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真正的貴族教育是這樣的

貴族,實質是一種精神上的高貴,內心和靈魂的高貴。精神的貴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貴族,因為真正的貴族精神和錢財無關。

儲安平在其《英國采風錄》中記述了他對英國貴族和貴族社會的觀察,他說:“凡是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他們都看不起金錢……英國人以為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是一個真正高貴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難、甚至能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他不僅僅是一個有榮譽的、而且是一個有良知的人。”


你不知道的真正的貴族教育是這樣的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這裡的“大人”,可以說是古人眼中的“貴族”。

真正的貴族教育,首先是家庭培育,最終滲透到骨子裡。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這是因為物質是非常容易弄丟或壞掉的,財富往往是有聚有散的。但是精神是一種可以流傳的東西,可以作為傳家寶代代流傳下來。

那些興盛了幾百年的大家族,無一不是有自己的家訓,有自己家族的精神,因為這才是最珍貴的東西。

真正的貴族教育就是把一種精神傳給孩子,傳遞給他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百折不饒、勇於擔當的精神勝過任何物質上的東西!


你不知道的真正的貴族教育是這樣的



一位著名作家曾經這樣說:“我們希望有兩份永久的遺產能夠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是根,另一個是翅膀。”

根是什麼?那就是信仰,一種對善和德行的持久信念。孟子說:“窮不失義,達不離道。”要讓孩子很早就懂得,一個人要乾淨地活著,優雅地活著,有尊嚴地活著,不應該為了一些眼前的現實利益,去背信棄義,去不擇手段。

還有一個是翅膀,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帶著孩子飛翔,讓孩子學會飛翔,送給他們一對會飛翔的翅膀。就像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的:“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曾國藩說:“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若真想為孩子好,不是留給他一座金山銀山,而是把創造的權利交給他,讓他去流汗、流淚、流血,讓他在無人撐傘的雨中奔跑,讓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你不知道的真正的貴族教育是這樣的


真正的貴族教育,其次是文化薰陶,最終使人具有尊嚴。

有人說,貴族精神的實質是榮譽。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真正的貴族教育,恰恰是在浮華社會里節制物質享樂,以文化修養身心;即便手握權柄,卻更勇於擔當,堅守心中的榮譽,在金錢、權力甚至生死麵前,依舊保持自由獨立的靈魂。


你不知道的真正的貴族教育是這樣的


被稱為“最後的貴族”的鄭念女士,早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又留學英國,接受了完整系統的中西教育,回國後丈夫做外交官,她擔任外企職員。後來丈夫早逝,文革期間女兒自殺,她也被誣為英國間諜而進了監獄。


你不知道的真正的貴族教育是這樣的


鄭念曾經有十多天雙手被反扭在背後,手銬深深嵌進肉裡,磨破皮膚,膿血流淌,度日如年。

她每次方便後要拉上西褲側面的拉鍊,都勒得傷口撕肝裂肺的痛,但她寧願創口加深也不願衣衫不整;有位送飯的女人好心勸她高聲大哭,以便讓看守注意到她雙手要殘廢了。

而鄭念想的是:怎麼能因此就大放悲聲求饒呢?“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才可以發出那種嚎哭之聲,這實在太幼稚,且不文明。”

當健康狀況惡劣到身體和思維都接近崩潰時,鄭念自創體操,強迫自己悄悄鍛鍊身體──比大把脫髮和牙齦出血更令她恐慌的,是身體虛脫後思索能力的衰退;她打撈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唐詩,背誦並欣賞那些天才之作,沉浸在不朽詩句和美妙意境之中。

鄭念講述,她在獄中用種種方式維護精神的健全,為了抵禦與世隔絕的極度孤寂,有時甚至主動出擊,故意與看守爭辯,哪怕因此而遭致拳打腳踢、被稱為“瘋老婆子”。在她看來,“抗爭,也是一種積極的舉動,比忍耐、壓抑,都容易振奮人的精神。”

審訊者不僅無法讓鄭念認罪,也沒能用自己地位的優越,擊碎她骨子裡的高傲。她身為囚犯,卻不肯卑怯地示弱、乞憐;即使飢寒交迫、瀕臨死亡,她仍然竭力秉持整潔的習慣,那份矜持、清雅氣質,並未在非人的處境中全部磨損。

文化的光線有時候很微弱,在野蠻的壓迫之下,只能照見一己一身。然而,憑藉這粒微光,鄭念以纖弱之身,獨自抵禦了世間的酷烈、人生的無常,這種“窮且益堅”的力度、韌性,異常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