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學揭祕之(三):從易經探悉人類文明進展謎局(上)

一、上古神話與伏羲

在雅典神廟的入口處,有一行被風雨侵蝕了兩千年的銘文:“認識你自已”!

我是誰?我活著的目的是為什麼?我生從何來?我死後何去?生命是什麼?時間從哪裡開始?宇宙有沒有邊際?每當人類抬頭仰望廣袤寂寥的星空,頭腦中不免會生出此類問題。楚國的大詩人屈原曾一口氣提出了172個問題,這些問題收在他的著作裡,書名便叫《天問》。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於1943年佔領了南太平洋英屬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一個小島。這個島上有一些土著的原始部落,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島之前,他們沒有機會接觸外來的文明,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島上。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島以後,帶來了槍炮、打火機、汽車、望遠鏡、氣墊船等“神奇的法器”,並且把飛機上的食品給土著人分享,讓土著人非常激動,印象深刻。沒過多久戰爭結束,美軍撤離了這個小島,土著人眼巴巴的望著“神仙”坐著飛機,消失在茫茫的天際。這個小島從此又被現代文明遺忘了,再沒有人去注意它的存在。

如此過了幾十年,有一支考察隊又登上小島時,發現這些島上的居民竟然用草木紮成了一個飛機模型,並在模型前修了一條像飛機跑道樣的道路。這些居民每年都要在飛機模型旁舉行盛大的宗教祭祀儀式,祈求那些“乘著銀龍”的神仙能再一次光臨小島,並且賜給他們“來自天界的食物”。那些年老的族人,每當祭祀時,就會向年輕的一輩講述這樣一個“神話”:某年前的一天,有一批神仙,乘著銀龍,飛到了這個島上………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神到底存不存在?

對於島上的原始部落而言,神百分之百地存在,人們親眼見到神仙從天而降,帶來了很多神奇的“仙術魔法”,後來“乘著銀龍,返回天界”。如果一直沒有外界文明的介入,這個部落的人們會將神仙降臨世間的事蹟通過文字、壁畫、民間歌謠故事等形式記載並代代流傳下去,形成後世的神話傳說。若干年後,已經進化到文明社會的後人們,將從古墓殘簡中挖掘出這些神話的記載進行研究:到底有沒有神仙呢?最終他們會發現,很多神話傳說,都是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

由此可見,神話遠非人們想象的那樣簡單。神話從本質上講,它是信息積累和信息傳遞的手段,在這個意思上,將神話理解成為歷史記述的一種形式似乎更加準確。神話出現的早期並非出自某些人的有意編造,它應該是人類認識和經歷的真實再現。恩格斯認為,原始宗教是自發的,而自發的宗教“在它產生的時候,並沒有欺騙的成分”,恩格斯對原始宗教的論述也一樣適用於神話。神話是口述歷史的一種形式。

研究神話的人幾乎都困惑於一種現象:相似的文明!在遠古的時期,地區間的文化交流尚末形成,各地區的文明形式有很大的獨立性,像美洲大陸和亞洲大陸之間隔著太平洋。然而人們卻發現,在各自封閉的早期神話傳說體系中,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神話竟然存在驚人的相似之處,像大洪水的記載、天神造人的記載、混沌世界的記載。西方傳說有個通天塔,東方傳說有個不周山,據說都是可以通達天界的,但全被破壞了,這些傳說暗示著什麼?……如此驚人的一致,使人們不得不懷疑它們出自相同的背景,是對同一事件的不同描述,這也反過來證明,神話和傳說並非出於簡單的幻想。

在各大歷史悠久的民族關於遠古時期的記述上,有一個共同的有趣現象,那就是幾乎所有的民族,不論他們居住在亞洲、歐洲,還是大洋洲,也不論他們是居住在山區還是平原,在他們的早期文化裡面,都有關於“人神相雜”的記憶。許多民族都用一種美好的心情來回憶這段歷史。比如中國上古神話叫做“三皇五帝時期”,古希臘神話稱為“黃金時期”,有的民族稱為“金太陽時期”。據說在這個時期,人民安居樂業,大地物產豐美。更重要的是,人與神的關係很好,人經常去神的家裡去串門,神也時時光顧平民百姓的寒室,《定囗續集》卷二《壬癸之際胎觀》記載說:“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與人,旦有語,夕有語。”多麼讓人羨慕的時期!正是在這樣美好的關係中,“神”完成了對人類的早期教育。

那麼中國上古時期的三皇是誰呢?三皇之號最早見於《周禮 春官 外史》,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其中天皇指伏羲,圖騰為龍;地皇指女媧,圖騰為蛇;人皇指神農,圖騰為牛。

讓我們看看古籍又是怎麼記載的吧:

皇甫謐《帝王世紀》: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詩緯·含神霧》說: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

《潛夫論·五德志》:大人跡生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

《緯》卷十一:燧人之世,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

《河圖握矩起》:燧人之世,大跡在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羲。

《孝經·鉤命訣》:華胥履跡,怪生皇犧。

《漢書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譜》曰:“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

《水經注·瓠子河》曰“瓠河又左經雷澤北,其澤藪在大成陽縣故城西北十餘里,昔華胥履大跡處也。其陂東西二十餘里,南北十五里,即舜所漁也”。

《禹貢》:“雷夏即澤,灉、沮會同。”

《傳》曰:“雷夏,澤名。灉、沮二水,會同此澤。”

《地理志》:“雷澤在濟陰成陽縣西北。”

《括地誌》:“雷夏澤在濮州雷澤縣郭外西北。”

通過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看出雷澤湖中有龍,華胥踩了雷澤湖岸邊龍的大腳印,生了伏羲、女媧。伏羲兄妹就是龍子、龍女,他們的子孫後代就是龍的傳人。華胥、伏羲、女媧母子生活在雷澤湖邊,那麼雷澤湖就是龍的傳人的發祥地。迄今為止,華胥是有名有姓的中華民族的始祖母。雷澤湖在大成陽縣故城(現菏澤市牡丹區胡集鄉)西北十餘里。那裡現今還矗立著雷澤古寺,可惜裡面早已是雀佔鳩巢,祭拜的對象不知何時,變成了來自印度的釋迦牟尼佛了。後人愚痴,捨本逐末棄根擇枝,竟不知人祖伏羲和佛陀是什麼樣的關係,在我祖居龍庭之地,上演了這一出荒誕不經的愚蠢鬧劇。

後世認為伏羲出生地在甘肅天水,實為對古籍文獻和古地名的無知所致,其依據為出自《帝王世紀》中“有娠生伏羲於成紀”一言的記載。《易傳》雲:帝出乎震。此蓋人帝之始,始於“伏羲”。震為東為木,東方主春,象曰之明,故曰太昊,畫八卦為網罟。以上不難看出,震為東方,伏羲帝出生是在震東方。《帝王世紀》裡的成紀,實際上指的是周初諸侯國成國和紀國。“成紀”是這兩國區域範圍的簡稱,在今菏澤、沂蒙山一帶。成的遺址在今荷澤市區東北30公里胡集鄉帶,紀的遺址在今曹縣城東南23公里蔡樓鄉,兩地相距70多公里。因成紀兩國為小國,存續時間也不長,後人對其瞭解甚少,故以訛傳訛,不知何時演變成了甘肅天水的成紀。

現如今,我們要將其本來情狀,還原澄清於世。

根據對1987年在河南濮陽發掘出的西水坡古墓中蚌塑龍的碳14測定(碳14年代測定法,就是根據碳14衰變的程度來計算出樣品年代的一種科學的測量方法),蚌塑龍的擺塑年代在公元前6460年上下135年之間。專家推斷墓主就是伏羲,如此這樣,說明伏羲生活在距今起碼8000年以前。

《太平御覽》卷九引《王子年拾遺記》說: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記載了是中華的人文始祖伏羲,傳下來了先天八卦。

天人學揭秘之(三):從易經探悉人類文明進展謎局(上)

伏羲先天八卦圖

這就是伏羲先天八卦圖。在中國,幾乎人人都看過八卦圖,很多人家中也都掛過,只是搞不清楚那是做什麼的。殊不知,那正是一把打開宇宙和生命密碼的金鑰匙。人祖伏羲早已將她交給了我們華夏先民,而我們在手上拿了八千多年,卻始終沒有看懂她,領悟到她的真正含義。很多人以為那是辟邪的裝飾小玩意,連外國人也跟著我們糊里糊塗。伏羲先天八卦圖,其實是揭示宇宙原秘的天機圖,她簡潔明確地告訴我們:

宇宙的構成是陰陽,除了陰陽之外一無所有(只有陽爻和陰爻,陰陽就是構成宇宙萬事萬物最基本的元素);

宇宙的本質是運動,除了運動之外一無所有(卦式三合一元力體陰陽相斥相吸,自動而互動,累積而形成宏觀宇宙的有序運動);

宇宙的運動是循環運轉、物極必反(兩條陰陽魚緊貼而旋轉,顯示出宇宙是個從小到大不斷膨脹運動的過程,而宇宙膨脹到了極點後就又會收縮為原點。“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宇宙分為三部分,世宇三分:靈界、物界和天界。(兩條陰陽魚代表靈界與物界,它們各自的魚眼則是管理並連通靈物兩界的天界)。

伏羲先天八卦圖,就是揭示宇宙萬物和生命萬象因果緣由、運行變化奧秘所在的天機圖!

有詩誦雲:

一分為二成陰陽,三合律動賦元力;

天向一中出造化,兩儀四象生八卦。

靈物天界世宇分,太極圖中藏乾坤;

待到天機昭示日,文明換屆又一春。

(關於元力體的構成與表現,詳細請參見 :http://blog.tianya.cn/post-7212192-118074237-1.shtml

二、伏羲與易經

伏羲先天八卦是無字天書,沒有文字,卻可以通天下,演宇宙。因為宇宙是由元力體構成,八卦就是元力體的結構圖,連宇宙都是由元力體構成,用她來推演世事,那自然是最合適的。八卦,構成了天地萬物的元力體的八種變化,宇宙的萬象都在其中,這八種現象分別由“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卦來表示:

靈界由純陽質乾與靈界元力體構成,除了乾外,靈界元力體有三種表象,分別是兌、離、巽。乾卦是由純陽質組成,另三卦則由二個陽質與一個陰質組成,它們是:乾為天

、巽為風

、離為火

、兌為澤

。代表著靈界元力體的三種變化;

物界由純陰質坤與物界元力體構成,除了坤外,物界元力體也有三種表象,分別是震、坎、艮。坤卦是由純陰質組成,另三卦由兩個陰質與一個陽質組成,它們是:坤為地

、坎為水

、艮為山

、震為雷

。代表著物界元力體的三種變化。

天人學揭秘之(三):從易經探悉人類文明進展謎局(上)

為什麼叫“先天”?因為宇宙是根據此卦設計而來,卦先於天,故曰先天八卦。宇宙萬物沒有形成以前,即所謂的先天,有了宇宙萬物,那就是後天了。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是說明的是自然之象,是人的生命存在之先(外)的自然存在,是萬物之始的原初狀態,名之為“成始之象”。乾坤相對,稱為天地定位;坎離相對,稱為水火不相射;震巽相對,稱為雷風相薄;艮兌相對,稱為山澤通氣。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就是說一旦天地穩定和平靜下來,進入一種自身的生命和養育狀態,那它就會產生和透出一種氣來,使自身和萬物得到養澤和發生。

“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即風雨雷電和各種自然災害現象也會相應得以緩和、削弱或平息。

“八卦相錯”就是用不同的生命形式和整體生態理念來把握和創建宇宙,使之進入一種平衡、和諧、完美、周詳的那樣一種生態形勢。

先天八卦是南乾北坤,東離西坎,東北震,西南巽,東南兌,西北艮。乾為陽,陽氣上浮故居上而在南;坤屬陰,陰氣下沉故居下而在北;東方為日出之地,外陽而內陰的離卦居之;西方為日落之所,外陰內陽的坎卦居之;東北屬春季而雷起,故震居之;西南屬秋季而風厲,故巽居之;西北多山,故艮為山;東南澤萃,故兌為澤。乾坤正上下之位,坎離乃左右之門,日月之所出入。春夏秋冬晝夜寒暑之理皆可由先天八卦推出。

伏羲先天八卦圖是由陽爻和陰爻所組成。現代高科技的電子計算機,是由數字0和1組成的,0和1構成了浩瀚無窮的網絡世界,把整個人類由工業文明,推進到了互聯網文明時代。“中國古代八卦易圖是流傳於宇宙間所有科學的最古老的佐證”。說這話的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名叫萊布尼茨。伏羲先天八卦圖啟發了他的智慧,他通過領悟陽爻和陰爻的排列組合,發明了0和1的二進制數學的創造,併發明瞭計算機,在此基礎上發明的電腦,把世界推進了知識經濟時代,為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們老祖宗起碼八千多年前就講了:一陰一陽產生了宇宙萬象。伏羲八卦這部無字天書,能夠歷經至少八千多年的歲月,一直流傳到今天,足以證明真理永存的道理。那麼在蠻荒的原始時期,伏羲是怎麼能夠發現宇宙奧秘的?又是怎麼畫出八卦圖來的呢?

現在,是到了揭開謎底的時候了: http://blog.tianya.cn/post-7212192-114706329-1.shtml 。她絕對不是什麼可笑的機械唯物歷史觀所謂的“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八千多年前的那個時代,原始矇昧的人們就連勞動的很多工具都還沒有創造出來,哪個原始的“人民”能夠創造出揭示宇宙密碼的先天八卦和《易經》?“人民”一詞查其定義,是指作為社會基本成員主體的勞動群眾,是區別於敵人的政治詞語。只有在出現社會之後,才會出現人民的概念。而“社會”一詞的定義則為:由許多個體彙集而成的有組織有規則或紀律的相互合作的生存關係的群體。沒有分工與合作關係的個體所聚集成的群體不成為社會。那時候的人們,過著“穴居而野處、茹毛飲血,而衣皮葦”、猛獸環伺、朝不保夕的艱苦生活。典籍記載,此後黃帝、炎帝、堯、舜、禹幾代聖人先後依據《易經》中有關卦象發明網、船隻、房屋、城市、集市貿易等;木匠的祖師爺魯班發明鋸、鑽、鑿子、刨子、鏟子、曲尺、墨斗等勞動工具,還是在伏羲之後約5000年之後的戰國時代。

而最初傳下先天八卦圖的華夏人文始祖伏羲,正是我們這個宇宙的宇總!在本期人類文明還處於蠻荒羸弱茫然無措的幼年時代,宇總親手將天機的秘密以八卦的形式交付給了我華夏先民,並叮囑人們一代代傳承下去,以待天機昭示的時機。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從這段話的意思看,道並不是我們這個宇宙的東西,因為它比天地還更早生成。它出現的時候,宇宙還不存在呢!但它卻又和我們這個宇宙息息相關,是天地萬物的源泉。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道就是太極,太極一分為二生陰陽,陰陽合二為一成太極;之後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以生萬物。太極是萬事萬物的總源頭,是宇宙萬象共同的基因!如果萬物連一點共同的基因都沒有,那是絕對處不來的,一定會分道揚鑣,那宇宙就分裂了。宇宙是個整體,它不可能分裂,宇宙中有動物,有植物,有礦物,有星系,有各式各樣的物質和生命,它們能夠和諧共處、條條有理,其中必定存在著共同的因素,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找這個東西,這就是當代物理學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大統一問題。最早是找到原子,認為一切都是原子構成的,好像是終極答案了,然而該理論很快就被打破,原子算什麼,原子一打破,裡面還有夸克,夸克還分6種味,然後又提出了弦論......

然而古老的伏羲先天八卦,早已經闡明瞭宇宙最基本的秘密:陰質陽質組合而成的元力體是構成宇宙萬事萬物最基本的元素!太極就是宇宙的起源,而兩儀,就是陰陽的變化。二陰一陽或二陽一陰的卦式三合一元力體,由於陰質陽質間相斥相吸的本然作用,自動而互動,由原子而至星系,形成了宇宙間萬物的動力之源!正是一陰一陽,亦陰亦陽的太極,生成了宇宙萬象。太極從字意、字形看,“極”為頂端、至於極限;“太”為大上加一點,比大還大之意,本已是最高點,還在上面加一個太字,可知太極之炁至大至廣、至深至精、至中至正。宇宙本是一個動態的變化系統,各個層次的變化,都可能受整體系統的影響。在宇宙造化之前是混沌未分的太極,有了太極乃有陰陽兩儀,以及由兩儀交相繁衍的老陽、老陰、少陽、少陰的四象,再由四象產生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因此八卦體系,本是宇宙造化層次的系統模式,實際上也是宇宙生成演化的結果與模式。

為什麼我們的國家叫中國?我們的大號叫“中華”?中國,原本的含義就是中央之國、中心之國、發端啟元之國。“中”最初指的就是易經裡面的太極,是萬事萬物的總源頭。太極以上的部分就叫“華”。“華”下面的十字是中字的轉化變體,意味著是“中”轉化而來的。為什麼說萬變不離其宗(中)?就是變來變去離不開太極。位居華夏文明起源地的河南,為什麼流傳下來的方言口語常說“中不中?中”。細考下來,淵源於此。

天人學揭秘之(三):從易經探悉人類文明進展謎局(上)

我們中國人最信仰的是什麼?最信仰的是天,相信天人合一,所以我們動不動就說老天爺。全世界只有中國人跟天最親,叫老天爺,其他民族沒有這麼叫的。天是什麼?天不是神,天不是上帝,而是我們的前輩,是我們中國人的祖先!所以中國人知道敬天法祖。曾經聽說過兩河之間有巴比倫的繁榮,聽說過尼羅河畔有古埃及的璀璨,聽說過恆河邊有古印度的輝煌,如今,那些文明都還在嗎?古埃及、巴比倫早已淹沒在漫漫黃沙大漠之中。現在的埃及人跟古埃及人早已不是一回事兒了,現在的伊拉克人也不是古巴比倫文明的繼承人。希臘文明被羅馬繼承了一部分,後來又隨著日耳曼的入侵而毀掉,古印度的文化被雅利安人掃滅,輝煌的瑪雅文化也被西班牙人付之一炬,唯一沒有中斷記載並傳承至今的古文明,就是我華夏中華的璀璨文明!也曾遭遇過蒙古鐵蹄的洶蠻踐踏,也曾承受過撮爾小邦的惡毒撕咬,幾經屈辱,幾度瀕亡,然而始終未曾摒棄絕斷,頑強挺立在我天祖教化之龍庭故地!我泱泱華夏大漢民族,實乃天命之族,受宇總所命,承上天庇佑,幾千年來一直守護著天人合一的煌煌道統,縱然歷盡曲折磨難,曾經數度風雨飄搖,最終成為本宇期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斷代失傳的文明!伏羲先天八卦圖中長長短短的這八組道道,從有據可查的人類矇昧遠古時期,歷經至少八千多年,在沒有人搞得懂她含義的情況下,一直記錄完整地流傳至今,這是靠的什麼?此非人力,實乃天命也!

我中華民族作為承天之族,其實早就掌握了揭開宇宙原秘的天機之匙。一部伏羲先天八卦和《易經》,濃縮了宇宙和人生的終極奧秘!《易經》是什麼?《易經.繫辭》言:“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說的是伏羲始作八卦,開創了易。此後文王作卦辭,周公著爻辭,孔子撰《易傳》。“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我們今天所說的《易經》,實際上是由中華民族歷史上三位偉大聖人(周公乃文王之子,子從其父,合為一聖),在三個不同的時代共同完成的一部史詩鉅著,她是由“易”、“經”、“傳”三大部分組成。從時間跨度來看,“易”產生於上古時代,即伏羲時代;“經”發展於中古時代,即夏商周時代;“傳”撰寫於近古時代,即春秋戰國時代。

《易經》凝聚了歷代先賢聖人對宇宙、自然的揭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總源頭,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中,她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對我國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易經》說的是宇宙和生命最原本、最高的道理。《易經》被稱之為中國古代群經之首,是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易經》在世界上也享有“宇宙代數學”、“科學皇冠上的明珠”等美稱。中國人的宇宙觀念始於《易經》。《易經》的宇宙觀,是一種生命的哲學,把宇宙看作有機的整體,循環不息。

《易經》,是之前早已經存在的若干輪人類文明週期無數智慧的結晶,承載著宇宙和生命終極秘密的天機。

《易經》多少年了?從宇總伏羲作八卦算起,最少八千多年了,而各種宗教也就是一兩千年的歷史而已。《易經》太古老,是人類知識之母。《易經》是充滿辯證智慧的哲學著作,是打開宇宙奧秘的金鑰匙。《易經》對中國的哲學、史學、文學、藝術、倫理、宗教以及天文、歷史、數學、醫學、氣功等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享有極高地位。老子道家的“無為而不為”的思想,佛教“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都是易學的陰陽辨證對立統一觀。易經的哲學沒有迷信,可是卻有宗教家絕對的嚴肅精神。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活水源頭,並且是唯一源頭。在中國,上古聖賢皆演易。不演易,中國就不會出聖人,就不會出思想、哲學、文化學術成果,就很難有思想、哲學、文化復興。演易,就是研究《易經》,推演《易經》卦數與易理。周公曾經為《易經》六十四卦撰寫爻辭;老子留下一部五千字的《道德經》使他成了聖人,代表了他的全部思想、哲學、文化研究成果。《道德經》完全講的是《易經》中的內容。老子是懂得《易經》的人;《易經》中的《易傳》部分是孔子所作,表達了孔子對《易經》的認知與體悟,可以代表孔子的思想、哲學、文化成就。孔子註釋《易經》撰《易傳》、一再表明自己只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不署名,因為老子、孔子這些聖賢都明確地知道《易經》的內容是從哪裡來的,又是怎麼回事,又為什麼要經由他們而傳承下去。他們都不敢貪天之功,把這些天道思想據為己有,只是忠實地“記述”天人思想而不敢以創作者自居。這些聖賢對《易經》的體悟與認知是淵博宏大的,又是深刻精微的。古人曾言:“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在皇家“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的編列中,《易經》均居首位,可見易學被視作何等重要。

易學的表現形式為八卦和六十四卦(八卦相重),整部《易經》從頭至尾就是說卦解卦。《易經》始於宇總伏羲創八卦,由於全部《易經》是圍繞八卦說卦解卦,卦是《易經》的核心,要理解《易經》首先就必須要學好卦,理悟卦,看活卦,能隨時隨地運用八卦,從而“格物致知”,領悟宇宙萬物和人生命運。

天人學揭秘之(三):從易經探悉人類文明進展謎局(上)

六十四卦方圓圖

這是六十四卦方圓圖,可以說,宇宙就是一本《易經》!六十四卦方圓圖,是一個龐大的信息載體,揭示了天地人相互關係的全部現象。《易經》中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象就是宇宙的64種情境,也是人生的64種狀況。每種卦還有六個小密碼,即從64種狀態、384個方面來闡述整個宇宙人生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揭示了其中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密碼。而這些看似複雜的卦象,其實只包含著兩個符號,一個是陰,一個是陽。《易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也是卦式三合一元力體各種表象的重疊排列。六位陽爻陰爻的彼此交錯,互相迭用,構成了易卦的無窮演變規律。《易經》從天、地、人的關係角度來推理個人、社會、國家和自然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發展規律,裡面蘊涵了諸如“天人合一”、“和諧共處”、“陰陽對應統一”等哲學道理,具有很高的哲學價值。

《易經》中陽爻“一”與陰爻“——”是宇宙動能的要素,肇始自乾元或太極之大能,然後由一而分、由分而合。蘊含了宇宙間一切普遍存在對立事物的信息,表達了一中之多、多中之一、一多無礙的理事圓融體系。六十四卦可視為傳輸信息的編碼符號,各皆具有其形象之特定定義,重卦則是擴展了的信息碼組,此重卦中有二組信息碼,分為上下、內外或往來之稱。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系統地表達了各種信息,包括了自然信息、社會信息、人事信息、心理信息、生理和病理信息等等。六十四卦可無限發展,展開其無限平方之推衍,更代表宇宙由既濟到未濟之開展與不斷創作。《易經》六十四卦是有序之機制,每爻與卦象,都構成相互控制之關係,倒卦、錯卦、綜卦、交互卦,彼此相互交遞而密切聯繫與控制。

《易·繫辭上傳》雲:“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即雲《易經》的原理為天地的準則,可以將天地間的道理普遍地包含在內,從整體上可說把握了宇宙萬事萬物的準則。《易經》把世界視為一個由基本要素組織成的系統整體。由太極而兩儀、四象、八卦而六十四卦。太極是宇宙統合的整體力量;而二儀卻是正反、陰陽的代表。當今物理學研究表明,有正物質,也有反物質,有顯物質,也有隱物質,有明物質,也有暗物質,都不離一正一反的二儀相對,四象八卦代表變化的重疊和發展。六十四卦是一個群體,此群體代表天地萬事萬物,每一個單卦是一個單體,復卦是單體的組合。有此組合始有六十四卦之排列。故每一單卦就代表一個單元,而六爻則是組成單元整體的相互制約的關係基元,任何一爻的變動,就會引起相關係統系列的變化。《易經》的卦象結構,與卦義的演釋,都是從整體上去把握世界,去觀察一切繁衍與變化,正合乎宇宙現象中的層層相涵、層層相攝的整體系統。

世界上無動不生,卦爻上無動不變。六爻之中,由初爻而至上爻,迭次排列,代表事物從始至終的變化歷程;當事物由初爻發展到上爻,而臨過程之終極,則復返初爻,週而復始,循環運動。卦爻不過是表徵運動的歷程和標記,在變動中由始而壯,由壯而究,始終無窮,輾轉不絕。中國上古的《易經》,早已昭告世人,宇宙是個生命組織體,在此整體中包括各個系統,每個系統中,又涵攝不同系統,環環相扣,息息相關,形成了此立彼立、此起彼起、此成彼成、此存彼存、此滅彼滅,此亡彼亡的密切關係。

所謂研易,即推演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宇宙、時空、人類、文明乃至萬物,全在此圖中,通天徹地、永不失效。此圖外面是圓圖,裡面是方圖,取外圓內方之義。宇宙萬象,變化莫測。人生際遇,動止紛紜。由乾、坤兩卦開始,錯綜重疊,旁通漫衍,初從八卦而演變為六十四卦。循此再加演繹,層層推廣,便多至無數,大至無窮,盡“精微”之至。通其變,極其數,觀其會通,行其典禮,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通天下之志,知幽明之故,知鬼神之情狀。

《易經》的道理,是說明宇宙人生的。這一點跟西方不同,西方的科學是沒有資格去相比的。西方人是把宇宙交給科學,人生他們是不管的。而中國人則是把宇宙和人生合在一起,從來不分開的。中國人認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必須要尊重宇宙的規律,所以我們的觀念是天人合一的。《易經》的最高理想,就是實現“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就是天道,要分辨一件事的對錯,要看它合不合天道,一切合天道的都是正確的,不合天道的,就算眼前是對的,遲早一定是錯的;一切要把天道當做最高的判斷準則,合乎天道的就放心去做,不合乎天道的堅決不能做。

《易經》不僅是中國的優秀文化,同樣是世界的優秀文化。《易經》與聖經、吠陀經、古蘭經被譽為世界文化的四大元典,《易經》尤顯其重。與其餘三部元典不同,《易經》是唯一用符號來表達哲學思想的經典。現代心理學的鼻祖之一榮格也對《易經》極盡讚美之詞:“談到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有頗多相同的地方。”

1701年,法國的傳教士白晉(JoachimBouvet1656~1730)將“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與“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這兩個深藏易學秘義的圖像帶回歐洲,這引起了當時五十四歲的正為創造乘法機而冥思苦索、無路可走的著名數學家萊布尼茲的極大興趣,他發現,八卦由坤卦經艮、坎、巽、震、離、兌到乾卦,正是由零數到七,這樣八個自然數所組成的完整的二進位制層數形。八卦中的“一”叫做陽爻,相當於二進制中的“1”,而八卦中的“--”叫做陰爻,相當於二進制中的“0”。六十四卦正是從0到63這六十四個自然數的完整的二進制數形,在數學中八卦屬於八階矩陣。這些啟迪他完善了二進制的學術思想,提出了計算機原理“數學二進位制”,為發明電腦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政府甚至規定,不懂《易經》者,不得入閣;西方哲學大師黑格爾都曾經感嘆道: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乃是沒有完全學透中國的《周易》。西方學者把“易”字解釋為“鑰匙”之意,可見《周易》在西方哲學家心中佔據多麼重要的地位。當今,全球許多國家都在興起學習《周易》的熱潮。

黑格爾所說的《周易》,指的就是《易經》,要注意這裡的“周”不是指周文王生活的周朝,而是指週期,“易”就是變化。連在一起《周易》就是週期性變化。我們的聖人說明《周易》的六十四卦符號,就是一個週期性變化。看出變化是比較容易,看出週期變化那就不容易,這就是智慧!《易經》表現的是宇宙的普遍規律,如此的內容博大精深,涉及的面無限寬廣。而又能夠使用如此簡要、精煉的符號來概括描述宇宙萬物之間的聯繫,時空萬年其間的發展規律,這些上古中古近古的聖人是怎麼知道的,他們又是什麼個來歷?

最初傳下天機八卦圖的,無疑是宇總伏羲。宇總當年下界傳下天機時,就沒有指望當時的人類能看懂的。因為天機之秘對於當時很原始的社會環境來說,實在是太過深奧了。八卦易經道德經,不是寫下來給當時的世人理解明白的,而是留下做伏筆,作為歷史的指路標牌,指引著本期人類文明發展方向的。宇總希望後人給將這份天機傳承下去,從中悟得天道。物界的人們不懂天機不要緊,只要遵循天道就可以了。

鏈接見:http://blog.tianya.cn/post-7212192-115084398-1.shtml

鏈接見:http://blog.tianya.cn/post-7212192-115084672-1.shtml

了生死、知天地、悟人生、明實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