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樓市大局已定,三大派專家齊喊話,該不該買房明確了?

今年的樓市經歷似乎是一個先揚後抑、由盛轉衰的過程,上半年還在搖號排隊搶著買房,下半年開發商史無前例的降價促銷卻換來購房者愛答不理的觀望情緒,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房價下跌。臨近年底對明年樓市的走向預測之聲越來越多,在這個樓市信息透明又混亂的時代,當然不缺媒體和專家(包括偽專家)跳出來發表觀點,有人唱好有人唱衰有人保持中立維穩,這讓本就焦慮該不該出手買房的購房者,更加看不清今後的樓市走向。

在房產信息混沌的當下,對於未來房價的走勢,各大專家、學者們都有各自的看法,上述提到了三大派系專家,先來看一下大佬們都發表過哪些真知灼見。

2019年樓市大局已定,三大派專家齊喊話,該不該買房明確了?

1.經濟學家馬光遠

唱跌派不止有我們熟知的預測“八年後房價如蔥”的馬雲,還有屢次直言不諱的馬光遠。他認為,從現在起到明年4月份半年時間,不論調控是否有變,房產降溫大局已定,房價跌幅在20%-30%,有望跌回2016年末水平。原因很簡單,在歷經2年的樓市調整後,房住不炒的定位始終堅定不移,並且今後也不會放鬆,當需求被遏制住,炒房無路可走,中國本輪快速上漲週期就即將宣告結束,房價再上漲反彈的動力衰竭,樓市預期已發生實質性扭轉。

2.地產大佬潘石屹

與馬光遠發表的言論不謀而合的還有潘石屹,他在最近的一次活動中提到,中國房地產的市值目前是65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是450萬億,超過美國、歐盟與日本的總和,而與66.5萬億人民幣的國有總資產相比,竟然差了7倍。對此他問出大家心中的疑問:是中國房價高了還是國有資產少了呢?中國房地產到底有沒有泡泡,他沒有給出論斷,潘石屹嘴裡的高房價遇上目前逐漸趨冷的樓市,下跌是大勢所趨,只是時間問題。

2019年樓市大局已定,三大派專家齊喊話,該不該買房明確了?

3.經濟學家、北師大房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

董藩就不贊同上述二位的觀點,時至今日他還認為馬光遠提到的“房地產上漲動力衰竭”是不對的,認為房價太高、有泡泡是全民性的錯誤認識,因為他們沒有搞懂房地產商品的特殊性和房價運行的規律。董藩呼籲目前最有力的救市措施就是放開房地產市場管制,放開後房價不再下跌,各種維權事件就會大大減少,更重要的是建材、裝修等連鎖行業也都會被拉動起來;房價不跌,銀行也才敢放貸,同時就業壓力也會隨之減少,總之,房地產才是最大的實體經濟,沒有房地產救不了中國。

4. 原國家發改委、城鎮中心主任李鐵

與董藩有相似的看法,不過李鐵的觀點柔和很多,他認為持續兩年的樓市調控已經把投機炒房者打擊殆盡了,未來真的沒有必要放大調整繼續遏制投機行為了,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仍然是巨大的,只有房地產才能拉動經濟帶動內需。他更建議叫停限價,因為這會讓開發商利潤大減,挫傷他們拿地的積極性,不利於樓市健康穩定發展。

2019年樓市大局已定,三大派專家齊喊話,該不該買房明確了?

5.資深房產評論人劉光宇

對於董藩等專家的觀點,劉光宇給出了一個貼切的評價:作為專家學者怎麼能繼續縱容這種稍微有點良知的人都知道不應該支持的做法呢?就好比是人犯了毒癮,你不是去規勸想辦法如何摒棄這種癮,反而去縱容,把這種不合理給合理化。房產固然對經濟增長作用巨大,但其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所以我們才提出房住不炒的新定位,不僅是為民生,也是為防範風險。他認為,房價在調控下,既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而是穩定為本。

所以大部分剛需購房者完全沒必要緊張或是迷茫,回到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明年該不該買房呢?諸葛找房小編在之前文章中就說過,明年樓市或會迎來“三降”:二手房成交量繼續下降、新房降價忙促銷、首套房貸利率大概率下降,對剛需來說應該是極大的利好。有資格又有錢的還是可以買,並且選擇對的區域,無需顧慮價格,即便是房價降了你的房子也不會有什麼損失,畢竟等待也是不小的成本,對於買房需求不那麼強烈的,或許可以等到明年首套房貸利率迴歸基準水平後再出手。

房產市場本身不存在什麼對錯,但購房者的心態要擺正。買房本身也不需要揹負太多負擔,量力而行、因人而異,要知道人生不止是房子,還有詩和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