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后,我们该做什么?

每次考完试,我们都会格外关注成绩,企盼我们的孩子能考出一个“好成绩”,我们对“好”的渴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们都忘了“好”的背后是什么?

考完试后,我们该做什么?

如果说成绩是“果”,那么这半个学期的学习付出就是“因”,有因才有果。想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农会剪枝、浇水、施肥,用心管理,这些都是“因”。所以考完试后:

你可以分分计较,但计较的不应该是单纯的数字,而是计较扣分背后的原因。

如果考了满分,在恭喜孩子的同时,提醒我们的孩子,好好总结经验,列出个经验清单,从而沉淀、固化和内化这些经验,让它们在自己身上扎下根,发出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长成自己的血肉,变成自己的习惯,而不再是外来的经验。尤其是那些班里错误率很高、但是自己却做对了的题目里,会携带更多这样的基因。

如果孩子有扣分,不管分数高低,我们都要紧紧抓住每一处扣分,沿着果寻找原因,每一分的身上都有一条看不见的线——

这一头连着的是分数,

那一头连着的是你平时的学习态度、习惯和行为。

你得顺着分数这一边的线头,导出你平日的学习行为来。

考完试后,我们该做什么?

第一、对照答案,仔细分析自己答案的偏差。

这个偏差是原则性的,还是非原则性的?

老师阅卷的评分标准和尺度是什么?

或者说老师能原谅你的什么,不能原谅你的什么?

第二、还原当时的答题情境。

想想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你那样思考问题、书写答案。你一定要找到驱动你书写答案前的一瞬间的那个念头,否则你就无法修正它——修正,其实就是校正你的元认知。

第三、顺着线头继续导,导出自己平日的一个学习行为——

你最初是在什么情况下学习这个知识的?

你后来又曾经怎样复习这个知识?

在这个知识点上,你有没有出过错误?

为什么过去没有现在却关键时刻掉链子?

为什么你的改错是无效的学习行为?

你的哪一个学习习惯很容易造成错误?……

我们都知道,影响一个孩子学习成绩是多方面的,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勤奋精神,钻研程度,专注水平,听课效率,复习效率,记忆效率,作业效率,学习计划,考场发挥等等。所以只关注分数本身,只分析知识点本身,不导出自己平日的学习行为,都是无效的试卷分析。

不是所有的归因都有道理,有些归因貌似有理,其实不然。比如——

“我都会,就是太粗心了……”

其实,所谓“粗心”,看上去是表面的不经意、不小心,带有偶然性,可背后一定有着其“必然性”在作祟。

第一、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我们成年人,做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第二、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一些题目,孩子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不清楚。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第三、习惯有问题

很多同学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还有的同学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骤得分时得不到本应获得的那些分。

第四、做题准确率不高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

考完试后,我们该做什么?

考完后,也有同学向洪老师诉苦——

“我已经很努力了啊,可是还没考好……”

不能否定,有的同学的确已经很努力,但是还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对此,我深表理解和同情。耕耘不见得收获,不耕耘一定没有收获。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儿。这个理由同样很有迷惑性,甚至是麻醉性,因为它的言外之意是,我已经无可奈何了,我的时间都已经用完,你看我该做的也都做了,还能怎么办?然后就心安理得起来,或是怨天尤人,眼睛除了不盯自己,始终盯着别人。

我要问的是,说自己“很努力”的证据是什么?

时间用完是不是一个可靠的指标?

学习的效率有没有问题?

学习的质量又如何?

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好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那“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只是“伪装后的心安理得”。因为任何低质量的勤奋,都是伪装起来的懒惰。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成功的基本含义是目标达成,强调的是结果,而成长强调的是过程

成功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考量,成长则是内在的生命指标

成功有时候需要很多的外在机遇,是片段性的,但成长是终身的,是一种心态和一种状态。

考试始终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道小关卡,真正能让孩子走得更远的是自身拥有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家人的关爱与支持。

请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