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覺人生不圓滿,不如讀讀曾國藩

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大多為世人所欽佩,但往往能夠模仿的卻很少,比如我們無法擁有蓋茨和喬布斯的天賦,也無法擁有馬雲的機遇和李嘉誠的判斷力,自然複製不了他們的成功。

但唯有一人,我們可以欽佩的同時,也可以學習,這個人,就是曾國藩。

若覺人生不圓滿,不如讀讀曾國藩

李嘉誠曾說:聽他兩句話,足以學會做人做事。白巖松說:他暴露了中國人複雜的人性。

馬雲則認為:讀懂了他,何愁不成功?

曾國藩一生的與天賦和悟性都沒有關係,因為,他在那個時代的標準下,他是一個“笨人”。

30歲以前,他曾笨得連一首詩都背不好,卻靠著守拙二字,克服了懶惰和平庸,被譽為“千古一完人”。

30歲以後,他曾受盡職場上的排擠和冷眼,卻靠著格局二字,改變了自己的性格,培養出絕高情商。

他參加了6次科舉考試,沒有一次成功。

梁啟超說曾國藩“在並時諸賢中稱最鈍拙”,包括他自己也說自己“餘性愚鈍”

更值得悲天憫人的是他30歲患耳鳴,35歲得皮膚病,36歲患眼疾,晚年幾近失明,連年受病痛、失眠折磨。

-------------------------------------------------

有這麼一個笑話:

一日,有個盜賊碰巧撞見曾國藩在背書,只能先躲到床底下藏著,可沒想到大半夜過去了,曾國藩仍是背得磕磕絆絆。

盜賊在床底下聽得焦慮萬分,實在忍無可忍,衝出來對曾國藩咬牙說:

“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

--------------------------------------------------

若覺人生不圓滿,不如讀讀曾國藩

可這一切,並沒有讓他低頭,他帶著一股傻勁兒,不斷地自律者,鞭策著自己。他的箴言是“不日進,就日退“。他堅持早起讀書,堅持寫字,僅僅一年就能寫下60萬字。即使到了行動不便的時候,依舊沒有停止。

所謂,真正的自由來自於自律。最後在堅持自律之下,他在第7次參加科舉時,中了秀才。

有些人,會放棄,有些人會笑話他,有些人會覺得,這種范進中舉的讀書方式不可取。可是,他後來,在自己的從政生涯中,打破了常人的一些看法。

當官後,曾國藩十年內居然連升7級,打破了清朝職場許多記錄:

比如,他43歲建湘軍又比如,他55歲建江南製造總局再比如,他61歲提出在美國設立“中國留學生事務所”

憑著的就是“守拙”的韌性。他開啟了自己開掛的人生。

若覺人生不圓滿,不如讀讀曾國藩

庸庸碌碌的過,是一生;朝著目標堅守下去,失敗了,也是一生;朝著目標和堅定的念力堅持下去,同樣是一生。只是看你選擇怎樣的方式去直麵人生而已。

最後,有些人,名垂青史了,有些人遺臭萬年了,有些人,只是生命的匆匆過客。曾國藩,用自己的一輩子證明了,一個資質平平的人,不斷洗練自己的見識和本領,就足以成為非凡之人。

他“笨”,但他卻擁有大智慧,看人看事,他一針見血,堪稱段子手,他說: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古今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古今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怪不得他成了人人佩服的近代大咖,讓毛澤東、梁啟超、蔣介石都成了他的頭號粉絲。

只有讀懂曾國藩,你才能知道強大的敵人不可怕,別人的質疑也不可怕,最重要的是:
“不與所處的世界作對抗,一步一步地洗練自己的內心,用天下之至柔勝天下之至堅。”
若覺人生不圓滿,不如讀讀曾國藩

他也堅信,一個品行好內外兼修的人,遠勝於做大官,只有自己通達了,才能兼濟天下,也就是所謂的內聖,才能外王,自己修煉好了,才能去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通達之後,如果條件不允許,那也要獨善其身(修煉好自身)

他對子孫後代的教誨也值得思考:

決定成敗的,不在高出,在窪處,不在隆處,在平處。

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之處,耐得住煩。

古人云:富不過三代,但曾家在曾國藩的影響下,曾國藩家族10代內出了200個人才,覆蓋數學家、藝術家、教育家林林種種,無一敗家子。

在各種先天條件不足,屢次科舉未成,但勤於自律,通過不斷修行,最終成就了一代大咖,而我們,又何必再感嘆生活的許多不圓滿呢?正如最近流行的一句話:我們今天的水逆,一定是昨天犯下的懶。共勉之。

若覺人生不圓滿,不如讀讀曾國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