养水“工作。事实上,”清淤解毒“只是”养水“的开胃小菜,移栽水草、移植螺丝、培育藻类、及时施肥、定期换水都是”养水“的重点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养出高规格高质量的好蟹,才能将”白菜蟹"变成“软黄金”,最终做到盈利!

“白菜蟹”化身“软黄金”?蟹农都动了哪些小心机

事实上,那些挣到钱的养殖户并没有什么小心机、会什么小技巧,都是认真对待的结果!

本文内容为笔者个人观点,各位看官们不喜轻喷!如有其他看法,也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笔者码字不易,看官们的每一次点赞、收藏、分享与关注都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