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智能貨代離我們還有多遠?

智能化家居、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辦公、智能化加工……處在這個時代,“智能技術”滲透到了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因此很多物流行業的人提出疑問:智能貨代或智能物流離我們有多遠?

「科技前沿」智能貨代離我們還有多遠?

其實、智能貨代雖然並沒有猛烈地撲面而來,但也快速滲透到了貨代領域當中,逐漸改善著物流行業的每個細節。比如去年成為行業年度新聞的青島無人碼頭。整個碼頭僅不到20人,就能輕鬆管理智能化設備,處理整個碼頭的貨物運輸和裝卸。不僅極大程度降低人工成本,效率還比之前更高。

如今,船公司安排船期和裝卸貨行程,很多也是通過智能技術實現的。智能化的優勢就在於更低成本把事情做得更完備周到。

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隻能貨代,很多年前就有人問我智能貨代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其實現在看來,我們已經開始一點點成為曾經感覺操作方面很高大上的那些群體,只要使用一款適合自己的貨代操作系統就能很大程度步入“智能化”的梯隊中。

就拿Skylog貨代軟件為例,使用Skylog和傳統貨代軟件的貨代公司之間,有非常大的差別。

擴展性

部署在局域網內,不易於日後企業擴張

部署在雲端,可以隨時增加分公司

協同工作

注重企業內部的工作流及不同 部門之間的協同。倉庫車隊、報關行和代理的相關數據只能人工採集並在客戶要求的時候才能提供。

滿足內部團隊協作的同時,更加註重同外部合作伙伴的在線協同。可以便捷地同主流即時通訊工具集成使用,完成對倉庫、車隊、報關行及海外代理的相關數據採集,無需人工輸入。系統自動根據進程向客戶推送最新動態。

升級成本

多數採用收費升級模式,同時升級的週期較長。有些軟件基本上是處於客戶沒有要求就不升級的被動狀態。

永久免費升級。任何用戶基於整個行業提出的共性需求,都會主動開發並免費升級給所有用戶使用,真正實現智慧的共享。

收費模式

用戶授權+服務費的模式,客戶一次性支出較高。

提供按票及按月收取服務費等多種靈活多變的收費模式,客戶可以靈活地根據自己當前的經營規模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收費模式。一次性支出成本大大降低。

數據安全

由於部署在局域網內的特性,導致安全級別遠遠低於雲服務器的安全性,更容易受到攻擊。同時數據只能通過定期人工備份的方式防止丟失。

通過雲技術的強大分散式部署能力,數據無需人工備份而是由多臺提供雲計算能力的服務器對數據進行多備份處理,即使一臺服務器失去處理能力,另外的服務器會立即介入,數據永遠不會丟失!

工作效率

全部需要操作員手動錄單,效率不高。

實現50%到80%的數據由系統自動採集完成,無需手動輸入。

賬務處理

一般採用同金蝶、用友等軟件開發接口的方式,無法真正解決數據同步處理的問題,只能簡單實現數據導入和憑證製作的功能。

自帶財務結算模塊,財務系統的任何操作都會反饋給業務系統。也可以根據開票、憑證、核銷等狀態來鎖定業務系統費用。企業的損益表等可以做到隨時準確查看,無需人工報表。同時管理費用等明細賬目也是一目瞭然!

跨平臺能力

不具備跨平臺能力。

可以在電腦、手機、平板上無縫切換,真正做到隨時隨地移動辦公。

硬件投入

企業需要自行購買服務器,而且需要一次性支出。

無需購買服務器,直接使用雲服務器,投入成本極低。

資源整合能力

基本上不具備整合行業資源能力。

輕鬆實現對倉庫、車隊、報關行、代理等外包服務商的資源整合。

智能貨代正在一點點的實現,這個趨勢來自於行業的方方面面,但我個人認為最值得期待的是貨代操作系統的迭代進步所帶來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