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小年来了!它可是春节的前奏曲。

备年货、祭灶王、扫尘土、剪春花、贴春联……你准备好进入过年的节奏了吗?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小年简介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由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从时间上说,北方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则晚了一天,是在腊月二十四。小年,不是一个法定节日,而是一个民间习俗。

传说一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传说二

传说人间有一个三尸神,他经常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说人间的坏话。在很短的时间内,玉皇大帝就收到了很多张密报,说人间要谋反天庭。

玉帝听后大怒,命三尸神说玉帝坏话的人家,墙上写上罪行,抹上黑,再让蜘蛛结网,挂在屋檐下。命王灵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见到做了记号的人家,就将罪给他们。三尸神见阴谋将要得逞,自己可以独占美好的人间了,就飞快下凡,将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了记号。

灶君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从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等王灵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都很干净,没有任何标记,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劳动。玉帝从王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将三尸神永押于牢。

从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拥戴,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扫尘也随之成为民间的习俗。

年俗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听说供品要备一些甜糯的糕点,希望灶王爷吃了嘴甜能多说点好话。)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以前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来被红纸代替。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上大供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备上一坛年酒祭祖。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大年三十除夕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大年三十晚上人们会守岁度过旧年的最后一夜,迎接新的一年。(这一夜,注定是微信拼手速抢红包和祝福满天飞的一夜!)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正月初一,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拜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

因为除夕守岁吓跑了年兽,所以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

(今天就不要赖床啦,快穿上新衣服去拜年收获好运吧!)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正月初二,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正月初三,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不然老鼠就会祸害这一家。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正月初四,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也是灶王爷回来的日子,传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不宜远出。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正月初五,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大多数商店会在今天重新开张,放鞭炮。祈求一年财源广进。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正月初六,初六送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和无用的旧物要全部扔掉。

此外,还要喝一种用菠菜、青菜等七种蔬菜做成的素菜汤,潮汕地区把这道汤叫做“七样羹”。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小年习俗

贴窗花

小年这天,北方有剪窗花的传统习俗,窗花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自然为家中增添不少喜气。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过小年吃啥

麻糖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帝,以免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米饼

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年糕

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每年腊月二十三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面食

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面花制作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快把这些知识讲给孩子听

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