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不得不防的幾個陷阱,聰明人也會栽

房地產是種特殊的商品,買賣有獨有的特點,當前的模式應該說更有利於賣方,買房人往往處於信息不對等、權利難維護的境地。只要不是投資客,多數人一輩子也買不了幾次房。所以買房這事,經驗永遠是欠缺的,買來永遠是不稱心的。筆者今天就分享幾點,希望對大家買房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買房不得不防的幾個陷阱,聰明人也會栽

1、買一樓院子夢,鏡中花水中月。

任銷售吹的天花亂墜,只要你買的不是別墅,不存在“院子”概念,一般小區的綠地都屬於公共綠地。開發商打擦邊球,種一點綠籬,砌一點景觀牆,沒有違背規劃,又給一樓業主充分的想象空間,等你拿了房,開開心心的圍成院子後,只要有人舉報到城管,那就是違章,隨後的麻煩可想而知。這種情況在多層,一般所謂的花園洋房,是重災區。劃重點,即使合同補充條款裡提到一樓對綠地“就近使用”,也無法改變公共綠地屬性,違建始終是違建。

買房不得不防的幾個陷阱,聰明人也會栽

某樓盤一樓違章圈建院子

2、房屋用途先搞清。

很多人疏忽於這一點,一般人能分的清楚住宅與公寓,但如果你買的是“公寓”,也需要格外小心。有些開發商會將商辦宣傳為公寓,同是商業類型有什麼區別呢?有,如房屋為商辦性質,房屋用途在購房合同中將會被列明為非住宅,設計完全不同。開發商往往通過廣告、樣板房“公寓”形象的狂轟濫炸,購房人很難察覺,等到交房後發現買的是辦公樓,作為居住使用有較大不便。而某些開發商為了滿足驗收又兌現承諾,往往採用通過驗收再改造通風管和上下水管設施,而由此又將產生更多的問題和隱患。

買房不得不防的幾個陷阱,聰明人也會栽

某辦公樓毛坯

3、房屋不是你想改,想改就能改。

很多奇葩戶型的房子將後期改造作為重要賣點。這一問題幾乎覆蓋別墅、多層、高層全部類型。可以說在設計之初,開發商已經埋下了這顆種子,往往也是通過擦邊球的方式通過審批,建出來的房子周邊總留些曖昧的、令人遐想的拓展空間。甚至於有些戶型,索性以改造後的效果為宣傳賣點,不改幾乎不能正常使用。這類房往往以“性價比”作為招牌,實際購買後要承擔改造的巨大風險。要知道,改變房屋結構、改變房屋外立面這些都是不被允許的。

買房不得不防的幾個陷阱,聰明人也會栽

違章搭建也不是中國大陸唯一特產

買房不得不防的幾個陷阱,聰明人也會栽

違建典型

4、買房不是買菜,萬事考慮在前。

很多買房人都說定房前,銷售熱情似火,交過定金,銷售立馬變臉,時不時拿協議出來嚇唬你。所以交定金前,要仔細考量盤算。注意,瀏覽售樓處公示的每件展板、材料,這至關重要。很多東西開發商並不願意放,是政府規定或者要求不得不公示,所以那種越是放的偏的,越是小的信息,越要去看。備案信息、不利因素提示、銷控表、合同範本、各類須知提醒,多讀多看多問多記,多留心眼不是壞事。

買房不得不防的幾個陷阱,聰明人也會栽

某樓盤公示現場

如果您覺得有幫助,還請關注點贊,將持續分享城市、房產小料,謝謝您的瀏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