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古代女子的守節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殉葬?

當年,偉大的詩人白居易,逼死了一代名妓關盼盼。關盼盼丈夫亡故後,自己守節一十五年誓不改嫁,獨守燕子樓,悼念亡夫,白居易聽聞此事之後,寫下了“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墳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一詩,用來諷刺關盼盼苟且偷生,不隨亡夫共赴黃泉。關盼盼不堪其辱,自盡了。

為什麼說古代女子的守節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殉葬?

後來的白居易或許是出於愧疚,託人將關盼盼的遺骸葬到了其亡夫張愔墓側。但這對於已死之人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呢?那麼,為什麼古代的男子都會要求女性守節,更甚者殉節呢?

大抵是對於當時的人而言,生前恩愛的兩夫妻,倘若丈夫不幸亡故,女子不悲痛欲絕、不去殉葬大概就是毫無良心,貞潔烈婦是可歌可泣的存在,苟且偷生便是不仁不義。

所以,在《儒林外史》中,恪守禮教的王秀才,在女兒公婆都要讓自己女兒活著的情況下,王秀才都強烈要求自己的女兒為女婿殉節。這是何等的迂腐又是何等的可悲。

為什麼說古代女子的守節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殉葬?

古代的社會,女子多半是男人的物品。所謂“婦者,服也”,所以,男子死後,女子作為男子的生前用品,殉節陪葬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後來,殉葬風氣改變,守節也就漸漸發生。直到宋朝“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提出之後,女子便再無自由可言。

皇帝要求臣子盡忠,男人便要女子守節。但是自宋開始的時代對於女子的要求是極為苛刻的。倘若一弱女子不幸遭遇男性暴徒,父兄丈夫、街坊鄰里不能救之,女子最好在受辱之前就自戕才好,這樣才能保全名節。倘若受辱之後仍然存活,便免不得遭人議論而肇事者卻是無人問津的。受害者反遭二次傷害,這種事發生在古代,女子多半也是活不成了,即使在現代,也是羞於與人啟齒的。

為什麼說古代女子的守節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殉葬?

男子喪偶,再娶是理所當然,女子喪偶,再嫁便是不知廉恥。男子,三妻四妾是天經地義,女子三番改嫁便是水性楊花。這種雙標在古代比比皆是,所以,男權社會就會對守節的女子大加讚揚,通過輿論把她架在高處下不來。而女子多半是沒有話語權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在當時的年代,女子只是被動地接受別人所灌輸給她的東西罷了。

崇禎拿著大劍,在清軍攻破皇城前,砍死了後宮所有的女眷,然後自掛於煤山東南枝。後世之人,多稱讚於崇禎的大義,可是那些后妃、公主們又何辜?

為什麼說古代女子的守節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殉葬?

男子守節,犧牲的卻是女性,這類人左右都不過是一個弱者。那一座座的貞節牌坊,背後都是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這從來都不是什麼值得歌頌的事情,這不過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殉葬——雖活猶死。

所以,別再拿貞節來綁架女性。我們譴責的應該是施暴者,而不是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