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亲身感悟:切莫盲目补习!孩子需要的是真正兴趣和做减法

一位曾在德国生活多年的妈妈,在儿子5岁那年,带着腹中的女儿,和家人一起回到了老家上海。

从此,她亲身体验了鸡血的中国式育儿,也留下了不少感悟。如果你读后有所共鸣,希望你还能从中得到一丝收获。

01 儿子初尝课外学习的甜头

初到上海,由于儿子从小在德国幼儿园打下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底子,学习表现不错。

父母除了支持孩子多读书以外,没有给他上过任何辅导班。

甚至,妈妈从来不知道他有什么作业、考试都考了些什么,因为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早已养成。

不料到了四年级,学校在数学考试卷里加了10分的附加题,只有学过奥数的同学才会做。孩子因此提出了想学奥数。

妈妈也开始着急了,奔波着为他找补习数学的老师。

虽然报名奥数没有成功,却也有幸遇到了一位循循善诱的补习班老师,有效地提高了儿子的解题能力。

小升初,孩子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数学老师告诉妈妈:"他的数学思维保护得很好,没有被奥数套路过的痕迹。"

这是妈妈第一次体验到了孩子课外补习的好处。

儿子五年级时,还报名了一个有点像"大语文"的综合辅导课,同时拓宽科学、音乐、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他试听了一次课就被老师讲的精彩内容所吸引,成了老师的粉丝。

因为喜欢,孩子学得非常好,后来的老师们对他的评价都是涉猎广泛、知识面宽。这也为孩子上了中学后自己写小说自娱自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孩子真正的兴趣,这样的课外学习确实是非常好的。

但很多时候,问题出在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总是多多益善,很容易陷入一种"贪得无厌"的状态,最后让补习渐渐脱离了初衷。

这位妈妈也不例外。

一位妈妈亲身感悟:切莫盲目补习!孩子需要的是真正兴趣和做减法

02 儿子迷上了打游戏

初尝"补课"的甜头,让妈妈毫不犹豫地将孩子送进了英语和数学的补习班,甚至还让儿子在初一时超前学习了初二的物理。

没想到的是,这次她急切做出的决定,不久之后换来的却是这样的恶果:

不仅几万元的英语、数学学费没有多少回报,而且由于提前学习了初二物理,儿子课也不好好听了,碰上不会做的题也不想问。

渐渐地,孩子开始懒得去搞懂问题。这样恶性循环下来,学习上的漏洞越来越大。

更让妈妈震惊的是,孩子还偷偷迷上了"王者荣耀",经常半夜打游戏。

为什么孩子会在这么多补习班的情况下还会迷恋游戏?

妈妈仔细分析原因时忽然发现:孩子的时间被排得好满,交流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

儿子上初一时,女儿刚上一年级,每天放学后妈妈送女儿去练网球到晚上7:30才回家,这段时间儿子都是一个人处理自己的生活的。

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玩起了游戏。

可能是因为孩子感到自己被忽略,在游戏中排解孤独;也可能孩子对补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出现问题也没有及时得到帮助,借助游戏消除苦闷。

一位妈妈亲身感悟:切莫盲目补习!孩子需要的是真正兴趣和做减法

03 反思之后,调整教育方式

父母经过反思,在儿子初二那年,停掉了他所有的补习。他们还刻意调整自己的时间,多与儿子待在一起。

妈妈把女儿送到网球场后就立即回家,在家里做好饭陪儿子吃饭后,再去球场接女儿。爸爸也尽量多腾出时间单独陪伴儿子,甚至专门去接送儿子,在路上陪儿子聊天。

儿子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渐渐脱离了游戏,开始步入正轨。

初二暑假,儿子回德国参加了北威州最好的一所私立学校的考试,顺利得到了Offer。

经过取舍,儿子还是选择了回到上海学习。初三这一年,他的表现有了明显的进步。

从儿子成长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之后,对于女儿的教育,父母做了这样的调整:

有些学习不要送到培训班,而是在日常中点滴积累,长线培养;

学会做减法,然后全力以赴。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是正确的。

一位妈妈亲身感悟:切莫盲目补习!孩子需要的是真正兴趣和做减法

04 培养阅读和语感,教女儿做减法

妈妈总结儿子的经历后惊觉:英语和语文是需要细水长流和慢慢积累的,是他们忽视了。

儿子小时候学英语,常常偷懒不做口头作业,但凭着小聪明和良好记忆力也能考得不错。

这让妈妈误以为英文不用管,平时没有培养他复习和积累词汇的习惯,更没有引导他多看英文原版书,错过了最轻松的积累期。

妈妈为此十分后悔和心痛。

轮到女儿时,妈妈开始注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地输入。经常陪女儿聊天,给女儿听中文和英文的儿歌,引导女儿看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的绘本。

女儿中文和英文的兴趣和语感就这样被培养起来了,上小学后同时喜欢上英文和中文的网课,能用两种语言自如地交流。

妈妈在培养女儿自主阅读的同时,也很好地养成了她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考习惯。

另外,女儿的爱好也很多:跳舞、画画、钢琴、唱歌、打网球,等等,妈妈让她每样都坚持一年以上后自己取舍。

女儿对兴趣进行了排序:网球的优先级最高,渐渐地把其他能删的都删了,最后全力以赴打网球。

一位妈妈亲身感悟:切莫盲目补习!孩子需要的是真正兴趣和做减法

05 真兴趣为孩子带来了好处

妈妈欣喜地看到,当孩子做自己真正兴趣的事情时,不但不会影响到学习,还会带来一种良好的状态。

女儿在球队里各项体能测试都是最差的,为了提升体能和速度,女儿主动坚持每天早上跳绳、跑楼梯,还打出了年龄组全市前8名的好成绩!

这种状态也延伸到孩子的学习中,让她学习变得更有效率。

刚上学时女儿做事节奏很拖,作业要做两个多小时。为了给打球留出时间,她写作业的速度越来越快,质量也越来越好。

同时,女儿还学会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每天花几分钟记忆3、5个单词或成语、诗歌,去网球场路上的时间用来听网课。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深切体会到,孩子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时,并不觉得辛苦。就像她女儿,高温酷暑下一遍遍地练习打网球她都不喊累,儿子也会为了自己喜欢的做模型、写小说而废寝忘食。

一位妈妈亲身感悟:切莫盲目补习!孩子需要的是真正兴趣和做减法

06 为什么我们要学会给孩子做减法?

心理学上有个叫做"非注意盲视"的现象,人们在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某件事上时,会忽视其他无关的信息。

同样地,如果一个人需要同时关注的信息太多,就没有办法做到全心全力,更多的时候是顾此失彼,甚至每一种信息最终都会成为匆匆路过的无效关注。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玩具超过5件的儿童,专注力水平低于玩具不足5件的儿童。

我们喜欢在孩子学习中强调一个又一个的重点,这样反而会造成一片片盲区。因为,太多的重点,其实就是没有重点。

于是,很多孩子背过重点后,可能短期内提了分,结果却是考完就忘,这也算是一种非注意盲视。

学会做减法,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让他能够集中精力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