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我們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有意無意地通過自己的行為和榜樣來傳遞我們的人生價值觀,在孩子們十二歲開始反叛之前,他們跟父母一定是有樣學樣的。我們很難發現一個斤斤計較的家庭裡能夠走出胸懷博大的孩子,也很難在一個世俗的家庭裡發現一個高雅和清純的孩子!

——俞敏洪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發生在每一位做父母的人身上,不光是我們普通人,還有電視上經常看到的明星,口口相傳的名人,他們也沒法逃脫孩子的教育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俞敏洪對於孩子教育有怎樣不同的見解吧!

1父母的心平氣和,

是孩子成長的最大養分


我們往往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但俞敏洪覺得這是不可比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就像一棵獨立的樹,全世界每棵樹長成一樣的時候,這個世界的光輝就沒有了。 


俞敏洪: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這樣說來,家庭教育既難,又不難。前兩天讀到一篇文章《父母的心平氣和是孩子成長的最大養分》。父母的情緒如果陰晴不定,或者定的規矩反覆無常,或者隨著自己的情緒教育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定無所依從,他搞不清楚父母到底想要什麼,也搞不清自己怎樣去迎合父母的脾氣。這種脾氣上的反覆無常,我在太多的父母身上都見過。 

如果父母們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候都能平心靜氣地、充滿理性地跟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的話,那麼孩子就一定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困難、挫折和失敗;就知道什麼規矩是該守的,什麼東西是可以自己做主的。這樣,孩子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就會養成一種特別好的心靈習慣。 


俞敏洪: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再說到規矩,我們好像總在說孩子不守規矩這件事,其實一個規矩只要放在那兒不變的話,孩子們一般都會一直遵循下去的。 

比如,從上小學的第一天開始,俞敏洪母親就對他有一個要求:每天早上起來必須把被子疊好,把全家的地掃完才能去上學。

這個規矩一直到他18歲上大學都沒變過,他也一直好好地遵守著,它直接帶給他一個結果:上了大學看到笤帚,手就癢癢。這還帶來一個好處——大學的同學都認為他比較勤奮,比較喜歡為同學服務,甚至做新東方的時候,大家也都認為他是一個不錯的人,好些同學都投奔他一起做事業!


俞敏洪: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2叛逆期之前,

孩子對父母一定是有樣學樣


家庭教育的第二個要素便是家長要為孩子付出時間。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研:

發大水了,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電腦和小狗等九樣人或物放在船上,船承載不起了,要扔掉很多人和東西,只留三樣。調查結果是:媽媽百分之百被留了下來,再接下來有爺爺、奶奶,還有電腦和狗,唯獨爸爸最少,只有約20%的孩子選了爸爸。


事實上,孩子的成長是父母兩個人帶來的結果,靠母親一個人是完不成這件事情的。但現在媽媽的角色更加重要,原因很簡單,父親必須更多地在外打拼。然而父親也有父親的作用,俞敏洪到今天才意識到父親對他的一些影響。

俞敏洪的父親是一個很有名的木工,周圍有人造房子,一定會請他做房梁。父親分得很清楚,凡是那種辛辛苦苦攢了很多年錢才造得起房子的人,他分文不取,但那種有錢的人,他是一定要收錢的。這樣,他從小就學會了什麼叫幫助窮人。 


俞敏洪: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第二個影響是他做事情的方式。每次他幫人造完房子,人家沒用的亂磚爛瓦他都撿回來放在院子裡,放著放著就有了一大堆。有一天,他帶著三個徒弟用這些磚瓦造成了一座特別漂亮的房子。

這件事到現在還影響著俞敏洪,就像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你如果只是撿磚撿瓦,什麼目的也沒有,那就是一堆廢物,如果造成了一棟房子,那就成了一種有目的的生活。


俞敏洪: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我們每一天如果都是無意識地去過,人的一生也就是三萬天吧,我們也就只是撿了三萬塊的爛磚。其實,你每一天都應該為人生的一種完整的狀態去努力,教育的每一天也一樣,也是為了孩子未來的狀態更完美去努力。  

我們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有意無意地通過自己的行為和榜樣來傳遞我們的人生價值觀。

在孩子們十二歲開始反叛之前,他們跟父母一定是有樣學樣的。我們很難發現一個斤斤計較的家庭裡能夠走出胸懷博大的孩子,也很難在一個世俗的家庭裡發現一個高雅和清純的孩子。

3把有質量的時間留給孩子


再有,我們與孩子在一起,要花有質量的時間。

有質量的時間是什麼概念?要把時間花在對他們進行心情教育和性情教育上,心情教育是給他們健康快樂的個性、積極向上的態度,而性情教育是讓他們有寬闊的胸懷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我一直認為這比知識傳授要重要很多。


其中包括:真誠高尚的人格,開朗豁達的個性,勤奮向上的態度,獨立勇敢的精神,敢於吃苦的習慣,不怕失敗的心理,善於交流的能力,寬容大度的處世,終身依賴的技能。

一個孩子如果能把以上東西處理好的話,即使在班裡是最後一名,我也不認為這個孩子沒出息。

可是,今天我們在學校裡培養的東西只是最後一條,即終身依賴的技能。我們從小學學到大學畢業,不就為了找一份好工作嗎?但是找到好工作並不是完整人生的全部,前面幾條都要完成,才是一個完善的人。


4中國教育的大問題

是家長、學校和社會缺乏共識


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家長、社會和教育界對於教育沒有一致的看法。  

俞敏洪曾經專門跑到日本的小學、幼兒園門口去看,有多少家長是開著車來送孩子上學的,有多少家長是幫著背書包的,又有多少是抱過來的?幾乎沒有。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幼兒園會給孩子們洗冷水澡。


俞敏洪: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俞敏洪問:“洗涼水澡孩子感冒了怎麼辦?家長不會罵你們嗎?”不會,家長會把洗澡感冒的孩子領走,說一句:“對不起,是我沒有把孩子培養好,體質不行,回去繼續培養直到洗冷水澡不感冒了再來。”

日本基本沒出現過家長與學校吵架的事情,全社會的教育理念是趨同的。

國外學校經常有一些戶外活動,每次活動前,學校都會給家長一份生死協議書,因為真的出過事。一次雪崩,一個班的孩子都沒回來,但學校一點責任沒有,也沒有家長到學校鬧,校門口只會出現一些白花。


俞敏洪: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現在中國的很多學校連春遊、秋遊都取消了,更冒險的活動就別提了,孩子們在校園裡跑都不允許,因為怕孩子們出事,怕家長會到學校來鬧。我們的學校怎麼能和家長取得一致的看法,社會、學校、家庭怎麼達成教育的共識,需要我們去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