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堂」智能傳感器 智連萬物傳感未來

「小课堂」智能传感器 智连万物传感未来

網信哥: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講解一下智能傳感器,想必大家對這個名詞比較陌生吧。

同學:嗯,以前雖然聽過,但不瞭解。請問網信哥,智能傳感器到底是怎樣的一項技術呢?

「小课堂」智能传感器 智连万物传感未来

網信哥:傳感器技術作為信息獲取的重要手段,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共同構成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智能傳感器是指具有信息採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換、信息存儲功能的多元件集成電路,它為智能設備提供信息交換和傳輸,是實現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必備條件。

同學:網信哥,我有一個疑問,與一般的傳感器相比,智能傳感器有哪些優點呢?

網信哥: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與一般傳感器相比,智能傳感器具有三個方面的優點:一是智能傳感器通過軟件技術可實現高精度的信息採集;二是智能傳感器具有一定的編程自動化能力;三是智能傳感器的功能比較多樣化。

同學:聽起來好抽象,網信哥,您可以舉個具體應用的例子嗎?

網信哥:好的。伴隨智能社會的到來,萬億數量級的智能傳感器被使用,目前,已經被應用到智能製造、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領域,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生產生活。比如,在智能製造領域,智能傳感技術是其中關鍵技術。在生產中,利用傳統的傳感器無法對某些產品質量指標(如黏度、硬度、表面光潔度、成分、顏色及味道等)進行快速直接測量並在線控制,而利用智能傳感器則可通過神經網絡或專家系統技術建立的數學模型進行計算,對與產品質量指標有函數關係的某些量進行控制。

同學:這下明白多了!智能傳感器比一般的傳感器更加精確化、自動化。網信哥,除了在智能製造領域,智能傳感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呢?

網信哥:舉個大家熟悉的智能交通領域的例子吧。自動駕駛是智能交通中對傳感器應用比較多的地方,自動駕駛需要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等多項技術的綜合使用,而智能傳感器自動化、多樣化功能為其實現多項技術之間的協同配合、相互聯接提供了天然的優勢,並且可以實現精準的數據採集,使自動駕駛成為了可能。

同學:那就是說,未來實現智能交通中自動駕駛的關鍵就在智能傳感技術了,智能傳感技術是實現萬物互聯是最基礎、最前端的技術。

網信哥:是的,可以這麼理解。

同學:哇!好厲害呀!期待有一天可以乘坐自動駕駛的車輛。

網信哥:目前,隨著智能終端對智能傳感器的數量、質量要求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智能傳感器在汽車、智能家居、AR/VR、移動式可穿戴中都有非常好的應用。日常生活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指紋識別、無人智能貨櫃中都有智能傳感器的應用。

同學:哦,原來是這樣的,既然智能傳感器如此重要,目前國家有政策支持嗎?

網信哥:當然有啦!2017年11月,工信部印發《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2017—2019年)》,對智能傳感產業發展思路、總體目標、主要任務等做了整體佈局;2017年12月,工信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將“智能傳感器”列為人工智能核心基礎技術。

同學:看來政府對於智能傳感器的發展非常重視,已經把智能傳感器產業上升到如此重要的高度。

網信哥:是的,不僅在工業、交通領域,智能傳感器也將逐漸應用於航天、航海、國防等各個領域中,為傳統行業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並將結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完善其功能,在智能社會中實現萬物互聯,為人類打開了一個充滿機會的新世界。

同學:希望我們的智能傳感器產業越來越強,為人工智能、物聯網的發展插上翅膀。

「小课堂」智能传感器 智连万物传感未来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歡迎來稿】

編 輯:楊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