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文化怎麼就變成了道德綁架?也談談那場年會和“996”

歲末年初,正是辭舊迎新之時,各公司紛紛年終總結,開年會。經濟寒冬之下,微信、華為等公司的高額年終獎卻沒有出盡風頭,話題全被兩個公司搶走,一個是新東方年會上員工吐槽老闆,最終以老闆大手筆獎勵吐槽者12萬,而被人津津樂道;二是某互聯網企業年會上老闆吐槽員工,拋出996工作制、不會有食堂、取消固定團建費用等話題,該公司仍身處輿論漩渦,雖然官方鮮有回應,但批評之聲此起彼伏。

公司文化怎麼就變成了道德綁架?也談談那場年會和“996”

有人指責該老闆把一個應該激勵和鼓舞員工的好端端年會,生生開成立“鴻門宴”;還有人覺得這是“第一次有人把違法說的這麼清新脫俗”。

公司文化怎麼就變成了道德綁架?也談談那場年會和“996”

筆者當然沒有參加過有此公司年會,對於其高管在什麼語境和背景下提出上面的事項不慎瞭解,也不瞭解在座員工的真實感受。但覺得這一席話確實發自肺腑,在行業寒冬、共克時艱的大背景下無可厚非,並且據瞭解也並非強制性的推行996的要求。但是思前想後,始終覺得在年會這個場合提起這些東西是明顯的不合時宜,有道德綁架的嫌疑。

公司文化怎麼就變成了道德綁架?也談談那場年會和“996”

中國企業有兩種文化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一是加班文化,二是洗腦文化。當這兩種文化碰撞在一起,就會產可怕的現象:上班族的合法利益被長期踐踏,但卻在公司文化的洗腦下,被包裝成為理所當然、合情合理,甚至天經地義:我壓榨你,你還要誠惶誠恐,對公司表示五體投地的感激。

公司文化怎麼就變成了道德綁架?也談談那場年會和“996”

這樣的例子真的很多:

例一:

市面上的創業公司一抓一大把,只要有點資金,跟互聯網項目沾點邊的,都敢把自己叫做創業公司。這些公司幾乎都有一個通性:老闆常常對員工說,我們是創業公司,每個人都做很多,創業公司都是如此,很正常,大家都沒有加班費。

例二:

有些老闆整天把員工捧到一定的高度,把沒你不行、你是最好的掛在嘴邊,但“口實而心不惠”,實際上並沒給員工什麼好處,讓員工情意上過不去,鞠躬盡瘁地為老闆賣命。

例三:

有些老闆聽不得底下的抱怨,即是對公司的正常建議也給予藐視,更甚至認為這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吃我們的飯,砸我們的鍋”、“抱怨公司,又一直留在公司,這種人最可恨”。

當然更有甚者還有把員工洗腦成上班前呼天撼地表決心,業績不達標能狂抽自己耳光、穿制服跪地爬行,林林總總,實際上都是一樣,美其名曰狼性,實際上都是道德綁架。

公司文化怎麼就變成了道德綁架?也談談那場年會和“996”

一種企業文化的生長,需要有合適的土壤,如果只靠單向傳播,說的再冠冕堂皇也只不過是洗腦罷了,甚至無異於耍流氓。有些公司動不動就把華為、順豐、德邦搬出來,說別人的員工如何如何狼性,員工在面臨工作和家庭的兩難時如何取捨。但實際情況是,沒有大公司的命,卻得了大公司的狂想症,只想自己的員工有狼性,卻以喂兔子的方法飼養,選擇性的忽視華為、順豐、德邦的高工資和高福利,選擇性忽視今年華為中層員工高達7位數的年終獎。

公司文化怎麼就變成了道德綁架?也談談那場年會和“996”

有句話說得好:“當你沒有肉時,一定要讓員工聞到肉的味道,而且更重要的是,你還要讓員工最終能吃到肉。”而不應該是在沒有肉的時候,你卻傲慢的告訴大家,這也沒有,那也沒有,你們只配擁有更多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