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臺背景論 還有沒有意義?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說到選擇P2P平臺的標準,背景一直是重要參考指標。

P2P平臺背景論 還有沒有意義?

P2P在國內如火如荼發展的十餘年間,各路資本都想分一杯羹,其中不乏一些以直接設立平臺或者入股的方式參與進來的案例,這些入場的企業也就成了平臺的背景。

雷潮出現後,投資人信心受到打擊,流動性危機現在也沒有完全化解。對於還堅守在P2P行業的投資人來說,今後選擇平臺還會是個技術活。

如果平臺遭遇不幸出現問題,背後的爹是否會給予幫助?能夠提供多少“彈藥”?背景論有沒有意義?我們今天討論一下。

以兩家大家熟知的平臺作為案例:

1、錢包金融

A股上市公司奧馬電器從2015年開始轉型互金,近幾年也一直在擴張互金板塊,除冰箱業務外,金融已經是主營業務。

錢包金融是奧馬電器旗下平臺,自從8月份平臺出現兌付危機以來,奧馬電器一直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予以幫助,但是收效甚微。

錢包金融出現問題之後,奧馬電器實控人趙國棟簽署了個人保證函,承諾以個人全部資產作為擔保。

趙國棟曾希望通過向廣投資管轉讓5%以上股份或對應權益的方式幫平臺度過危機,但最終交易破產,接盤方變成中山市國資委旗下的中山金控。而交易完成後,趙國棟可能會失去奧馬電器的控制權。

P2P平臺背景論 還有沒有意義?

雖然奧馬電器在做努力,但上市公司自身的日子也不好過,公司銀行賬戶被凍結、大股東持股被凍結、多位高管辭職、復牌後連續跌停等等。

而業績方面,趙國棟更青睞的金融板塊也沒能帶來相應的利潤。根據今年三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收22.45億元,同比增長17.03%,淨利潤542萬元,同比減少95.18%。公司預計,冰箱業務盈利穩定,金融科技業務盈利有所下滑。

根據網傳的資料,我們推算錢包金融展期至今回款金額有1.5億左右,在問題平臺裡還算可以。

後續的兌付情況如何,可能要看借款方和股東等各方的進展。

2、熊貓金庫、銀湖網

銀湖網是A股上市公司熊貓金控旗下平臺,熊貓金庫曾經也是,目前已被剝離。

和奧馬電器相似的是,熊貓金控也是半路轉型,從煙花轉向互金。

兩家平臺出現兌付危機之後,熊貓金控同樣沒有甩鍋,一直在盡力解決問題。

熊貓金控實控人趙偉平在不久前針對熊貓金庫簽署了無限連帶責任擔保協議,其中包括8億的某農村商業銀行股權和10億的黑龍江探礦權,共價值18億。

雖然這個擔保只針對熊貓金庫,但對銀湖網來說同樣是一大利好。

最近熊貓金控也發佈了第三季度財報,目前公司包括賬戶資金、應收帳款、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等在內的資產總計10.06億。第三季度淨利潤為-2633.86萬,而第一、二季度的淨利潤分別是1306.28萬和302.88萬,業績受雷潮影響很嚴重。

可以看出,上述兩家上市公司都在通過各種辦法解決問題,沒有推卸責任。

從這個角度來看,背景似乎是有價值的。

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爹都會負責。

P2P平臺背景論 還有沒有意義?

“親爹/乾爹甩鍋的遍地都是,承擔責任的才是稀奇。”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所以,股東實力是一個很微妙的事情,股東負不負責,一方面可能在於投資人的動作,另一方面或許在於責任心。

雖然監管要求平臺作為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但因為信息不對稱等歷史遺留問題,這一點並不是那麼好解決。投資人作為相對知情少的一方,找平臺和股東解決兌付問題是人之常情,只不過一定要保持理性,讓借款人及時還錢才是最重要的。

回到今天的主題,背景論到底有沒有意義?

我們覺得沒有標準答案,如果說沒有價值,或許上述兩家甚至更多平臺現在已經撐不住了,而如果說有價值,那麼那些甩鍋的“爹”呢?

監管層對此也曾提出了“壓實網貸平臺的股東連帶責任”的監管要求,或許能一定程度上解決股東甩鍋的問題,這對投資人來說也是一種保護。

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大家對平臺的背景也會有更理性的認識,“唯背景論”,“閉眼投”可能會失去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