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两代乡医路

我出生在青州市邵庄镇的一个小山村,父亲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据说年轻时勤劳美丽的母亲就是崇拜父亲的医术而嫁给了并不出众的父亲。父亲做赤脚医生的时候门诊设在村头的大队院子里,进门就闻到幽幽的中药香,药橱整整齐齐的抽屉里满满当当地存放着各色药材,大木桌上放着汞柱的血压计、体温计、老式的算盘。父亲的师傅刘爷爷和父亲对桌坐着,那时的医术传承就是靠师傅的手口相传,没有正规的学校教育。1985年国家的“医改元年”,这一年正式的把“赤脚医生”规范为“乡村医生”。那时年幼的我经常跟随父亲去村后的溪流边种植、收割草药,看他清洗、挑拣、翻晒、焙制。那时候西医的注射法并不盛行,药材也不丰富,很多民间的土方验方也在使用。父亲会取蟾酥,每年夏天父亲都会去溪流里抓蟾蜍取酥,回来小心翼翼地制“蛤蟆丸”,用于治疗疮痈疖肿效果非常好,曾经远销江苏等地,多年以后仍有人打听购买,但是自制药品没有资质生产,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时光流逝,父亲奔波在乡间的治病路上,无论天气如何,时间早晚,只要有人来,父亲总是第一时间前去问诊开方。一顿饭母亲热过两三次他还吃不上。年幼的我经常因为父亲出诊被反锁在家里。有一年大雪天,隔壁村的一位老人因为腿脚不便无法到诊所就诊,得到消息的父亲骑车前去问诊,路上摔了好几跤,回家后胸肋疼得不敢喘气,拍片发现肋骨断了两根,他自己服药止痛坚持上门服务直到老人康复。

经济改革开放了,心思活络的人都出门挣钱去了。卫生室从一个小院缩减为一间平房。父亲在卫生室的收入微乎其微,几乎不能负担家用。勤劳善良的母亲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农活和家务,默默支持着父亲的“事业”。国家对于执业资格有了规范的标准,对从业者进行培训和考核,大大提高了乡医的服务水平。父亲先后去益都中心医院、人民医院进修,并在青州卫生学校学习取得了“西医”专业的中专学历,1996 年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书”。那几年是学习和进步的时间,学成归来的父亲看病的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闻名而来的乡亲越来越多。2002年后父亲连年被评为“青州市优秀乡村医生”。与父亲同期的几个乡村医生也先后学成归来,一时乡村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可谓是一个事业小高潮。

1999年我参加中考,在父亲的影响下我报考了益都卫生学校,跟随父亲走上了从医之路。在我求学期间,乡村卫生所开始了“一体化管理”,所有的诊所归卫生院统一管理,乡医们负责基本的诊疗活动和预防保健工作。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工资,乡医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很多乡医都改行干其他工作了。很多村子的大队部宁愿把房子用于其他用途也不愿用作没啥产出的卫生所。就连一直热爱乡医事业的父亲也不得不去学习家电维修,利用业余时间贴补家用。2011 年,国家实施药物零加成,每个病人只收取6元的治疗费。农村诊所收入甚微。2010 年开始乡医们兼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有些许的公卫经费,但是因为广大农民对健康管理,医药保健的知识相对匮乏,建档工作困难重重。为了安排65岁老年人查体要挨家挨户地上门发放查体表,告知统一查体时间,注意事项,但是仍有好多人不能理解,不配合,甚至在电话随访时被当成骗子骂。曾经有个80岁的老奶奶血压高、血糖高,应该纳入管理,但是老人家耳背眼花,沟通困难。其家属极其不理解,打电话要么不接,要么开骂。上门随访门不开,隔门骂父亲是骗子,骗老人的钱。父亲忍着骂说:“你说我什么我都不计较,你让我给老人家测个血压血糖,你不建档也可以,老人家的身体不能不管理。”

经过长达半年的上门服务、卫生宣教,这一家全员建档,她家快人快语的儿媳妇出门就夸刘大夫好,把国家这么好的政策落实到她家。年近六旬的父亲就这样默默地工作在乡村卫生的第一线。

2003年我毕业了,在益都中心医院工作,先后从事神经外科、急诊科、中心ICU的护理工作,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2011年我通过事业编考试来到邵庄卫生院从事基层护理工作。工作的转变让我经历了一段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曾经的工作经验也似乎没啥用处。在我苦恼气馁的时候是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给我温暖,父亲辛勤工作的样子给我动力,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2013年邵庄的蔡大娘因为脑出血在中心医院治疗后转入我院,右侧肢体偏瘫,大小便失禁,因为长期输入甘露醇周围血管破坏严重,护理难度非常大。我给病人翻身拍背、皮肤护理和功能训练,并示范给同事和病人家属。一直到大娘出院后,有护理问题家属都会打电话问我。家属送来了感谢信感谢邵庄卫生院的服务周到。由此我发现了自己的工作价值,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要在这片土地上坚守一辈子,也更坚定了我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信念。

在这里,我看到了久病的老人不舍的住院治疗沧桑又无奈的脸;看到了留守儿童几个月不能洗澡,输液时怎么也擦不干净的小手;看到脱贫乍富后缺乏科学健康管理的中青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我也看到了国家对于基层卫生的重视,对于百姓健康的重视。治疗费用的控制,药物的零加成,尽量降低农民看病支出。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35岁以上妇女“两癌”筛查,孕产妇、0~6岁儿童建档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健康宣教督促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防病治病,提高科学认识。

邵庄卫生院也积极提高医疗水平和硬件设施。和上级医院组成“医联体”为急诊心脏病病人提供绿色通道。和山东武警总院联办,请著名的专家文教授来卫生院开展微创腰椎手术,为百姓提供方便。和潍坊人民医院联办职业病查体,解决辖区企业的燃眉之急。新上 CT、生化检测仪器等大型设备,让辖区群众享受低廉的费用,高效的医疗服务。我在邵庄卫生院工作以来,帮带年轻护士,严把护理安全质量关,提高护理质量,义务为贫困慢性病患者插尿管,鼻饲管30余人次,逐步提高居民满意度。

如今有着四十多年工龄的父亲在乡医的岗位上退休了,领上了退休金。35岁的我又在乡镇卫生院被推选为青州市政协委员,为医疗卫生界发声。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蓬勃生机,也在这个过程中修正错误,提高自己。我将带着父亲的希望继续行走在乡村医疗的道路上。我们坚信医改的不断完善会给我们的基层医疗卫生带来更美好的明天。(作者 刘尚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