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隻鞋子征服印度的蒙古人,當48年皇帝,至今給印度留下仇恨

莫臥兒王朝是成吉思汗與帖木兒後人巴卑爾所建的帝國,這個蒙古人後裔建立的王朝統治印度317年,為後來印度獨立奠定了基礎。但莫臥兒王朝歷任皇帝中,有作為和有能力的皇帝沒幾個,巴卑兒作為開創者,剛建立莫臥兒王朝沒幾天,還來得及鞏固莫臥兒王朝就去世了。之後又出了一個叫阿克巴皇帝,這位皇帝被認為是莫臥兒王朝很厲害的的皇帝。但他之後莫臥兒王朝在印度統治並不成功。

靠一隻鞋子征服印度的蒙古人,當48年皇帝,至今給印度留下仇恨

囚父殺兄繼位

在莫臥兒王朝歷史上還有一位爭議性大的皇帝,此皇帝軍事征伐很厲害,他就是奧朗則布,是莫臥兒王朝第六代皇帝,也是莫臥兒王朝由盛變衰,處於“分水嶺”上的皇帝。

靠一隻鞋子征服印度的蒙古人,當48年皇帝,至今給印度留下仇恨

奧朗則布是莫臥爾皇帝沙賈汗的三兒子,他從小學習伊斯蘭教法,而且足智多謀,尤其擅長軍事。在沙賈汗統治時,奧朗則布率軍與烏茲別克人、波斯人發生多次戰爭,由於有勇有謀,逐漸奠定了奧朗則布在莫臥兒王朝軍隊的勢力。被沙賈汗封為德干副王。

奧朗則布作為沙賈汗的三兒子,皇位本與他無緣,他的哥哥達拉希科是皇位繼承人。達拉希科有寬容宗教政策,被認為是阿克巴政策皇位合法而合適的繼承人,從地位上看他受到貴族的支持,繼位也是名正言順。

靠一隻鞋子征服印度的蒙古人,當48年皇帝,至今給印度留下仇恨

1657沙賈汗病重時,他的兒子就開始了奪權之爭,但達拉希科根本不是弟弟奧朗則布的對手。奧朗則布擊敗哥達拉希科繼位,並把達拉希科綁在一隻髒的小象上游行,然後他殺死哥哥。對其他兄弟,奧朗則布也不手軟,二哥沙舒賈和小弟穆德拉也被殘忍的處死。而且小弟穆德拉本是支持奧朗則布奪位的,也沒逃脫被殺的命運,可見奧朗則布有多殘忍。

靠一隻鞋子征服印度的蒙古人,當48年皇帝,至今給印度留下仇恨

沙賈汗也沒躲過奧朗則布控制,他被奧朗則布軟禁在泰姬陵的一個房間,平時由大女兒照料,臨死前沙賈汗想喝水,奧朗則布給其父喝墨水,最後把老爹沙賈汗折磨死。

依靠武力征服

奧朗則布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的宗教手段比沙賈汗還極端。他改變了阿克巴時寬容宗教政策,強力壓迫印度教、天主教徒等不同宗教徒信仰伊斯蘭教。他還禁止印度教的習俗,大量建造清真寺。這種極端的宗教政策,使莫臥兒王朝的宗教矛盾衝突不斷,進而演化成仇恨。

靠一隻鞋子征服印度的蒙古人,當48年皇帝,至今給印度留下仇恨

奧朗則布的極端宗教政策,引起了印度賈特人、錫克人、馬拉塔人、阿羅闍弗人等民族的反抗。這些人組成起義軍與奧朗則布對抗。奧朗則布靠武力鎮壓了印度起義軍。

奧朗則布統治時,莫臥兒王朝一度達到頂峰。奧朗則布征服一些小國和小部落時,用了一個奇特的方式。每次征戰前,他從不下戰書,只是派人把他的一隻黃色拖鞋送去。如果小國首領接到鞋子後不以為然,第二天奧朗則布的大軍就會將之滅亡。如果他們接受了鞋子,就接受了奧朗則布的統治。

靠一隻鞋子征服印度的蒙古人,當48年皇帝,至今給印度留下仇恨

後來一些小國知道奧朗則布太過殘忍,只要看到大象背上黃色鞋子,就趕緊迎接,並把鞋子放在小國皇帝寶座上,證明接受奧朗則布的統治,否則他們就將面臨屠城的命運。

陷入戰爭泥潭

奧朗則布熱衷於武力征服,但晚年卻陷入南部馬拉塔人起義的泥潭中。奧朗則布為了鎮壓馬拉塔人的起義,奧朗則布親自率軍到印度南方指揮。但馬拉塔人起義始終剿滅不掉。因為這些起義軍採用游擊戰術,打散了打垮了,會再次聚集。即使首領被殺,還會有後來接替指揮。當時莫臥兒王朝軍人說:與馬拉塔人作戰,就如與蒼蠅打仗,永遠打不完。

靠一隻鞋子征服印度的蒙古人,當48年皇帝,至今給印度留下仇恨

由於奧朗則布長年在南方征戰,使印度北部就出現了管理的真空期。北部是莫臥兒人的“老根據地”,由於奧朗則布只把精力放在南部征戰上,北部一些貴族和勢力就擁兵自立,莫臥兒王朝處於分裂狀態。

奧朗則布在南方征戰了26年,不僅沒有徵服馬拉塔人,而且北部也無法統治,國力因為戰爭消耗國力衰弱。奧朗則布死後,莫臥兒王朝疆域不斷收縮,成為一個被馬拉塔人、錫克人勢力包圍的虛弱王朝。

王朝最後分裂。

奧朗則布在位48年,他活了89歲,是莫臥兒王朝歷史壽命最後,統治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靠鐵腕統治,靠武力征服,可以說是莫臥兒王朝的一代霸主。但奧朗則布過於殘暴統治,給王朝後期統治造成了“後遺症”。因為奧朗則布長期推行伊斯蘭教,使印度宗教仇恨難以彌合,莫臥兒王朝滅亡後,獨立的巴基斯坦和東巴就是一個很好見證,這也是印度無法抹去痛。

靠一隻鞋子征服印度的蒙古人,當48年皇帝,至今給印度留下仇恨

奧朗則布因為熱衷於武力征服,也使印度各個部落間認為王權也只不過如此,有的小國今天被征服,明天就會造反。特別是南端的馬拉塔人的起義,使印度至今還存在不服當權者統治的習慣。所以奧朗則布的統治,使本來就沒有國家意識的印度人,更難找到國家認同感和歸屬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