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才王佐在井岡山時期擔任的職務概述


袁文才王佐在井岡山時期擔任的職務概述

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袁文才、王佐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兩位重要人物。袁文才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先後擔任了17項各類職務、王佐先後擔任了16項各類職務,二人都成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領導人,都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發展與鞏固保衛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井岡山地區成為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主要根據地之一,在29個月中經歷了創建—全盛—曲折—恢復—保衛—喪失的歷史過程,而井岡山地區的這一時期亦被稱作“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這一時期,原先活動在井岡山地區的袁文才、王佐的兩支地方武裝被升編改造之後在根據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袁文才、王佐分別擔任了哪些職務、扮演了一種什麼樣的角色呢?

袁文才王佐在井岡山時期擔任的職務概述

◆袁文才

袁文才王佐在井岡山時期擔任的職務概述

◆王佐

一、袁文才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擔任的職務概述

1927年10月,由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中共湖南省委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10月6日,與活動在這一地區進行武裝鬥爭的共產黨員袁文才在大蒼村會面,這是毛澤東與袁文才的首次見面。10月7日,毛澤東率部進駐寧岡茅坪,正式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過程。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初創時期,為團結、改造袁文才和王佐這支既有革命性又有侷限性的農民革命武裝,根據袁文才、王佐兩部的不同情況,毛澤東和前委決定首先對袁文才部開展工作,幫助袁部進行軍事訓練,提高軍事政治素質。於是,毛澤東派陳伯鈞等人到茅坪步雲山白雲寺對袁文才的農民自衛軍進行整訓練兵,這就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步雲山練兵”。1928年2月上旬,袁文才部、王佐部在寧岡大隴合編並升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2團”,下轄兩個營,袁文才擔任團長兼第1營營長。這是袁文才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擔任的最初兩項職務,此時的袁文才可以說已經在軍事上身居要職,在級別上已經和當時的第1師第1團團長陳皓、團黨代表何挺穎處於同級。1928年3月,袁文才又參加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任前敵委員會委員。1928年4月,朱德率湘南起義部隊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部會師,兩部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袁文才擔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第11師第32團團長兼第1營營長,與在第4軍中擔任團黨代表和團長的何長工、龔楚、何挺穎、黃克誠等人處於同級,比第4軍第10師第28團第1營營長林彪高一級;同月,中國工農革命軍4軍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軍事委員會,袁文才當選為委員。1928年5月下旬,部隊再次進行整編,撤銷第10、第11師番號,軍部直轄各團,袁文才隨即跟隨編制調整改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第32團團長兼第1營營長;5月底,湘贛邊界各縣工農兵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寧岡茅坪召開,成立了邊界政府最高權力機關——湘贛邊界工農兵蘇維埃政府,袁文才擔任政府主席,成為邊界政府的“一把手”。1928年6月,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根據中共中央指令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袁文才也隨即改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32團團長兼第1營營長;同月,根據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袁文才加入剛剛成立一個月的中共湘贛邊界第一屆特委會,擔任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委員,成為根據地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28年8月,袁文才又兼任了中共寧岡縣委書記。

袁文才王佐在井岡山時期擔任的職務概述

◆井岡山雕塑園中的袁文才塑像。

1929年1月,面對湘贛敵軍的第三次“會剿”,紅4軍主力決定下井岡山向贛南出擊,實行“圍魏救趙”的策略以解井岡山之圍,袁文才調任紅4軍參謀長,隨紅4軍出征。1929年2月下旬,袁文才離開紅4軍,經過路上三個月的艱難跋涉於當年5月返回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擔任了中共寧岡縣委常務委員、中共寧岡縣委軍事部長、寧岡縣赤衛大隊大隊長。這是袁文才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所擔任的最後三項職務,同時也是袁文才一生之中所擔任的最後三項職務。1930年2月,由於“左”傾錯誤思想的影響和其他一些複雜的因素,袁文才在永新被錯殺,含冤犧牲。

綜上所述,袁文才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的29個月之中共計擔任了17項職務,在袁文才所擔任的這17項職務之中,既有黨內職務也有政府職務、還有軍隊職務,可謂“黨、政、軍一應俱全”;從袁文才所擔任的職務來看,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他已經成為根據地的重要領導人之一,為根據地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二、王佐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擔任的職務概述

1927年10月,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始了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進程。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與王佐在井岡山大井會面,這是毛澤東與王佐的首次見面。三天後毛澤東率部進駐茨坪並在隨後派人到王佐部開展政治、軍事工作,帶領王佐部進行“上井練兵”,正式開始對王佐部進行改造。1928年2月上旬,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舉行“大隴升編”,袁文才部、王佐部在寧岡大隴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2團”,下轄兩個營,袁文才擔任團長兼第1營營長,王佐則擔任副團長兼第2營營長,成為了袁文才的副手,這是王佐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擔任的最初兩項職務。1928年4月,毛澤東、朱德兩部人馬會師於井岡山並進行整編,所有部隊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王佐擔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第11師第32團副團長兼第2營營長,在級別上與擔任第28團第1營營長的林彪、擔任第31團第1營黨代表的毛澤覃、擔任第31團第3營營長的伍中豪處於同級;同時,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軍事委員會,王佐當選為委員,進入軍的高級領導層。4月經何長工介紹,王佐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5月下旬,由於編制調整,第10、第11師番號併入軍部直轄各團,王佐隨即跟隨編制調整改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第32團副團長兼第2營營長;5月底,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寧岡茅坪召開,王佐當選為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委員,成為根據地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28年6月,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根據中共中央指令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王佐也隨即改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32團副團長兼第2營營長。1928年7月,湘贛邊界工農兵蘇維埃政府防務處改為防務委員會,王佐擔任防務委員會主任。

袁文才王佐在井岡山時期擔任的職務概述

◆井岡山雕塑園中的王佐塑像。

1929年1月,紅4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出擊贛南,原紅4軍第32團團長袁文才調任紅4軍參謀長並隨紅4軍主力一同行動,於是王佐接替袁文才升任紅4軍第32團團長並率紅32團留守井岡山。1929年3月中旬,湘贛邊界臨時特委決定成立江西紅軍獨立第1團,下轄兩個營,王佐任團長兼第1營營長。1929年5月,江西紅軍獨立第1團又改編為紅4軍第6縱隊,王佐任縱隊司令。1929年6月,紅4軍第5縱隊、第6縱隊合編為紅4軍第5縱隊,王佐任縱隊司令,繼續率部在井岡山地區堅持鬥爭。此時的王佐已經成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後期鬥爭中的重要軍事將領。這是王佐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所擔任的最後一項職務、同時也是他一生之中所擔任的最後一項職務。1930年2月,由於“左”傾錯誤思想的影響和其他一些複雜的因素,王佐同袁文才一同在永新含冤犧牲。

綜上所述,王佐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的29個月之中共計擔任了16項職務,在王佐所擔任的這16項職務之中,有黨政職務但是最多的是軍隊職務;由此可見,王佐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主要從事軍隊的軍事工作,在長期的鬥爭實踐中成為了一名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者和井岡山紅軍的一名重要將領,和自己的“老大哥”袁文才一樣也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也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發展與鞏固保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袁文才王佐在井岡山時期擔任的職務概述

◆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時接見了袁文才遺孀謝梅香。

袁文才、王佐是兩位井岡山地區的客籍當地人,也是兩位井岡山地區早期革命武裝鬥爭的領導人,是井岡山的兩位“老寨主”。在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決定將位於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作為落腳處和根據地並向井岡山前進的過程中,袁文才、王佐毅然將毛澤東和其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接上了井岡山,點燃了井岡山的“星星之火”,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發展和井岡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前期創建發展和後期鞏固保衛的過程中,袁文才、王佐二人依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袁文才先後擔任了17項各類職務、王佐先後擔任了16項各類職務,涵蓋黨、政、軍等方方面面,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乃至整個中國革命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如袁文才和王佐部的老兵、從井岡山走出的開國中將張國華所講:“毛澤東、朱德同志領導的紅軍,能夠在井岡山站住腳,除附近各縣黨組織的作用外,與袁文才、王佐接受共產黨的領導分不開。”當然,由於二人出身綠林,所以身上也難免帶有一些與共產黨黨性和無產階級革命意識不相符合的綠林習氣,但是二人始終保持著革命的堅定性、始終堅定地接受黨的領導。由於種種原因,二人於1930年2月被錯殺而沒有看到革命的勝利,但是二人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貢獻是不能否認的,正如毛澤東所講,“這兩個人殺錯了,他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