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白推崇的他为何终身难仕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心高气傲的李白见了孟浩然也不仅对其“不爱红颜爱松云”的风采心折,对其超然物外的气节推崇备止。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时称“孟襄阳”,与王维不但私交甚笃,文才更是相得益彰,史称“王孟”。虽得诗仙李白的推崇,孟浩然却也不是“只要松云不要官”的真隐士,四十岁时,数次游历洛阳,只因听说玄宗在洛阳,想求见入仕,唐时以拜访当朝权贵以求推荐做官为风气,李白也未能免俗,孟浩然遍谒权贵,与宰相张九龄亦交情不菲,但不知什么原因,总是不能被荐入仕,参加科举落第后,更是心灰意冷。

有一次孟浩然拜访王维,王维私自邀他到内署,正好唐玄宗来视察,孟浩然躲避不及,不顾大名士风度,钻到床下躲避,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报玄宗。玄宗听过孟洁然的大名,从床下请出这位大才子,孟浩然从床下爬出瞻仰龙颜,隐士之风荡然无存,场面当时确有些尴尬,玄宗打破尴尬场面,让他做诗以考究其才学,孟大诗人收拾了窘迫的心境,悉心把自己所做诗句一一诵出,大概是还没回过神来,居然诵出“不才明主弃”这样大煞风景的诗句,果然玄宗大为不悦“你不愿做官,又不是我不让你做,你为什么要冤枉我呢?”说完拂袖而去。

一个大大机会摆在孟浩然面前,被他一句诗搞砸了,早知如此,当初为什么要搞的那么高调不做官,连皇上都知道了,现在想做官也做不成了。孟浩然郁闷的回老家襄阳去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虽以布衣之身,孟浩然在襄阳依旧吃的开,与一帮名士日日酬唱,夜夜笙歌,尽显风流本色。

时任襄阳观察使的韩朝宗——就是李白求举荐时的吹捧的那位“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韩荊州,亦对孟浩然诗作大为赏识,约他一起到京城,想把他举荐给朝廷。

到了动身的那一天,孟浩然与一帮诗朋酒友喝酒喝到兴头上,山南海北侃的正嗨,也不管韩朝宗催促再三,不去了,朝朝宗大怒,自己赴京,再不提举荐的事了。不知孟浩然酒醒后后不后悔。

又一次入仕的机会破灭了,孟浩然彻底死了做官的心,终日吟诗作赋,做了隐士,居然活到八十几岁,背上长了毒疮,还与老朋友喝酒,结果毒发身亡,酒不但误了前程,还要了他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