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看《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時候,感覺看的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場特別的儀式。

首先是畫面構圖的強烈儀式感,無時不在的對稱效果,強迫症的偏執有木有。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而在這種極致的對稱中,不顯得古板,反倒美感爆棚。

有人稱該片的導演韋斯·安德森是作者導演,因為他會參與到整部電影的各個環節,尤其是美術、攝影、甚至是道具。就連片中的報紙內容,都是他親自撰寫的。我只想說,這樣的導演可以再來一打嗎?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然後是畫面比例的儀式感,80年代、60年代、30年代分別用了16:9、1.85:1、和1.37:1三種不同的寬高比。

在我第一次看到30年代故事的時候,濃縮的畫面讓我竟然傻傻的以為是不是按錯了什麼按鈕,胡亂調整了半天之後,倒回之前去看,才發現是畫面自身改變了。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而導演搞這麼多事,其實是為了講故事創造一個適合講故事的氛圍。因為他有好幾個故事要講。

講故事,更需要儀式感,那是時代的標誌。

第一個,小姑娘瞻仰作家遺像,通過閱讀一本書來看一個故事。小姑娘踏雪賞書。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第二個,書的作者向他的書迷講述他曾經遇到的故事。老作家在他自己書房裡講故事。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第三個,年老的門童先生向年輕作家講述他當年遇到的故事。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餐廳裡,說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在一起。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第四個,年輕的門童先生和大堂經理的經歷。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仔細想來,這幾個故事的講述方式,就像人類這些年的故事傳播史。

曾經的人們,面對面,講故事的人,聽故事的人,聲行並茂,情感和故事一起被演繹。

然後的人們,不是講給別人聽,而是寫出來,對著一張白紙,滔滔不絕。

後來的人們,拿著一本書,瞭解過去人們的故事

如今的我們,人手一個手機,就瞭解了全世界的故事。

一切都便利起來,但一切又似乎少了些什麼。不需要準備,也不需要成本,那種只屬於儀式感的尊重和感恩,也就沒了。

而人與人的關係,都變成了人與世界的關係。沒有情感的交互,只要接受或者拒絕就可以。

但當我們足夠便利到時間還剩下很多的時候,我們預備留著幹什麼呢?

我們給家裡添一束花,我們精心烹飪一道美食,我們花大量的時間打造一個漂亮的家,我們不遠萬里行走到他方……

其實我們還是需要儀式感的,因為只有生活的儀式感,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魅力。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其實,歷史也一樣需要儀式感,那是對經典的致敬和傳承

導演兼編劇韋斯·安德森在片尾寫道:靈感來源於茨威格的作品。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作為歐洲的重量級文學大師一直備受推崇,他的朋友中也不乏大師級別之人,從弗洛伊德到高爾基。

而茨威格的作品,其中好大一部分又是在為其他大師寫傳記,包括作家人物巴爾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荷爾德林、克萊斯特、尼采、卡薩諾瓦、斯湯達、托爾斯泰和歷史人物約瑟夫·福煦、瑪麗·安東內特等。

都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安德森就是最好的例子。瞭解過他過往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中遍佈大師的影子,有人甚至拿他跟特呂弗做比較。他自己也毫不諱言他對偶像們的致敬與推崇。

但他又能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固執的影像風格、詭奇的幽默風格、不讀書你就不會懂的隱喻風格、還有把大咖當配角使還能使出花的風格,他的影迷裡還有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當然還有蒂爾達·斯文頓、歐文·威爾遜等被他隨便蹂躪的影星。還是那句,這樣的導演來一打,可好?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