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聊聊2018年我的一笔失败的投资以及总结

2018年的一笔亏损最大的持仓

在过去的2018年,虽然在大方向上没有出现什么差错,但是2018年我并不是每一笔投资都非常顺利。

在上一年的投资里,有一只股票让我产生了最大幅度的亏损,叫浙江美大。

这个个股是我年初18块附近买入,现在跌到了10块左右,跌幅高达44%。


给大家聊聊2018年我的一笔失败的投资以及总结


从基本面来看,企业在房地产下滑的情况下算是保持着一定的增长,增长方面跟我的增速预期虽然有一定出入。


给大家聊聊2018年我的一笔失败的投资以及总结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季度累积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虽然依然不低,但主要是前两个季度贡献,单独的第三季度增速其实是有着明显的下滑

而在那时候,18块的浙江美大在年中的时候估值达到了34PE,这种PE背后所对应的增长预期则是达到了40%以上。

所以当3季度的利润增长不及预期的情况下,迎面而来就是一轮估值的疯狂杀跌,当下浙江美大的PE是17倍,可以说这里面杀的都是估值


给大家聊聊2018年我的一笔失败的投资以及总结


这就是个股投资尤其是成长股投资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成长陷阱。(友情提示下,浙江美大这个个股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讲都非常考验承受能力,所以我个人并不推荐大家购买)

成长陷阱

个股的投资比指数要难的地方,是在于个股投资更考验投资者的商业洞察力。

由于个股的长远增长本质主要由基本面来推动,因此个股的投资本身就是包含着对这个企业未来的基本面走向的预期,最终落实到这个企业的利润增长或者ROE的水平。

成长股投资中,由于要支撑高估值,所以对企业的盈利能否高速增长的判断就是这种股票投资中的关键

当时我对浙江美大有三个核心投资逻辑,一是房地产市场虽然停滞,但集成灶品类占整体份额少,所以空间是在的。二是浙江美大在集成灶这个细分品类中已经是龙头,并且传统抽油烟机的强者老板方太美的都因为路径依赖而不好调整,所以竞争环境相对良好。

目前来看,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对房地产市场的评估偏乐观

由于浙江美大的主要客户还是大家庭,并且三四线城市的布局更广泛,而今年三四线城市在下半年由于棚改停滞,所以带来的影响是比较明显。

也就是原来的投资逻辑被证伪了。

防患于未然

大家看到我分析到这里,应该能感受到个股投资背后的难度,一旦你整套投资逻辑里有一个小环节出现了预期外的问题,那么带来的后果就会是打击性。

所以,即使我对平安、银行、中建、格力这些企业非常有信心,但是我都不建议大家重仓某一个,这是投资当中最最重要的一点。

我在浙江美大上虽然栽了大跟斗,但这个个股占了我整体的仓位比重只有4%,整体对我今年利润侵蚀大概就是1.5%左右,并不至于伤根动骨。

之所以能控制住这个整体亏损,同样是来源于对高估值的厌恶,让我不想投放太大比例的资产进去

这就是我经常提到的赔率和胜率的问题。


给大家聊聊2018年我的一笔失败的投资以及总结


大家可以看到,不同占比下,不同幅度的跌幅对总资产的影响都是很不同。

当初买浙江美大的时候,我心中的预期跌幅大概是30%(单纯考虑较高估值下的情绪波动杀跌),所以实际给到这个股票的份额并不高。

我们每一笔的投资,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这笔投资可以赚多少钱,而是这笔投资真亏损起来,可能会跌多少?而自己又能承受多大的跌幅?

在这基础上,再结合上表,就可以大概得出这笔投资你愿意配置的比例。

低估和分散,两条腿

同样,通过浙江美大这个案例,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老严迟迟不敢给大家推荐买入消费、白酒这些明星行业指数,以及创业板这种历史估值底部绝对估值却不低的指数。

我在踩到这个浙江美大这个大雷的背后,也因为高估值躲开了无数的雷,比如曾经的蓝色光标、长城汽车等。

每一次躲开这些雷之后,回头看我都心有余悸。

所以,对于一些高估值的品种,我是抱着宁错过不杀错的心态,拒绝买入。当然,低估的品种也确实会存在价值陷阱的可能,但是价值陷阱更多存在于行业指数和个股,而非宽基指数。

所以,我对大家的建议一直以来都是尽可能配置更多宽基指数,适量配置一些行业指数,尽可能少配置个股。

而对于个股的配置思路,一定要遵循下面这个基本思路。


给大家聊聊2018年我的一笔失败的投资以及总结


投资之前把这三步想清楚,做好了,那么你的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就会非常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