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你的世界观,孩子才有希望!

更新你的世界观,孩子才有希望!

更新你的世界观,孩子才有希望!

”爸爸,未来是什么?“

”你说呢?“

”嗯,未来就是——

等我长大以后。“

更新你的世界观,孩子才有希望!

你有三个位朋友,他们分别叫“过去”、“现在”和“未来”。

有一天,你打算尝试一件事,于是就找到这三位朋友商量,希望听听他们的意见。

听了你的想法之后,“过去”先发言了:你说的这件事情以前可没有人做过,太不保险了吧。

听了“过去”的意见,“现在”有些犹豫:试一试也许可以。但是大哥说的有道理,那么多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这样稳妥一些。

尽管大哥和二哥都是这个意见,“未来”还是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要我说,路还不都是人走出来的,老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有什么意思。

听了他们三人的话,你会更倾向谁的建议呢?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在做出选择时,更喜欢依赖于过往的经验和当下的情境。

换句话说,人们可能更喜欢相信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可能对看不见的未来至少保持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忽视“过去”和“现在”。

与之相反,对“过去”和“现在”的有效思考和行动,将会帮助我们更清晰地预见、把握和适应未来

更新你的世界观,孩子才有希望!

我们常常提及的鼠目寸光,正是不能有效思考“过去”和“现在”,无法判断“未来”造成的。

事实上,当你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兄弟高谈阔论之后,你所作出的任何选择,正是基于你对这个世界的判断生成的,你可以把它称之为“世界观”。

如果说我们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历程相比现在进展缓慢,所以很多过去的“经验”用在今天或者未来并未过期。

更新你的世界观,孩子才有希望!

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发展将会加速,你所持有的“经验”很可能被颠覆。

更新你的世界观,孩子才有希望!

不仅如此,仔细想想,你所认为的“现在”其实永远只是时间轴上的那一分,那一秒,甚至更短。

这一分一秒瞬间就凝结成了“过去”,而“未来”永远向你扑面而来。

更新你的世界观,孩子才有希望!

所以,你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

“过去”都成为了历史,“现在”却短的可怜,只有“未来”永无止境,我们应该将观察世界的眼光定格在哪里呢

想来想去,只有基于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和行动,预见并相信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未雨绸缪,恐怕才是最佳的策略。

这就好像你是生活在广袤海洋中鱼群里的一只小鱼。

如果你的眼睛永远只盯着在你面前窜来窜去的小鱼,跟着他们随波逐流,东游西窜,而不放眼未来,你很可能就此沉沦在鱼群之中,找不着北。

要想做一只充满勇气与智慧的小鱼,你必须利用有限的“现在”,不停地思考“过去”和“未来”,未雨绸缪,才不至于漫无目的地游在鱼群之中,突然遭遇被大鱼猎杀的下场。

回望过去,思考当下,就是为了不停地更新我们关于未来的世界观。

更新你的世界观,孩子才有希望!

好了,啰嗦了这么多,我们言归正传。

无论你是鱼爸还是鱼妈,你和孩子都会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面临与未来有关的教育的选择

假使你告诉依偎在你身边的孩子:鱼群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你跟着游就行了。

那么,孩子的眼睛很可能就会被眼前这些做着杂乱无章运动的鱼群所蒙蔽。

后来,突然有一天你告诉孩子:一只叫思思的鱼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它找到了一个更适合鱼群生活的地方,邀请我们过去。

在你和孩子踏上新的征程的时候,你们的世界观正在ing

直到你们来到了那片新的水域,你和孩子惊呼: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生活。

……。

更新你的世界观,孩子才有希望!

毫无疑问,站在“现在”,对比“过去”和“未来”,你会发现尽管“过去”一成不变,但“未来”可期的变革已经开始加速。

如果你的小鱼宝宝现在只有1岁,25年之后,他会参与到一个怎样的未来呢?

故事讲到这里,当你和“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兄弟讨论到孩子教育的问题时,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更相信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