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疼可以這麼自療,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滑膜炎都有救

相當多的朋友都有膝蓋問題,去到醫院以後,被診斷為半月板損傷、滑膜炎、關節炎、髂脛束綜合徵、類風溼關節炎等等。

膝蓋疼可以這麼自療,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滑膜炎都有救


原來膝蓋的毛病是以老人居多,現在由於不恰當的運動方式,年輕輕輕膝蓋不好的也大有人在。

包括我自己,從前也因為膝蓋外側痛去看醫生,平時不痛,跑跳就痛,走路久了也痛。最初給我的診斷是“滑膜炎”,開了一管“扶他林”,沒用。前年看頸椎的時候,順便看了膝蓋,做了兩次衝擊波,過程很疼,也不管用。

因緣際會,我被鄉下的赤腳醫生用祖傳的手法和黑膏藥,連續治療七天,就基本好了。

介紹赤腳醫生,是不現實的。我知道膝蓋不好有多難受,所以今天要和大家講講如何自救和自愈的方法。

首先,我們不要陷入膝蓋的解剖結構中,也不要被醫生的診斷帶錯了方向,認為問題是半月板、滑膜或者髕骨等等,應該跳開這個思維慣性。

大部分人去醫院看膝蓋,一般選骨關節科或者運動醫學科(前者居多),第一件事就是拍片,X光或者MRI。如果結構有異常,那麼就會給你安個具體的結構病名,如髕骨軟化;如果無異常,就是關節炎。

治療方法?無非靜養、消炎、補充硫酸葡萄糖胺、靠牆蹲、強化股四頭肌力量、做關節鏡手術等等,嚴重的甚至會被要求做關節置換手術。這些方法,也許對某些人有效,但我估計對大部分人都是無效的,不然不會跑來問我。而換關節也未免成本太高了。

疼痛、腫脹、積液、結構異常等等都是症狀,我們得找出膝蓋受損的原因才行。

膝蓋疼可以這麼自療,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滑膜炎都有救


膝蓋不是半月板、滑膜、髕骨、軟骨等組織拼湊而成的機械結構,它是一個動態的、有生命力的組織,每時每刻都在自我更新當中。

判斷也簡單,直接的原因無非就是兩條:一、使用過度,二、恢復不及。

黃帝內經曰,“骨正筋柔,氣血以流”。

所有身體結構的問題,包括膝蓋,全都可以總結為“骨不正筋不柔,氣不通血不流”。所以,赤腳醫生給我理了筋、敷了藥,通了氣血,膝蓋就恢復了。如果有條件的話,請去找靠譜的中醫跌打傷科大夫,給你治一治,簡便易廉。

那又是什麼讓我們的膝蓋“骨不正筋不柔,氣不通血不流”呢?

當然是你錯誤的運動習慣,比如劇烈跑步(無論胖瘦)、爬樓梯減肥、跳HIIT、堅持日行幾萬步等;有可能是膝蓋這裡得不到足夠的氣血濡養,通常是久坐不動、缺乏運動而致;也有可能是膝蓋受寒,尤其喜歡露大腿的女士們。

不過,最大的問題還是錯誤的動作模式,讓膝蓋承擔了過多的壓力——無論是走路、站著、跑步,膝蓋都變成了承重的主力軍。即使膝蓋是個強大的關節,它不應該把臀部、上身該做的活攬上身。

久而久之,膝蓋的物理結構就會發生變化,氣血循環的狀況也會不好。

膝蓋疼可以這麼自療,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滑膜炎都有救


講了這麼多,問題咱們也發現了,治療方針其實也有了。

第一,錯誤的運動和生活習慣必須改,不改不能救。

自不必多說。什麼事情會讓膝蓋不好,你就別再做。不是讓你躺著別動,適當活動還是要的,你越不動膝蓋,越是麻煩。

第二, 引氣血到膝蓋。

按摩、熱敷、拍打等方法,這些都是自己能做的,有空就做吧。記住不要僅僅侷限在膝蓋範圍,上要到髖關節大腿根,下要到腳掌腳趾,這樣才能疏通下身的經絡氣血。

有些治膝蓋的穴位,如膝陽關、足三里等等,你也可以經常揉按,對於緩解膝蓋問題有良效。

如果嫌麻煩,那麼可以跪膝走,這個辦法可以很好地把氣血引到膝蓋。就算上面的不做,跪膝走你也要做!

膝蓋疼可以這麼自療,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滑膜炎都有救


在不太軟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著行走,氣血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向膝蓋。膝蓋由於新鮮血液的供養,而使寒氣可散,積液可消,腫痛可化。如果膝蓋有傷痛,不能走,那就先在較軟的床上跪著不動,逐漸緩緩運動,沒幾天就會適應的,那時膝蓋也就不痛了。

至於時間要多久,看你自己,十分鐘,五分鐘都行,主要是循序漸進。

第三, 調整動作習慣模式,給膝蓋減負。

這條就沒辦法那麼簡單做到了,所以還是以第二條為主。因為長年的生活習慣讓很多人無法意識到自己錯誤的動作模式,走路腳掌是內八或外八,膝關節繃直,臀部不發力,腰背也不發力。

膝蓋疼可以這麼自療,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滑膜炎都有救


而錯誤的運動習慣,放大了影響,讓膝蓋超損耗,所以才那麼多年輕人有膝蓋問題。

我自己摸索了一套練習方式,原來也沒想著能治膝蓋,只是想調整生物力學,讓全身均衡發力和矯正體態而已。這套練習不復雜,也很輕鬆,但需要較長的時間和密切的指導,所以我開了門課程。(學費很低,現在不招生了)

當時恰好一位有膝蓋問題的朋友,看到課程,找上我。

膝蓋疼可以這麼自療,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滑膜炎都有救


自述:

右膝半月板損傷以及髕骨軟化退化,右腿肌肉嚴重萎縮,比左腿小2.5cm。在參加走路班之前走路只能走幾百米就開始疼痛,必須坐下來休息。而且上下樓梯只能用左腿,無法交替行走上下樓梯。

10月反饋:

上個月練習後基本能走半小時,現在出去走路走50分鐘也沒有問題,週末還去逛了商場一個多小時下來,我居然沒有覺得腿痛或者必須坐下來休息。我開心得不得了。

自從腿傷了快一年了根本沒怎麼去逛街,自己的生活自由度大大下降,現在終於可以享受逛街的快樂了。現在能夠比較勉強的交替行走下樓。

12月反饋:

從8月底開始跟隨雷大學習走路練習了幾期,到現在3個多月的時間,已經從8月底的跛行幾百米就膝蓋痛(由於右膝半月板受傷),到現在平路走路健步如飛,效果是槓槓的。

以前右膝完全無法獨立支撐上樓梯,從上週開始嘗試右膝上樓梯的訓練。在完全不手扶欄杆情況下,如果左腳墊高,右腳可以勉強獨自上樓梯,這說明我的右腿肌肉得到了加強。

膝蓋疼可以這麼自療,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滑膜炎都有救

我寫的這些東西,和你在網上看到的醫生“科普”完全不同。不科學?是的,但我認為,有效才是硬道理。懂那麼多知識,卻不如一個赤腳大夫,這知識有用嗎?當然有,科普啊。

我沒說自己能幹醫生的事情,不過現實中厲害的醫生實在太少——本來可以康復的問題被耽誤,不嚴重的毛病被拖成非換關節不可。當然,沒治好膝蓋問題並不是醫生的錯,他們已經做了會的事情,這全都是你自己的錯。

如果你像我一樣鍥而不捨,在三甲醫院、私人運動康復診所沒看好,常規的治療方法沒見效的時候,能跳出這個思維定勢,想到去找傳統的中醫跌打大夫,跑香港、走佛山廣州,那麼你應該也能遇到自己的貴人。

辦法我已經說了,試不試自己看著辦,你也可以研究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案。把握中心思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即可。

如果你想報課程,應該清楚我不會治膝蓋,不能保證一定能幫到你。我設計這個課程的目的是幫助大家減肥和矯正體態。

如是有緣人,可私信回覆【膝蓋】,或許有更多的緣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