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沉空守寂

師兄問:(擱淺的小魚續前問)不知到了哪個層次了,現在就是腦袋裡一點念頭都沒有,空空的?

了空居士答:這個就是屬於到了虛的境界,這個時候你們就會明白,就會看得出道家和佛家的分水嶺。道家在這時就讓它空下去,清靜無為,就躲到深山裡去打坐,不問世事了,這屬於佛經裡小乘羅漢那一流派的人。那麼接下來,佛家和道家有兩個特徵,道家一般人家沒有發什麼願,就自了,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佛門的大乘經論都經常提到發大誓願。最著名的而且通用的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佛家這四弘誓願是幫我們破盡我執,從沉空守寂的小乘境界裡解脫出來,回小向大,從而證得眾生和我不二,所以希望擱淺的小魚(提問師兄)在這個時候升起大慈悲心,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可以說最淺層次我們要報父母之恩,要拔晚輩之苦,我們以後成家立業了,我們自己的兒女啊,要照顧好,父母年紀大了,我們要孝順他,最少來說,這四重恩三途苦,濃縮到最小最小,是要在家庭裡做個好兒女,在單位裡做個好員工,好領導,一定要這樣做,這個時候你就會對生活生起無限的熱情。這個大慈悲心不生起來,你們會覺得人生非常空虛,很無聊,到一定程度,智力也下降,體力也下降,整個人的氣質都會不好的,就變成那些怪怪的人了,這是道家和佛家的分水嶺。

所以,很多道家的人修到高級的階段,都會參悟佛家的大乘經典。就算大名鼎鼎的王重陽祖師,他是全真派的開山祖師,他也提倡三教合一。他強調他的弟子一定要讀三部經,一部是《孝經》,據說是孔子的第七代孫還是誰寫的,教人家要如何孝敬父母,忠於職守這些。一部是《道德經》,一部是《波羅密多心經》,王重陽祖師也是這麼傳教,所以請大家吸取前人的精華。擱淺的小魚修到這個境界是很好的,但是千萬不能在這個空寂裡面陷下去,那就很無聊很空虛的境界了,一定要生起大慈悲心,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樣你的功夫就能夠大大地提高一層,就是另外一個新的天地了,謝謝大家。

師兄:(擱淺的小魚續前問)去年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的潛意識裡有很多想法,然後我就改正。

師父:這是好事情,我們在座各位,以後修到一定程度,也會發現在大腦裡有很多古怪的念頭,甚至很多恐怖的念頭都會層出不窮地出來,這個古人叫做真妄相攻。從禪定的角度看,也是從欲界過渡到色界的過程,當然雖然這個欲界定、色界定、無色界定都有高低的次第,但是它是循環往復的。你修到一定的程度,你覺得你的心很清淨了,但繼續往下修,就覺得很多念頭又會出來,被你修清了,又沒有了,到一定程度又會出來,所以從欲界、色界、無色界反覆地出現,就反覆的修修修,其實是煩惱由粗到細,他次第地被我們慢慢地去掉了。以佛經來說。這些都是思惑,貪嗔痴慢疑這思惑慢慢地斷。那個見惑,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這些屬於比較粗淺的,思惑屬於內心深處的。所以,這是好現象,希望他在這個清淨心裡面生起大慈悲心。很多人誤會說佛門就叫做空門,入了空門,一切都放下,四大皆空,對不對?錯了。這個空的意思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而是要你空掉自己的私心雜念,現出大慈悲心,私心雜念不空,大慈悲心很難顯現,大慈悲心顯現之後,私心雜念就空了許多,空門是在空我們的私心雜念,空我們的貪嗔痴,不是空我們的大慈悲心。

假如連大慈悲心都空掉了,大家想一下,釋迦牟尼佛還會來講經嗎?祖師大德還會來普度眾生嗎?就明白是空掉了私心雜念,空掉了貪嗔痴,現出了大慈悲心,現出了大智慧,大神通,所以希望大家對“空”這個認識,要回到它正確的這方面來!那麼,還有個印證,就是菩薩六度裡也有這個精進嘛,他沒有叫我們懶惰,沒有叫我們不要做,要精進哦,精進波羅密,也就是單靠精進正道,都能夠破盡我執、破盡法執而成就無上菩提,單靠正精進就可以成就了,大家就可想而知了,謝謝大家。

2009年11月2日答疑錄音(明鍊師兄整理,未經了空居士本人校對,請以當日錄音為準。)

推薦人:明勖

如何避免沉空守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