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教育」英文學術寫作入門(六)—組織文章結構

一、預備知識:參考書目,引用等

二、搭建框架:選題,抽象為研究課題,如何提出假設回應課題

三、開始寫作:主題句,段落結構、開頭結尾和編輯修改


1、蒐集數據和例證素材

將大綱變成詳細提綱。充實我們的提綱。

選擇引語:來源於二次文獻和一次文獻的引語。

二次文獻:引用別的學者的文章和書中智識框架,或分散的信息。

選擇:選擇相關的片段。避免引用太多或引用太少。

選擇最能概括文章的句子或詞組;可以使用概述和總結的方法(就是把書中表達相同的概念的內容總結陳述,一次全引出其位置,其餘部分換為更有趣的內容);用精讀的方法找出更多比喻描述的內容。

比喻描述的內容:具體、清晰、詳細(Qualify,Clarify,Specify)。尋找細節化、深入的描寫。微妙的細節更容易得高分。

2、列出詳細的提綱

列出跟論點相關的所有的文獻中的引用,然後對引用進行提煉,提煉成為不同的段落。

段落是支持主論點的各個分論點。

比如:某人不善於社交有疏離感。擴充為某人與朋友同事等社會型社交疏離,與家庭成員疏離,與自己內心疏離。

「少兒教育」英文學術寫作入門(六)—組織文章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